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重逢故人(2/2)
地尖啸一声喊道:“芦芦”一条精瘦的狗“唿”窜了出来,摇头摆尾地围着小小撒欢儿。
我笑道:“这条狗,还有名字?”
“对了,叫芦芦。”大大一副刚睡醒的模样,惺松着眼。
金昆看看日头,已是将近午时,猛地想起已传了扬州粮道午后议事,俯身四爷耳旁道:“四爷,咱们回去吧,到时间了。”
说罢,四爷点点头,牵了我的手,一行八人款步往回走。
一行人回到驿馆,驿丞早已候在门口。见我们回来,忙迎上来道:“贝勒爷,扬州粮道耆英辰时已经来了,在花厅那边候见呢!”
进了正厅,随从刚刚张罗好点心茶食,便见西角门一个官员,穿着八蟒五爪的袍子,罩着雪雁补服,头上戴一顶蓝色涅玻璃顶子一晃一晃走来,在阶前一甩马蹄袖,高声报道:“进士及第,钦命扬州粮道正堂臣耆英叩见贝勒爷”说罢叩下头去。
四爷啜着茶答道:进来吧,不必拘礼。”
“谢贝勒爷!”耆英起身又打个千儿,方小心翼翼挑帘进来。大概以为我是随侍的丫鬟,并未注意我。
“坐吧,谅你也没吃饭,这点心随便用。”四爷手一摆,对站在一旁的我道:“你也坐——耆英,粮食三日内能起运么?”
耆英拿捏着刚刚坐下,忙欠身答道:“回爷的话,职道正为这事犯愁呢!粮食有,就是现筹,市面上斗米三钱,要多少有多少。不过海关道的银子过不来,这个饥荒不好打的。求四爷催着海关道那头早点发银,就是体恤下官了。”
四爷漫不经心地拈起一块点心,递给了我,耆英看了看我方觉诧异,半晌才道:“海关那头我催了几次了。他们受海关总督魏东亭节制。我前日已经移文总督衙门,叫他立即批银。只在早晚银子就过来——这是借用,终归还由户部出银子,你只管放心!”
耆英赔笑道:“爷圣明!不过如今银子没来,一下子凑不齐十万石米。只能把库底儿都叫四爷运走,大约五万石的样子吧。下余五万石得等银子。我已经下令,所有存粮大户、米栈均按现时米价平粜国库,不得借机哄抬,不得囤积居奇,不得擅自外运。三月中银子一到,职道亲自押运送桐城钦差行辕,不知成不成?”
“你办事尚属尽心。”四爷瞥了一眼耆英,起身橐橐踱了两步,站在门口隔帘望着院外。
良久方道:“扬州也有两万饥民,我今天人市上看了看,心里很难过——这也得赈济,本来五万石就少,再留粮岂不更难?所以非买粮不可”
“可是有银子也是枉然呐……”耆英喃喃说道:“扬州府要能出点钱就好了。”
戴铎在旁笑道:“就是这个话,叫车铭拿几个!”
耆英苦笑着摇头,说道:“不过说说而已,前月车铭还找我衙门借钱来着!我说扬州是个放屁油裤裆的肥缺,你借着藩库七千银子,还要打我粮道的主意?他说是修文庙,我一打听,满不是那么回事儿——他是给三——”
他突然觉得说过了头,装作吃茶掩了过去。四爷却听得句句在心。戴锦偏着脸笑道:“你说半截话儿叫四爷猜谜儿么?”
“回贝勒爷”耆英突然红了脸,变得有点狼狈!“听……听说是给大学士揆叙送冰敬——还有,还有——有个叫孟光祖的,是三贝勒府的,住在南京,也要点缀点缀……四爷……其实这些事下官只是风闻,只是风闻……”
他说得收不住口,竟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戴锦戴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想不到车铭身后还有这么大的背景。
我也多少听闻些,恍惚知道揆叙是号称“大千岁”的皇长子胤禔的舅兄,这也还罢了,且又是八阿哥胤禩的门下心腹。
八阿哥胤禩人称“八贤五”,与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并称“三杰”,纵横交错、荣枯与共,若论在六部势力,还在太子胤礽之上。就是孟光祖的主子三阿哥胤祉,圣眷”也远在四爷之上……
这位耆英害怕搅进阿哥们的倾轧之中,自也是情理中事。
四爷冷冰冰打断了耆英的话:“你不必说了,我已知道你的难处。好嘛!国库里只有五六千万两银子,抄明珠(揆叙之父)家一抄就是七兆!——揆叙也是富可敌国的人了,还这么搂钱!正是城狐社鼠!告诉你,他是铁公鸡,我有钢钳子,拔毛是四爷的宗旨,银子,非叫扬州拿不可!”
“是是是!”耆英揩着脑门上沁出的汗连声答应,心里暗赞:怪不得人说四爷是‘铁石心肠冷面王’,真是名下无虚!口中却道:“四爷知道下官苦处,下官感恩不尽!”
戴锦明白四爷的意思,冷笑一声道:“四爷当然不让你为难。你去见见车铭,我们说的这些一概不提。只说四爷叫他出两万银子孝敬灾民——要舍饭,开粥场。你听仔细:饭,一日两舍,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凉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扬州府地面不许饿死一人,拐卖儿童的拿住要宰几个——四爷还有三日在扬州,四爷要给我办不下来,就请王命旗牌先斩了他再奏朝廷。
戴铎也知晓,气势汹汹的接过来话,“就是四爷回桐城,也要留下人看他办这差使,违四爷的令,他依旧身家难保——不要想什么这阿哥那阿哥,胡思乱想没好处,四爷手中尚方宝剑就架在他脖子上!”
耆英早已汗透重衣,站起身来,他答应一声“是”,又道:“四爷菩萨心肠,这是成全卑职,也是保全车某!”
“你照原话说,说了没你的事。”四爷慢悠悠说着,轻轻拉过我的手。
“你看看现在的天灾,多少一丁点儿的孩儿奔走,爹娘都死在洪水里……民为国之本,防民之变甚于防川!你也是读书人,应该懂这点道理——回去寻一本《柳河东集》,读一读《送河东薛存义序》——去吧!”
待耆英诺诺连声却步退去,四爷方回过脸色,坐了椅上,温和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