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四爷微服私访提前为见谁?(2/2)
众人正没做理会处,外头传来十三爷的声气,接着便见十三爷乐呵呵进来。因见几个太监架着举着一枚黑子的刘墨林发愣。
四爷一脸又好气又好笑的神色,笑怒道:“放开这狗才!”因将方才的事说了,叹道:“朕在藩邸荣华富贵不减如今,多少还有几个朋友,能聊聊天,说几句体己话。如今你看看这些人,有的成心要气死朕,有的怀着异样的心思,面儿上奉承,背后不知做些什么勾当,说是垂拱九重,其实是坐在针毡上装神弄鬼,说吉利假话,看吉利假戏,连下棋也是假赢,思量起来真没意思透了!”
十三爷听了半日,才明白四爷是心里寂寞,发了无名火,因笑着劝慰道:“皇上嘛,就是称孤道寡的人。先帝爷在时,也说过这些话。他老人家会宽慰自己,会自己寻乐子。今儿东巡,明儿上五台山,后日又登泰山观日出,再不然就下江南,观了景致也不误了政务。先是拜了伍次友为师,后来又请方苞为友,不给官作,只叫伴君——皇上秉性*严肃,无昼无夜除了做事还是做事,怎么会不寂寞?这怪不得别人,只怨皇上您不会享福。”
四爷自失地一笑,摆手命太监:“放开刘墨林吧!莫不成真为一盘棋就宰了你,朕连殷纣王也不如了——再这么拍马,你就不要进来侍候了!“
刘墨林忙叩头道:“臣不过见皇上不欢喜,讨过吉利,晓得皇上断不为这小事就弄掉吃饭家伙的。”
一句话说得四爷也笑了。十三爷因道:“方才原也要进议事的,恰碰上十四弟。他明个儿就上道,我们谈了一会子。问我能带家眷不能,王府护卫要不要一同去,我说这些事要请旨。”
四爷心里像针刺了一下,猛地想起——这才意识到今儿性气不好,全为见到那人,思量着打断了十三爷的话,说道:“你见过十四了,他身旁的那个丫鬟叫什么名字?”
“丫鬟?”十三爷不禁愕然,他怎么也想不到四爷会一下子离题万里说起这个,一边沉吟,说道:“十四府上还有早些年的丫鬟,大几十号人吧,万岁问的是哪个?”
“他所请带之人叫什么名字?”
“甄嬛。”
四爷一仰身靠在椅背上,似乎问话又似乎喃喃自语:“甄嬛……嬛……”
十三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道:“是,如今在十四弟府。万岁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四爷收住了神,说道:“没什么,随便问问,你告诉十四,不用带护卫,家人都可随他去。”
十三爷看了看垂手侍立的刘墨林,说道:“这话刘墨林不可外传,年羹尧这人不可不防。”
“这话方才范时捷在这里已经说过了。刘墨林不是个笨人,不会拿自己脑袋开玩笑。”四爷冷冷说道,“大将军有八面威风,年羹尧节制陕甘山川青五省大军,专阃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专断杀伐,自然要招闲话。人无完人,朕只取他的大节大功。不然,外头办事的封疆大吏都变成谨小慎微的好好先生,有什么屁用?刘墨林,你去见见宝亲王,传朕的旨意,朕明日送你们出午门,七十岁以下老亲王贝勒,六部九卿文部官员二品以上,送你们潞河驿设酒辞京。朕随后还有手诏,你们带给年羹尧!”
刘墨林听一句答应一声,却步退出殿外,径自传旨去了。
殿中只剩下了四爷和十三爷。四爷心绪似乎有些纷乱,脱掉青缎凉里皂靴,趿了一双千层底布鞋踱着步子。十三爷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四爷,半晌,才道:“万岁,您好象有心事?”
“是,……”四爷抚着有些发烫的脑门,仿佛不胜慨叹,“面儿上朝局无事天下太平。不知怎的,朕总觉心里不踏实。似乎朕离开北京,心里就落空似的。三贝勒弘时,他坐得住这个纛儿么?”
十三爷低头想了想,说:”不妨事的,隆科多掌着禁城防务,政务是八哥和我帮着处置,有料理不开的,方先生就住在畅春园,我们也可去请教。再说,皇上去河南,离这里不远,八百里加紧文书隔日就一个来回。“
四爷瞟了十三爷一眼,移时才叹道:“老十三,朕什么也不想多说,只交待你一句。“
十三爷仔细品味着四爷的话,半晌才低头答道:“是!”
“朕不能放心。”四爷的眼睁又灰又暗,仿佛要穿透宫墙似的望着远方,“台湾垦荒做得好,今年没有从福建藩库提粮食,那个知府叫黄立本;还有杨名时,贵州今年自给自足,还多少有点富余。明儿叫上书房拟旨,奖升两级,廷寄出去!”
“扎!”
“你给朕看好家!”
“扎!”
“立刻到粘竿处,点四十名有本事的侍卫护卫,随朕出行!”
“喳。”
“告诉他们立刻准备行装,”四爷微笑道,“这只有你一人知道,回头告诉方先生就是,朕,今夜就离京了!”
十三爷吃了一惊,抬起头来盯着四爷,说道:“皇上,不是定的后日么?再说,大驾仪仗也来不及预备呀!”
“朕今日有事要做。”四爷哼了一声,“朕微服走。大驾是空的,先去五台,再去泰山,然后去河南,朕坐大驾回京——听见了?”
“扎——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