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四爷与十四爷为母祝寿(2/2)
“你就是邬思道?”
捏着如意九连环的手抖了抖,坐正了身子,伸出手来轻轻拨弄着熏香,“见过十四阿哥,恕邬某不能接驾。”
十四哼了一声,“原来就是你啊,我当有着江南有着第一才子之名的人得是多才华横溢,俊雅风流呢。
还是这么一张不饶人的嘴!
忽的想起阿爸被赐死那天,阴谋必然是八阿哥所施,但他也有参与吧……
我慢慢的挑弄着熏香,有些刺鼻,却笑道:“十四阿哥来此就是笑话邬某的么?”
他有些失落,撩了元青长纹夹袍,站在我跟前,“十三弟说先生面相算理绝世无双,可知我心中所想所思?”
我心头突突一跳,不动声色,“十三爷抬举了,邬某不过一介贫民,得四爷恩典,才人雍王府得口饭吃。
胤禵蹙眉,极似四爷的深邃眼眸望着袅袅的熏烟,口气放轻了些许,“这辈子,恐怕不得心生了……”
他起身离开,这时,我才发现他手中之物,竟是那年他夺我的绣袋。
德妃乌雅氏的寝宫在体元殿后的长春宫。
这个地方原是元末明初有名的丹术士邱处几为皇帝炼丹的道观,邱处几号“长春子”,因改名为长春宫,邱处几移到白云观,这处宫荒芜了几百年,蒿蓬满院獾狐出没,人人躲着这个地方走。
偏是乌雅氏爱僻静,康熙二十七年晋位贵妃,她就选了这个地方重加修茸,作为自己的起居之地。四爷十三爷从养心殿西侧夹道迤逦进来,早见一起起贺寿的宫人命妇出出进进,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心知宫里嫔妃贺寿的尚未散去,此刻进去大家回避甚不便当,便远远地站住了,等了一顿饭光景,见人渐渐稀了,才踱到垂茶门前请见。一时,里头便传出话:“贵主儿请二位爷暖阁里说话。”
二人略一点头,款步进来,但见穿堂里、过道上到处都是人们送进来的贺礼。什么寿面寿糕、面蒸的寿桃、如意、屏风、宣德炉、金弥勒佛玉观音、自鸣钟、圭、壁、璋、玉、名人字画,甚或鼻烟壶、扇坠儿、檀香、麝香、冰片茶叶……
各色各式五光十色,都标了送礼人姓名一档一档琳琅满目。两个人心里不禁掂掇:母亲五十四岁,并不是整寿,送来的贺礼看去比五十大寿还要丰厚许多!
想着,已进了长春宫正殿,在东暖阁珠帘外的熏笼旁跪了,叩头称颂:“儿臣恭叩贵妃娘娘千秋圣寿!”
“起来,坐着吧。”乌雅氏原在帘后大炕上半歪着,从天明便接待客人受礼,她显得有点疲倦,见两个儿子神采奕奕进来给自己磕头礼拜,坐起身来吩咐道:“把这劳什子帘子拢起来。方才是怕有外客,他两个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没的装神弄鬼的做什么?”
几个太监忙不迭答应着用金钩将珠帘收拢了起来,四爷看时,母亲穿着翟乌秋香色缎袍,三层金顶的东珠凤冠放在案上,露出乌黑的盘龙髻,柳烟眉、丹凤目,只嘴唇略显厚点,仿佛总用牙齿咬着下嘴唇,又像总是在想什么心事的样子,因赔笑道:“母亲气色*极好,今儿着了吉服,看去更精神了,一点也不像五十多岁的人。儿子们虽说在外头办事,心里着实惦记着,母亲素来有个气喘的毛病儿,不知可大安了?”
乌雅氏怔了一下,笑道:“时犯时好,老毛病了,我也不在心上。上次你送进来的乌鸡白凤丸和禵儿的川贝定喘散都好,至今天天断不了呢!
贴身奴婢躬身赔笑道:“这不值什么,娘娘用着好,就是儿子们的虔心到了。既这么着,明儿再配些送进来就是了。”
乌雅氏一时没言语。皇家规矩,尽是母子至情,一年中能单独见面说几句话的时候也就是这一天。
她心里雪亮,眼眼两个儿子,一个精明要强,冷面冷心,一个玲珑剔透,肝胆热肠,都在拼命做事,投康熙的缘法,骨子里都盯着毓庆宫那个虚着的太子位。
两个儿子两派势力,她又是欣慰又是担心。因为无论哪个儿子大位有望,母以子贵,她自己逃不了一个太后的位份,担心的是这么多阿哥夺位,谁知道天上哪块云下雨?
万一别的阿哥得逞,又将如何?万一……自己亲生儿子骨肉相残……
又是什么光景?
乌雅氏沉吟着,打量一眼儿子们,四爷垂手默坐,怡然自若,胤禵口角带笑左右顾盼,一脸不安分神色。她想说点什么,一眼瞥见殿门口竖着的大铁牌子,上面茶碗大的字写着:太祖皇帝圣训:宫嫔御宫监人等有妄言干政者,杀无赦。
仿佛一阵冷风袭来,乌鸦氏打了个寒噤,嗫嚅了一下,见两个太监抬着一桌席面进来。便问道:“到进膳的时辰了?”
“回娘娘话!”太监忙将席面摆在炕前,赔笑道:“这是万岁那边赏过来的。李总管方才叫了奴才去,万岁正和方先生张中堂说话,听说四爷和十四爷都在您这,万岁爷高兴得了不得,说难得你们母子一处说说话儿,就不要两个爷过去请安了,赏了这桌席面,还有一瓶苏合香酒,说娘娘心跳,吃这个酒无碍的。”
乌雅氏忙起身听了,道:“你再去养心殿一趟,请李德全代叩天恩,多谢主子惦记着了。”又向两个儿子笑道:“设两个座儿,你们陪娘吃几盅吧!”
四爷胤禵对望一眼,一齐起身移座到桌前,胤禵擎杯,四爷执壶满倾一觥,一撩袍角都跪了下去,胤禵将杯捧与四爷。
四爷双手高高举起,说道:“儿子们在外头忙于国事,一年到头极少在您老人家跟前尽孝的。今儿借万岁的赐酒,为母亲上寿,请母亲满饮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