第101章 三个月,攻克北元!(2/2)
看着朱雄英那不似作伪的笃定神情,徐达心中的惊疑达到了顶点。
他压下满腹的疑问,沉声道:
“好!老臣就随殿下去看一看!”
半个时辰后,京郊西山大营。
这里是蓝玉麾下新军的驻地。
还未靠近营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便已扑面而来,那声音雄浑、阳刚,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仿佛有无数头猛虎在山谷中咆哮。
徐达戎马一生,对军营的声音再熟悉不过。
可眼前的呐喊声,却让他心头一凛。
这不同于寻常操练的号子,也不同于战前的嘶吼,这是一种纯粹的力量的宣泄,光是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心惊胆战。
当朱雄英带着徐达走进校场时,这位大明军神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只见数千名赤着上身的士卒,正在进行着他从未见过的训练。
他们有的扛着粗大的圆木做着蹲起,每一下都让脚下的大地微微震颤;有的在泥地里匍匐前进,背上还压着沉重的石块;有的两人一组,互相背着在校场上狂奔,汗水如同溪流般从他们古铜色的肌肤上淌下,在冬日的寒气中蒸腾起一片白茫茫的雾气。
整个校场,就像一个巨大的、烧得通红的熔炉。
而那些士卒,就是一块块正在被反复锻打的生铁!
徐达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士卒的不同。
那不是普通操练能练出来的体魄!
那隆起的肌肉线条,那虬结的筋骨,那奔跑间爆发出的惊人速度和耐力...这哪里是入伍不过数月的新兵?分明是一支百战余生的虎狼之师!
他看到蓝玉正手持马鞭,在一旁大声吼叫着,督促着士兵。
徐达几步上前,一把拉住蓝玉,指着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兵,声音都有些颤抖:
“永昌侯,这些...这些兵,是你练了多久的?”
蓝玉见到徐达,先是一愣,随即躬身行礼,然后咧开大嘴,自豪地笑道:
“回魏国公!这些兔崽子,都是按殿下给的《锻体法》和新操典练的,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个月!”
“两个月?!”
徐达如遭雷击,他抓住一名刚刚完成一组训练、正在大口喘气的士兵,伸手捏了捏他的胳膊。
入手处,坚硬如铁!
他再掀开士兵的衣摆,那腹部的肌肉块垒分明,宛如雕刻。
这名士兵被大明军神抓住,吓得不敢动弹,但眼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透着一股子悍勇之气。
“殿下...这...这《锻体法》是何等神物?”
徐达松开手,转向朱雄英,目光中已经不是惊疑,而是狂热。
他是一代名将,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大明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建制地打造出体魄远超常人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披上甲胄,就是移动的堡垒;拿起武器,就是无情的杀戮机器!蒙古骑兵引以为傲的冲击力,在这样的步卒方阵面前,恐怕要大打折扣!
朱雄英微微一笑,正要解释,一名文士打扮的官员匆匆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对着朱雄英行礼:
“殿下,臣方孝孺,奉命前来禀报。”
“说。”
“遵命。”方孝孺擦了擦额头的汗,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翻开后,声音洪亮地念道:
“启禀殿下,今岁第一批试种之‘土豆’、‘红薯’已于江南、湖广、山东等地全部收获完毕。经各地汇总统计,土豆平均亩产三十石!红薯平均亩产四十石!品相上佳者,亩产可达五十石!”
“嗡!”
徐达的脑袋里仿佛有惊雷炸响,他猛地扭过头,死死地盯着方孝孺,一把抢过他手中的账册,那双看惯了尸山血海的眼睛,此刻却因为几个数字而剧烈地颤抖起来。
亩产三四十石?!
他是不是疯了?还是这个方孝孺疯了?
大明最好的水田,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亩地能收三石粟米,那都值得敲锣打鼓,上奏表彰了。
这什么土豆、红薯,张口就是三十石、四十石?
这已经不是粮食了,这是从地里直接长出来的军饷,是长出来的刀枪剑戟!
他自然是知道,之前朝堂上,朱允熥拿出过土豆和红薯,但真正大区域推广,且什么地方都有这种产量,他还是不敢相信的。
方孝孺似乎看出了徐达的难以置信,他咽了口唾沫,继续补充道:
“回魏国公,下官初见此数,亦以为是地方官吏谎报邀功。但殿下早有预料,命我等核查小组分赴各地,开仓验粮,亲自过秤。数字千真万确!此二物不仅产量惊人,且不择地力,山地、沙地皆可生长。如今,仅第一批试种所得,便足以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之用度!若明年开春在全国推广,三年之内,我大明将再无饥馑之忧,国库粮仓,恐需扩建十倍方能容纳!”
足以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之用。
国库粮仓需扩建十倍...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徐达的心上。
他怔怔地看着手中的账册,又回头看了看校场上那些龙精虎猛的士兵,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个神情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少年身上。
这一刻,所有的怀疑、所有的不解、所有的顾虑,全都烟消云散。
他终于明白,皇太孙口中的三个月,并非是年少轻狂的妄语,而是基于何等恐怖的底气!
神兵!神粮!
困扰了中原王朝千百年来北伐大业的两大桎梏,竟然被他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外孙,用如此匪夷所思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徐达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那因病而略显苍白的脸,此刻涨得通红,不是病态,而是极度的兴奋和激动。
他感觉自己体内的血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流,那沉寂了许久的雄心和战意,如同被投入了干柴的烈火,轰然引爆!
“噗通!”
大明魏国公,中山王徐达,这位令北元闻风丧胆的战神,竟双膝一软,对着朱雄英直直地跪了下去。
“外公!”
朱雄英大惊,连忙上前搀扶。
但徐达却执拗地跪在地上,他抬起头,双目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混杂着崇敬、狂热与绝对信心的火焰。
他用尽全身力气,声音嘶哑却又无比坚定地吼道:
“殿下!老臣收回方才的话!三年太久!何须三年!”
“有此神粮为基,有此虎贲为锐,莫说三个月,便是即刻尽起大军,老臣也有信心,让那北元王庭,在开春之前,化为齑粉!”
“殿下!请下令吧!三个月,足矣!老臣愿立军令状,不破和林,誓不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