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救夫(2/2)
文姬继续说下去,泣不成声:“天下动乱,想我一个弱女子生不逢时,战乱中被迫流离失所,嫁了三个丈夫。初嫁仲道,不料其咳血而死,落下个克夫的罪名。再受辱被掳至匈奴,嫁与左贤王,诞下胡子,又成全了我节烈不足的帽子。三嫁董祀是奉恩公之命,霜中败叶的我,如果不是曹公撮合,哪里还能与董祀相遇?我们虽有青梅竹马,但十几年不见,早已没了当初的情意。今贱夫触法,理当问斩。但他与我夫妻一场,能够不嫌弃我,娶我回家,且相敬如宾,我已经十分满意十分感动了。感念于此,请求恩公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董祀一马吧…..”说完,泪如泉涌。
曹操看见一向华服玉佩的蔡文姬,竟然蓬头垢面赤脚前来,再见其叩头请罪声音凄惨,早已生出十分的怜悯。他想让文姬再次展露才华,以期让众多文臣武将折服,便说:“闻听你很会说话,诗文功夫又十分了得。如果你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我便宽宥其罪,放了他。”
文姬听闻曹操这般说,知他有意为难考核自己,便说:“丞相乃建安文坛风云人物,骨气洞达,神采飞扬,誉冠千古。小女子自愧不如。本不该在丞相面前班门弄斧,无奈我救夫心切,恳请诸位恕小女子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献丑了。”
只见文姬起身踱步。一边漫走,诗词一边顺口汩汩而出:“唇亡齿怎暖,树死藤何依?鸳去鸯空穴,月孤日单啼。七步不成谢,自觉无说辞。”
“好诗,好诗!此诗十分精炼概括,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文姬把夫妻之情描写的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人听后自然产生深深的同情。”在场的“建安三曹”之一,名作有《燕歌行》和《与吴质书》,擅长诗歌及辞赋的曹操长子曹丕,忍不住赞美道:“好一个‘鸳去鸯空穴,月孤日单啼’,旷世绝伦也。”
“好啊,妙哉!我也有七步诗献丑了。”曹操欣喜地赞扬后,捻着胡须沉吟道:“早闻文姬名,托言今深知。不辞曲心意,艳质无娇姿。不赦小董祀,怨妇泪泳衣。”
“多谢恩公唱和。”文姬鞠身向曹操道了万福。复又跪地凄凉地说:“文姬此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古人云,与其偷生而孤苦,不若就死而团圆。这是我慎重考虑再三而决定的。丞相不看文姬僧面,也需看看家父蔡邕的佛面。如果网开一面宽恕董祀,小女子甘愿隐姓埋名,再无相扰。”
曹操笑道:“呵呵,好诗。有讽喻而不露,以死明志,以死求生。如果我不赦那个董祀,等于又谋杀了一生坎坷屡受挫折的文姬。我岂不成了天下第一恶人?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曹操进而豪爽地朗声大笑道:“其实,有没有七步诗都无所谓。我只是当众试你的诗才,让大家领略你非常人的才艺而已。以诗相酬答,这也为释放董祀制造一个由头。”
“再次拜谢恩公再造之恩。”文姬又是一拜。
“如此的资质与修为,博学多才奇女子,曹某果真没有看错人。你把乃父的书法琴艺和文章风格都继承了,真真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以赞赏的目光看着蔡文姬道。
话毕,曹操一边让人为蓬首跣足的蔡文姬梳洗打扮,换上鲜亮衣裳,一边让人拿上他的令牌,连夜单骑快马去释放董祀。
第二天,诚惶诚恐的董祀回来了。他一出狱就赶紧回家,向为他免除死罪的妻子蔡琰表达愧疚和谢意。
“你是我的夫君,你犯了罪,我不去搭救谁去搭救?”文姬的话情真意切。董祀被感动得上前一把抱住她,连声说:“娘子,我的好娘子,搭救我生命的娘子……”
此番董祀被救出后,他与蔡琰的夫妻关系更加恩爱和谐。
不久之后的某一天,曹操收到一封来自蔡文姬的信函。
曹操展开一看,不禁唏嘘。
函中写道:“文姬乃女流之辈,依仗父亲的关系,抛头露面为夫君说情,不守闺范惹人耻笑。此举虽有失检点,却激起恩公慈悲之心,救了贱夫董祀之命。”
“恩公为我今后生活安排的美意,我心领了。豪华生活对小女子来说,已是奢侈品。我已携带恩公的人格美德,与贱夫离开都城远去,此去意已决,望丞相成全。”
原来,赦免董祀之后,曹操感觉董祀或是对屯田都尉的官衔不满,或是对赐婚蔡琰心有不甘,故此才有醉酒杀人之举。因此,他为蔡琰夫妇在都城安排了新的居所,并考虑对董祀另行安排,希望他们在此安度晚年。
孰料,颇有自知之明的蔡文姬,果断拒绝了曹公的美意,带着被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贱夫”董祀,离开了繁华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