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何珠 > 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1/2)

目录

何珠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甚至许光耀露出了一个浅淡而温和的微笑。

没有委屈,没有抱怨,没有寻求安慰。

她越是这样淡定,许光耀心里那股莫名的不安就越是强烈。

他下意识地想去握她的手,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急切。

“珠珠,你还好吧?”

何珠任由他握住手,指尖微凉,语气却轻松。

“没什么,我挺好的。”

许光耀才不信。

他太了解自己的母亲,那温和表象下的审视和衡量,足以让大多数人感到压力。

可何珠却像没事人一样。

这种超出他掌控和预料的表现,让他心里没底。

他宁愿她像以前那样,生气时对他又打又骂,委屈时靠在他怀里流泪,哪怕是之前那种带着刺的疏离,至少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的情绪,知道她在意。

可现在,她平静得像一汪深潭,他丢下石子,却看不清涟漪下的真实。

她似乎……不再那么容易被他的举动牵动情绪了。

这个认知让许光耀感到一阵心慌。

他忽然意识到,何珠或许并非非他不可。

她有她的骄傲,她的能力,她的世界。

如果他不够好,如果他让她感到疲惫或失望,她也许真的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这个念头如同冰水浇头,让他瞬间清醒,也让他前所未有地恐慌。

许光耀异常沉默。

他紧握着方向盘,目光直视前方,脑子里却乱糟糟的。

他想起何珠当初决绝分手的样子,想起她面对吴池算计时的冷静反击,想起她在项目会议上的专业笃定……

她从来都不是那种需要依附他生存的菟丝花。

而他,之前似乎一直带着某种潜意识里的优越感,觉得只要他回头,只要他放下身段,她终究会是他的。

可现在,他不确定了。

“在想什么?”

何珠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许光耀回过神,侧头看了她一眼。

车窗外的流光掠过她沉静的侧脸,美好得有些不真实。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忽然问。

“何珠,你会离开我吗?”

这话问得突兀,甚至带着点不符合他身份的脆弱。

何珠愣了一下,有些诧异地看向他。

她看到了他眼底那抹来不及掩饰的紧张和……一丝害怕。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这位看似掌控一切的许少爷,也会因为她的淡定而感到不安。

心里某个角落软了一下,但她面上不显,只是微微挑眉,故意反问。

“许经理这是在担心什么?”

许光耀被她问得一噎,有些懊恼地转回头看着前方,耳根却微微泛红,闷声道。

“没什么。”

何珠看着他这副别扭的样子,忍不住轻笑出声。

她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档位上的手背上,声音柔和了下来。

“许光耀,我不是一件物品,不会因为你身份的变化或者别人的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选择。”

她的手心温暖,传递着安定的力量。

“我在这里,”她顿了顿,看着他的眼睛,语气认真而清晰,“是因为我想在这里。仅此而已。”

不是因为他是许家太子爷,不是因为他的财富地位,仅仅是因为,他是许光耀,是那个让她愿意再次尝试去相信、去靠近的人。

许光耀反手紧紧握住她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让她觉得疼。

但他眼底的慌乱,却在她的话语和目光中,一点点沉淀下来,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坚定的东西。

他明白了。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为一切尽在掌握。

想要留住她,他必须付出同等的真心、尊重和努力,让她心甘情愿地停留。

这不是一场他主导的游戏,而是两个人共同的修行。

“我知道了。”他低声说,声音沙哑却郑重,“我不会让你有离开的理由。”

何珠笑了笑,没有再多说,只是任由他紧紧握着自己的手。

车厢内恢复了安静,但某种无形的隔阂似乎被打破了,一种更紧密的、基于平等和理解的联系,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许光耀看着前方漫长的道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真正的爱情,原来也会让人如此心慌,又如此充满力量。

而他,心甘情愿地被这份心慌和力量俘获,只为身边这个淡定又强大的女人。

车厢内重新陷入安静,但许光耀的心潮却汹涌难平。

何珠的手还被他紧紧攥在掌心,那细微的温度和柔软的触感,奇异地安抚了他方才的慌乱,却也更加清晰地照见了他内心的震荡。

他目视前方,城市的霓虹透过挡风玻璃,在他深邃的眼底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方才母亲茶室里那看似温和却壁垒分明的氛围,回放着何珠走出来时那过分淡定的神情。

“我不会让你有离开的理由。”

这句话他说得郑重,但此刻在心里反复咀嚼,却品出了更多的滋味。

这不仅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种认知的颠覆。

他一直以为,自己拥有的身份、财富、地位,是吸引别人的资本,也是掌控关系的底气。

他甚至曾潜意识里觉得,何珠当初的嫌弃和后来的抗拒,多少有些欲擒故纵的味道,最终总会在他展露真实身份和持续攻势下软化。

可直到刚才,看到何珠在母亲面前那不卑不亢、甚至隐隐带着一种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他才猛然惊觉!

他所以为的优势,在她那里,或许从来就不是决定性的砝码。

她看他,首先看的不是许家太子爷,而是许光耀这个人。

她留在他身边,不是贪图许家的荫蔽,而是基于对他这个人本身的评判和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