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七十一章 大雨

第七十一章 大雨(2/2)

目录

“这这得长多少年啊?”

“最少一百五十年。“爷爷轻轻抚摸着根桩上的年轮,“你曾祖父那会儿就在了。周鸿才的人用挖掘机硬挖出来的。”

柳青赶紧拍照取证。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一个根桩上卡着片金属碎片,是挖掘机履带上的零件!

“太好了!这就是证据!“她小心地把碎片收好。

临下山时爷爷说:“你奶奶最爱这些老藤。她说每丛老藤里都住着山灵,伤了藤就是伤了山的心。”

柳青第一次听爷爷说这么迷信的话,但此刻看着满目疮痍的山体,她突然理解了奶奶的话。

证据确凿,但周鸿才还在垂死挣扎。他找来所谓的专家,声称泥石流是五十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与采藤活动无直接关联。

村民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赵大爷带着几十个受灾农户要去县里找领导,被江韩劝住。

江韩说,“找不是办法,我们要收集证据,用法律武器让这个鸿才实业赔偿。”

结合村民提供的资料,县里很快查出鸿才实业的承包程序不合法,还违规扩大采集范围,破坏了山上的防护林,造成生态灾难

材料提交后的第三天,县里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件事,传统手工艺与生态保护成了热门话题。

周鸿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打电话给柳青,语气再也不复以前的从容:“柳师傅,有事好商量。我可以低价供应藤条,还可以投资你们的清河柳编工坊”

柳青直接挂了电话。

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交锋。周鸿才的律师巧舌如簧,试图把责任推给自然灾害和历史遗留问题。

但当柳青出示了古藤根桩照片和挖掘机碎片时,对方明显慌了。江韩找到了当时参与盗伐的工人,愿意出庭作证。

“周老板让我们晚上干活,说白天有人看着。”工人低着头说,“挖出来的老藤都运到外地卖了,说这也没啥用,只能当柴烧,别的我们也不知道”

会场一片哗然。

爷爷也来到现场讲述后山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柳家世代采藤遵循的“取三留七“原则,采三成留七成,让藤蔓休养生息。

“周鸿才是刨根啊!”爷爷痛心疾首,“老藤根一挖,整片山都活不成了!”

专家鉴定结果支持了爷爷的说法:被挖古藤的根系原本对固土有重要作用,它们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泥石流。

判决终于下来,周鸿才的公司被处以五十万元罚款,吊销后山承包资格,并承担全部生态修复费用。承包权回归村集体所有。

消息传来,村民们欢呼雀跃。赵大爷拉着柳青的手老泪纵横:“多亏你们爷孙俩啊!保住了咱们的青山!”

但柳青注意到,爷爷脸上并没有喜悦之情。老人独自走向后山,望着那些被冲毁的山体,久久不语。

“爷爷,我们赢了。”柳青轻声说。

“山输了。”爷爷的声音沙哑,“这些伤,几十年都好不了。”

宏达柳艺总经理办公室,钱宏达接完电话气得差点摔了手机。收柳条的钱是他出的,周鸿才居然让他把罚款和赔偿的钱也出了,真是不要脸。不遵守行规乱采乱伐造成山体滑坡,傻子才给他兜底,被罚活该!

周鸿才刚交完罚款,市场监管部门突然进驻清河,对鸿才实业的收购协议展开调查。

“涉嫌市场垄断行为。”带队负责人出示文件,“以不公平低价收购,限制市场竞争,违反《反垄断法》第17条。”

证据确凿,所有协议被依法废止。收购人员连夜撤离,只留下空荡荡的收购站和满地支离破碎的柳条。

周鸿才离开那天,没人送行。他的奔驰车在泥泞村道上艰难行驶,与满载柳条的三轮车擦肩而过。

开车的年轻人哼着歌:“金丝柳呀金晃晃,编出个未来亮堂堂”

周鸿才摇下车窗,最后看了一眼这片他试图征服却最终失败的土地。

山腰上,新植的柳苗在雨后格外青翠,村民们正在补种被滑坡破坏的林地。

他也许永远不会明白:在这片土地上,有些东西比利润更重要,那是人与自然的契约,是代代相传的敬畏,是社区共生的智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