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臣大佬心动了 > 第一百零二章 后事

第一百零二章 后事(2/2)

目录

杜晋的理由说的冠冕堂皇,那白的都要被他说成黑的,太后握紧了茶杯也不搭话,杜晋整个人在台阶下深深俯首,忽然吐出一口长气,太后正紧紧地盯着他,不明白他这是做什么,抬了抬手,却见杜晋撸起了袖子露出满胳膊的伤痕“张大人在微臣身上留下了些东西,微臣还请太后娘娘与皇上明鉴。”

放屁!原谅他张瑞权为人粗鄙,想不到什么更为高尚的词,他听得面容被惊愕吞覆,整个人似被冻凝了一般,僵在那里。然而也不过是一瞬,他倏然暴起,想要出去与杜晋争辩一番,两只眼睛在圆润的面孔上暴突而出,直欲噬人,齐姑姑拽住张瑞权的胳膊示意他小声一些。

外面的杜晋还在继续说着,他的声音带着些闷闷的软弱:“还请太后娘娘,皇上,不要怪罪张大人对微臣动手,张大人是无心之失,一切都是微臣的罪过,请皇上与娘娘责罚 ”说罢,还挤了两滴汗出来,汗水顺着额头流到脸颊之下。

皇帝强忍着笑意,正襟危坐地盯着人全让他自己做了,旁人想要罚他也无从下手了,皇帝清了清嗓子开口:“此事涉及太后娘娘的家事,一切全屏太后娘娘定夺,朕不与过问,忠勇公,你本是好心,可却做错了事,如何罚你都是应该。”

太后看着这两人为自己唱的这出戏,只能强忍下怒气,她面上维持着一派祥和,宽慰着众人:“这事儿我也略有耳闻,到底是忠勇公大人思虑周全,张瑞权那孩子也确实有错,有什么罚不罚的,还请快快起来,你的阿姊哀家也是见过的,确实是个好孩子,他那样口无遮拦就该罚,这事你受了委屈,便把这东珠拿了吧,哀家借了皇帝的光赏赐你,你也莫要请罪了。”

杜晋把那对东珠藏进了袖子中,急急地拜谢了太后娘娘,他笑的眉眼弯弯,倒是有一股子痞气,长身玉立,丰神朗朗,杜蘅做事就是太求一个光明磊落,而杜晋偏偏是摒弃了这一缺点。

“既然事情得到了解决,那朕也就不再打扰母后与皇后说家常话了,忠勇公,太后娘娘虽不罚你,可朕还是要罚的,朕就罚你半月俸禄,随朕走吧。”皇帝不愿再留,说完就要走,看一旁的皇后一直不搭话,随口道:“皇后,朕今晚去你宫里,提前候着把。”

两人来的快走的也快,不一会儿,影子就都看不见了,张瑞权才步履蹒跚着出来,看太后一脸不悦呸,也不敢应声,齐姑姑忙上前替太后抚着背顺气。

她挣扎着,挣扎着,渐渐,长长久久地叹气,一切又归于深海般的平静,太后对着张瑞权怒骂道:“瞧瞧人家是怎么处理事情的,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偏生你有个姑母兜底。”

皇后亲自端着茶过来,目光清澈如静湖无澜,她对这个表哥没什么好感,只心里想着皇帝刚才最后那句话而微微红着脸,她让齐姑姑退下,自己轻轻拍着太后的背部“姑母莫气,万事要看的长远,忠勇公赢了这一次,可还有许多个下次。”

“你父亲昨日又来了信,说是希望你能快快为皇上诞下龙子,叫你抓紧些。”太后看着她体贴的小脸,气总是消了些,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疲惫,拍拍她的手,示意她下去。

张妙昭梳着端正的凌云髻,那是皇后才许梳的发髻,也是她摒弃少女时代后并且要一直梳下去的发饰,她唯唯诺诺地应了应,这话父亲在书信中也常常提起,可是这孩子总归不是她想有就有的,何况她年岁也短,宫中日子长,也不怕没有孩子。

太后摸了摸髻上因华服而佩戴的金镶玉簪子,又看了看张瑞权,心中一阵晕眩,齐姑姑快步上前将她支撑住,皇后与张瑞权两人也是大为惊骇,她挥了挥手屏退众人“罢了,我也乏了,你们二人下去吧,只顾着眼前这点子东西能成什么事,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还都看后头呢。”

太后倦怠地倚在椅子上,临近年关,她的身子却也越来越不好了,妃嫔们的宫殿此事都张灯结彩地挂起了红灯笼,看起来好不热闹,却因着太后自己的固执,寿康宫在一众宫殿之中显得要更为寂寥。

张家一向被称为靠着女子的家族,张家百年来并未出过什么有建树的肱骨之臣,也就是从张太后祖辈那一辈起才得了重用,如今家中情况有所衰退,皆是因为这些不成器的子弟。

想到这儿,太后又是猛然一阵咳嗽“咳咳咳……咳咳咳,齐姑姑,我张家还有指望吗,我怎么看不到前路了,莫非真是我老了,看不懂这情景世道了?”太后用着绢帕捂嘴,小六子捧着一碗中药赶来。

绢帕上有丝丝血迹,齐姑姑心下哀伤,又怕这鲜红的血迹让太后更为伤怀,替她揉着心口道:“太后娘娘并不年老,在奴婢看来,您还有数不清的福气要享用呢,张瑞权大人是不成气候,您这些年前前后后为他料理了多少问题,听奴婢一句劝,风筝的线该松时就要松松。”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这满宫上下,也只有你是一直陪着我的了,只是他打小跟着我,就如同我的亲子一般,我怎么能舍弃,我亦不能舍弃。”太后将药碗端起,一饮而尽,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不肯再应一句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