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悍玉掌宅 > 第138章 婚事

第138章 婚事(2/2)

目录

“三个月内第七回了。”程诺接过茶盏,眼底精光一闪,“这般针锋相对的冤家,你当真要嫁?”

书案上的琉璃灯爆了个灯花,映得沈长乐眸中光华流转:“小舅可记得去岁盐引案?您与萧彻明面上斗得你死我活,暗地里却联手扳倒了浙党。”

她指尖划过嫁妆单子上的海船图样,“这世上最好的盟友,往往戴着对手的面具。”

程诺凝视着她发间新换的檀木簪——那日萧彻遇刺后,他亲眼见过这簪子别在那人腰间。

“他许你什么?”程诺声音沉了下来。

“许我掌萧家中馈,许我出入自由,许我……”沈长乐抬起明眸,唇边漾开狡黠的笑,“继续与舅舅里应外合。”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程诺忽然低笑出声。

他取出袖中密信推过去,火漆上赫然是萧彻的私印:“下个月就是你们的大礼,你告诉他——”程诺起身掸了掸衣袖,语气带着棋逢对手的欣赏,“下次朝会若再敢截胡我的马商,便让他尝尝新娘临阵逃婚的滋味。”

沈长乐望着舅父离去的背影,轻轻抚过檀木簪上的桃花。

案上密信在灯下隐约可见“漕粮”“盐道”等字迹,她忽然明白,这场婚姻从来不只是风花雪月。

乱世红妆亦可作甲胄,绣阁从来不该是女子唯一的战场。

……

之后,沈长乐闭门谢客,对外宣称绣嫁衣,实则在自己的宅邸清点陪嫁。

描金箱笼堆满库房,她执笔列单的身影在烛光里显得格外沉静——这场婚姻于她,从来不是寻常闺秀的归宿,而是真正属于她的战场。

通州沈家早已炸开了锅,尹氏虽然心发中酸,但想着沈长乐真要是成为萧家宗妇,儿子们的前程应该不会差到哪儿去。

女儿在李家的日子肯定也会好过不少。

于是尹氏收拾好酸意,赶紧找丈夫商量,给沈长乐备多少嫁妆。

沈坦拿着另一张大红请帖递给尹氏,说:“先不急,老十三马上就要续弦,你打算准备什么贺礼?”

他嘴里的老十三,正是沈坤,沈长乐生父。

尹氏撇唇:“续弦而已,有什么好凑热闹的?到时候备点儿薄礼,再带着孩子们去吃顿酒便是。再去长乐宅子里,送她出嫁,顺便再让孩子们见见世面。”

沈坦点头,又问给续弦的沈坤准备多少礼?

“就送新妇一套头面,另十二两银子吧。”

“会不会太少了?”

尹氏不以为然:“续弦而已。再说了,咱们送礼,还去吃席,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要不是沈坤两榜进士的功名与官身,还能为沈家增加些光环与资本,她才不屑理会呢。

……

尹氏的平顶青帷马车缓缓驶过朝阳大街,车厢内,长媳张氏望着窗外繁华,轻声试探:“母亲,咱们举家住到长乐妹妹府上,是否”

“她既记在我名下,便是自家人。”尹氏抚着孙儿细软的头发,目光扫过车外鳞次栉比的铺面,“况且你十三叔府上窄小,如何住得下这许多人?”

她这回进京,可是把长房的人马全给带来了。

一则出于对这门婚事的重视,二则,也是让孩子们见识下京城的繁华,免得像井底之蛙。

沈长乐的宅邸前,丫鬟们早已垂手侍立。

尹氏扶着张氏的手下车,抬眼便见沈长乐身着月白绫衫迎出门来,发间只簪一支素银簪子,浑身上下不见半点未来萧家宗妇的骄矜。

“母亲一路辛苦。”沈长乐亲自搀住尹氏,目光掠过身后浩浩荡荡的家人,唇角笑意温婉。

花厅里,沈长欢捧着越窑青瓷茶盏,眼角余光扫过多宝阁上那尊白玉貔貅。

张氏则盯着丫鬟们脚下软缎绣鞋,连两个小童都乖巧得异乎寻常——这宅子里的气派,比通州老宅还要矜贵七分。

“乐儿真是好福气。”尹氏握着她的手感叹,“一个人住着这样大的宅院。”

沈长乐闻言蹙眉,纤指揉着眉心叹道:“母亲不知,这宅子看着风光,实则年年亏空。光是养护这些花木,每月就要二十两银子。”

她指向窗外,“您瞧那些护卫,个个都要双份月钱——京城地界,若没有得力护卫,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这么大的宅子,得有人洒扫,园子需要人打理,门房、护院一样都不能少。京城米珠薪桂,养这么多人,压力可大了。我母亲留给我的财产,几乎是入不敷出。也还常找小舅和外祖母接济,不然,真的过不下去。”

她命人取来账册,墨迹淋漓的赤字看得尹氏倒吸凉气。

张氏与沈长欢交换个眼神,方才那点嫉妒顿时化作隐秘的快意。

“既如此,何不裁减些用度?”尹氏关切道。

“左邻右舍都是体面人家。”沈长乐苦笑,“前日永昌伯府老夫人做寿,单是寿礼就花了三百两。若是太过寒酸,岂不堕了程家与沈家的脸面?”

这话戳中了尹氏心事。

她想起通州老宅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排场,不由颔首:“世家大族的难处,外人确实不懂。”

然后又说起沈家为了名声和脸面,很多时候,也是打肿脸充胖子。

沈家在通州,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

外人只知道沈氏一门三进士,合族六官身,在当地也算是高门大户。

可沈家人口众多,对外还得维持沈氏清贵的门楣。

老爷身边必须要有大厮、长随,爷们身边必须要有小厮、书童,小姐则官配丫鬟婆子各二人。

出门必须要有护卫、丫鬟、及婆子。

就算去一条街之外的地方,也必须坐轿。

客人登门,身边必定要有多名下人随侍。

一切都为了排场。

为了沈氏的脸面。

待到说起婚事,尹氏又说起沈长乐的婚事来,唏吁中又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你这丫头,之前婚事屡有波折,我和你父亲,愁得都睡不着觉。谁知,柳暗花明,竟然给了咱们这么大的惊喜。”

张氏及沈长欢也一并附和着。

她们认为,沈长乐空有显赫外祖,婚事上却屡遭灭顶之灾,估计只能低嫁了。

谁曾想,人家却薄积厚发,一飞冲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