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忠心献帝王(1/2)
半个月后,咸阳城外骤然扬起了巨大的尘烟。
是蒙家军开拔南下。
寅时三刻,大将军蒙恬都未来得及与家眷作别,便率驻扎在戏亭的二十万将士出发了。
玄色旌旗在凛风中翻卷,戈矛与犀甲相击的铮鸣惊散了渭水边的晨雾。
更令朝野震动的是,公子扶苏竟奉诏监军。
据说,扶苏从北方督察粮仓存储情况回宫后,却仅停留片刻,与始皇对谈都不足一炷香时辰,便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囊奔赴军营。
丞相李斯本还想给他塞些竹简方便他在路上看,但紧赶慢赶,竟然也没有追上那辆皇子级别的驷马安车。
在尘土飞扬散尽后,这支大军已经消失在通往函谷关的方向。
此次突然率军南下,皆因百越一带异动频繁,人心不稳。虽然大秦的疆域已经东至大海、南抵白向户,在岭南地区有了实际控制权,但终究天高皇帝远,如若有任何人煽动,也都是对始皇政权的威胁。
大将军蒙恬岂能不知道始皇心里所忧,也便趁此时机提出“戴罪立功”之意,协助郡尉屠睢的五十万大军,重新扫荡一遍百越疆土,将那些反抗的残余势力统统消灭。
如此一来,这倒也是为公子扶苏背书战功的绝佳机会。
未至晌午,消息终于传回了咸阳城,一时间暗流涌动,议论纷纷。
虽说始皇正值春秋鼎盛时期,但立储之事早就在朝堂之上以及奏牍之间悄然议论,甚至还有不少人悄悄试探着始皇的心意。
扶苏身为长子,素以仁德着称于朝,此时匆匆离去,连始皇生辰以及冬深初春祭天这些盛事都未能参与,实在有违周礼旧制。
可始皇却似乎浑不在意,甚至还觉得极为欣慰。
寿辰当日,他独自坐在兰池宫饮了三樽桂花酿,听着赵高诵读各郡守呈报的祥瑞以及那些生辰贺礼。
依照旧例,始皇生辰应当设宴麒麟殿,命诸公子献觞,九公主则要领其他公主献舞。可九公主就在半月前因感风寒而亡,始皇也不想看见其他子女,就干脆一切从简,安静度过。
青铜连枝灯的烛火灼灼燃烧,他的身影丝毫未动,唯有听闻“蒙家军已破百越三寨,无一人伤亡”的消息时,指节在案几之上轻叩了两声。
等几百封贺表诵毕,始皇这才宽衣上了床榻,并很快睡着了,呼吸极为平稳。
赵高轻手剪灭半殿灯烛,又为兽纹铜炉添了无烟的香茅炭火,这才躬身退出殿外。
咸阳宫阙在一片大雪之中显得极为寂静,灯烛火把也渐渐熄灭,就像是普通的夜晚一般。但市井闾巷间的私语可半分没有少,从魏华之死,到如今蒙恬征战,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但似乎又有着什么。
不过,那些猜测也都无关紧要。现在最重要的是,齐国旧臣终于不在咸阳皇宫外面聚集哭泣讨要说法,而是全都回家去了。
夷光公子溺亡之事,经内史腾以及将军蒙挚详查之后,确认其的确是因与公子高仆役阿黄发生争执,又因其醉酒状态,才会失足跌落渭河之中。
公子高平素豪饮,并无节制,出事也是迟早的事情。如今,阿黄也死了,所谓的“凶手”也算是了结性命,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