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七十二章 父亲归来

第七十二章 父亲归来(1/2)

目录

第一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巾帼培训班”结业典礼,办得简单却格外隆重。

村委大会议室里,三十名学员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胸前戴着大红花,脸上洋溢着自豪与些许不舍。

她们手中拿着红彤彤的结业证书,更重要的是,她们每人都拿到了一份工坊出具的技能等级评定书和一份等待签署的《清河柳编家庭作坊联盟合作意向书》。

台上,县妇联主席、镇领导热情洋溢地讲话,称赞这是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的典范。柳青作为实训基地负责人发言,她看着台下那一张张被阳光和希望点亮的脸庞,声音有些哽咽:

“姐妹们,结业不是结束,是开始。从今天起,你们不仅是学员,更是我们清河柳编事业的合伙人。你们的手,不仅能编出养家糊口的收入,更能编出我们清河人的尊严和未来!”

台下掌声雷动,许多妇女的眼眶都湿了。她们的人生,因为这一个月的学习,悄然拐了一个弯,通向了一条更有奔头的路。

工坊的产能危机随着联盟模式的启动,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虽然核心团队依然忙碌,但不再是疲于奔命地填补所有环节。

张磊负责外发订单的分解和技术支持和优化着联盟版的ERP管理系统,周明负责协调原料,月亮坳柳条基地培训和供应。

一切,都在向着柳青构想的那张产业生态蓝图稳步推进。

就在工坊逐渐步入新轨道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院门口。

夏雨淅沥,柳青和张磊两人正忙着准备材料,院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提着个破旧的旅行包,衣服被雨淋得半湿。

柳青的笔掉在了地上。

“爸?”

十年未见,父亲脸上的皱纹比她记忆中深了许多,鬓角也已斑白。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工坊里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在父女俩之间悄悄逡巡。

柳青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又酸又麻。

十年了?还是十一年?父亲离家去外地打工还债,期间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都是匆匆又匆匆。

父女之间,隔着的不仅是漫长的时光,还有当年产业化失败带来的创伤和疏离。

“青丫头。”父亲的声音有些沙哑,“听说你把柳编做起来了?”

柳青不知该如何回应。十年前父亲离家时,她还是个中学生,如今再见,自己竟阴差阳错走上了父亲当年失败的路。

没等她开口,东仓房爷爷的门猛地被推开。他大步走来,脸色阴沉得像外面的天气。

“你回来干什么?”爷爷的声音里带着火气。柳建国搓了搓手,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工坊。

“听说工坊搞得挺好,还得了奖…您年纪也大了…”他语无伦次,最后叹了口气,“那边工程结束了,我就…回来看看。”

爷爷哼了一声。

柳青心里五味杂陈。她怨过父亲当年的冒进和之后的离开,但此刻看着他苍老疲惫的样子,那点怨气又化成了难以言喻的心酸。

爷爷转身走向门外:“回家再说。青丫头,你也来。”

柳青看了眼张磊,后者理解地点点头:“材料我和周明来准备,你去吧。”

回老宅的路上,柳青的心跳得厉害。她隐约感觉,关于父亲、关于柳家、甚至关于柳编的某些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堂屋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父亲柳建国从那个破旧的旅行包内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塑料文件袋,里面装着几份泛黄的合同和一张老式录音带。

“爸!”父亲突然提高音量,“我找到新证据了!当年那批劣质藤条,是有人故意调包的!”

雨声中,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在柳青心头。她突然想起仓库里那本可疑的账本,和那张五万元的“技术咨询费”收据。

“当年我就怀疑不对劲,”父亲的声音低沉沙哑,“但直到去年,才在江州找到当年的仓库管理员老吴。”

爷爷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铁青,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椅子扶手。柳青屏住呼吸,目光在父亲和爷爷之间来回移动。

父亲取出一份合同,指着角落里的小字:“看这里,如因原料质量问题导致交货延迟,乙方需承担全部违约责任。对方事先就在合同里埋了雷。”

“哪个正经生意人会这么签合同?”爷爷冷冷地说,“分明是你贪心,想一口吃成胖子!”

“爸!“父亲猛地抬头,眼睛里布满血丝,“钱宏达是我高中同学!我怎么会想到他”

“够了!”爷爷一拍桌子,茶杯震得叮当响,“十年不回家,一回来就翻旧账!”

柳青看着父亲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心里一阵刺痛。

父亲深吸一口气,从文件袋里掏出个小录音机:“老吴临死前给我的。亲口承认,那批劣质藤条是钱宏达让他做了手脚。”

爷爷的表情变得复杂,愤怒中混着一丝动摇。柳青知道,这个固执的老人一生最恨的就是欺骗。

“就算这样,”良久,爷爷终于开口,“你欠的债还清了吗?”

“去年在新莞家具厂打工,终于把最后一批工人的工资补上了…谢谢您帮我一起还”

柳青这才注意到父亲手上新增的疤痕和老茧,与爷爷编柳条磨出的茧子不同,那是工厂机器留下的印记。

“为什么不早说?”柳青轻声问。

“说什么?说我自己蠢,被最好的朋友坑了?”父亲苦笑,“让你爷爷更瞧不起我?”

柳青想,你不说爷爷也知道。爸爸有点天真。

爷爷突然站起身,大步走向厨房。柳青听见碗柜开合的声音,接着是菜刀剁在案板上的闷响。几分钟后,爷爷端着一盘切好的腌笋回来,重重放在父亲面前。

“吃吧,以前你最爱吃的。”爷爷语气依然生硬,但眼神已经软化。

父亲愣住了,盯着那盘腌笋,喉结上下滚动。柳青知道,这是爷爷表达关切的方式,用食物而非言语。

“爸”父亲的声音哽咽了。

爷爷别过脸去:“吃完再说。青丫头,你不是还要去学校上课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