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清宫诀 > 第138章 原来我一直在他的掌控中

第138章 原来我一直在他的掌控中(2/2)

目录

方苞撇着老鼠胡子偏坐在雕花瓷墩上,图里琛却垂手侍立在南侧。

张廷玉一边行礼,瞥眼见还有个五品官跪在暖阁外,却一时想不起姓名,遂赔笑道:“听说十三爷病体大安,皇上欢喜,奴才也跟着高兴呢!”

“有欢喜也有不欢喜。”四爷说道,“就如此人,乘着朕欢喜递牌子请见,要为他母亲请旌表。”

他呆着脸望着那个五品官,冷笑道:“朕岂有拿国家礼典随意施恩之理?当初委你台湾知府,朕是怎么说的?你能叫台湾粮食自给,朕就加恩封赏你的母亲!你作到了么?”

张廷玉这才想起,是前几天进京述职的台湾知府黄立本,只见他免冠连连叩头,说道:“臣并非冒昧请赏,福建藩库今年没有拨台湾一石粮,这是有案可——”

“世上就你聪明!”四爷一口截断了他的话,“海禁已经封了,你竟敢私自用大陆药材与红毛国海上贸易,换了钱又从彰州粮市购粮运往台湾!若论治理,台湾尚属安静,所以朕不罪你,但你此举,实为欺朕不知情,标榜伪孝沽名钓誉,似这样心肠事主,有一日首级难保,累及你的老母亦未可知!”

“是是是!”

“下去!好好想想朕的话!”四爷声色*俱厉地喝道。见他要走,却又叫住了,口气已经变缓:“重农重商也是君子小人分野,回去一定好生劝农垦荒。念你尚属清廉,且台湾岁入确有加增,闽省巡抚请给你加二级,这一条仍算数。你是处朕亦不掩你功,你不是处朕自也要痛加申饬——去吧!”

张廷玉见是空儿,忙将河南三台司的奏章和节略捧上,说道:“臣为等田文镜的折子耽延了几日,请圣上御览。再请旨,晁氏案前曾有旨,着胡期恒升调四川巡抚,车铭调湖广布政使,要不要吏部下票拟?”

四爷却不理会张廷玉的话,倒换着细看奏章,口中随便问道:“图里琛,你今年三十岁了吧?”

“回万岁,奴才犬马齿三十二岁了。”

“有正室夫人么?”

“原是有的,去年热病死了。”

“嗯。”四爷放下奏章,看了看方苞,说道:“朕要作主赐你一桩婚姻。这事萦在朕心里好久了,看来就是你还配得。朕请方先生看了你们八字,都是极相合的,想问你可情愿?”

图里琛忙双膝跪下,叩头道:“君父有所赐,臣岂敢辞?但亡人撤瑟尚未经年,旧人尸骨未寒骤迎新人,于心难忍——但不知圣上赐婚是哪家女子?”

“朕取的就是你这片心。”四爷笑道:“你答应得快了,朕许就不赐你了呢!听说去年朕选秀女那件事了么?朕原答应为她择婿的,但寻一个年貌相当的懂文墨的武将谈何容易!想来想去竟就是你吧!此女有识知礼,相貌也很看得过,就是出身略寒微些,朕已传旨宗人府,认为朕的义女,排为六格格——怎么样,不委屈你吧?”

张廷玉这才想起,这是为去年选秀女抗旨谏诤的福阿广择婿,当时随口一句话,四爷竟如此认真,不禁笑道:“皇上不说,臣已经忘了这档子事,当时没有记档,又是细事,圣上如此谨念,实在令人感佩。福阿广氏既已进位格格,图里琛以臣尚主,就是额驸,理应晋一等侍卫。”

“这件事圣德攸关,礼部不记档是失职。”方苞在旁说道:“即便朝政缺失,该记的仍旧要记,为大清后世立戒。”

四爷笑道:“就是这话。图里琛,你且跪安。六格格今儿已经进宫,这会子大约在钟粹宫谢你主子娘娘的恩。下午你进去给皇后请安,有什么懿旨你照办就是了。”

“扎!”

待图里琛退下,四爷笑谓张廷玉:“说你的正经事。方才说起车铭胡期恒。近日看了河南递来的些密折,说什么的都有,说谁坏的都有,就是没有好人,连朕也弄不清谁在欺君,反正有就是了。衡臣,还是与你们约法,不要避怨嫌,直述你的胸臆,朕自能判断。”

张廷玉原想四爷拿定主意,自己顺旨办事,听四爷把话说得这样透,倒觉不好意思,鼓了鼓勇气笑道:“臣和主子一样,没有亲临实地。但臣的门生马家化前日有信,说了河南官场传的俚语,十分粗俗,说出来博主子一笑:抚、藩、臬,三驾车,各拉各的套;三台司、三把号,各吹各的调;田、车、胡,三个毬,各尿各的尿——说的虽下道,确也是实情……”

他没有说完,四爷方苞都是一笑。

四爷见几个太监捂着嘴咯儿咯儿笑个没了,旋即敛了笑容,瞋目命道:“大臣奏事,你们这个样子是什么体统?退出去!”

“据臣看来,田文镜是一心替朝廷办事的。”张廷玉蹙额沉思,斟酌着字句说道,“但行事求功报恩之心操之过急,未免落下苛酷名声。他想一夜治得河南道不拾遗,所以用极惨之刑处置了结晁刘氏一案。据马家化说,这群尼姑有的罪有应得,但全部处斩,有的量刑过重。”

说罢看了四爷一眼。

方苞在旁问道:“马家化怎么知道有冤抑的?冤杀几个?”

张廷玉道:“白衣庵分前院后院,前院几个小尼姑应酬门面,婬*乱的事间或有之,但并未参与杀人。其中有三个还是石女,罪名最大不过是‘知情不举’,权决二十也就够了。因此田文镜此案未免莽撞。他是一片报效之心,又因资望不足,要立威,但如车铭胡期恒,身后有背景,手中有势力,眼见田文镜整的是官场,怎么肯和他通力合作?胡期恒折片后附有张球贪贿的单子,就是这个意思。这件事臣想来想去,就是打御前官司,人头已经落地,仍旧是说不清,就是说清于朝廷也未必有什么好处。还是依着皇上原旨,调出车胡二人是上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