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乱世红琰蔡文姬 > 曹娥碑与焦尾琴

曹娥碑与焦尾琴(2/2)

目录

厨娘不明就里,询问道:“先生为何要取出燃烧的桐木?”

“娘子有所不知。这块桐木,正是制作七弦琴的上好材料。因此蔡某自灶膛取出。”

蔡邕自怀中掏出银两,付与厨娘,遂与女儿带着这一块烧糊的桐木回到家中。

蔡琰不解地问:“爹爹,为何你要用这块正在燃烧的桐木做琴?”

“我从这块桐木燃烧的声音中,听出了它的质地,却是一块制琴的好材料。制出琴后你便知道了。”蔡邕说。

蔡邕寻了制琴工匠,加以指导。不久,一只音色纯美的七弦琴制成了。蔡琰操琴弹曲,方知确如父亲所说,音色绝美,其他琴无与伦比。由此,蔡琰真正感觉到父亲蔡邕的音乐天赋实属罕见。

因为是从炉膛里扒出来的,琴尾那一片仍然有烧焦的痕迹。

于是,这一把琴被命名为“焦尾琴”。“焦尾”琴以其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流传后世。

蔡邕用这把琴,谱写和演奏了了更多的佳音妙曲,成为蔡家的传家之宝。蔡琰也非常熟悉这把琴,与父亲一样,爱不释手。

蔡邕,作为中国第一位首屈一指的音乐奇才,不仅制出了焦尾琴,还制做了一支音色绝美的竹笛——柯亭笛。

某次蔡邕与蔡琰路过会稽时,看到一片翠绿竹林,蔡邕不由得产生了兴趣。他走进竹林,左观右看,精挑细选,想挑选一根竹子制作笛子。可是总不能如愿。最后,他来到竹林旁的一个由竹子做成的小亭子休息,这个亭子名为“柯亭”。他忽然发现用作亭子墙壁的一根竹子最适合!他独具慧眼地对竹林的主人说:“请把这亭子的第十六根竹子砍下来。”

竹林主人不解。说竹林里竹子这么多,何必拆我亭子里这一根呢?我可以再为你砍其他竹子啊。

蔡邕说:“就只有这一根竹子最合适。”

有了上一次焦尾琴的事情,蔡琰这一次不再疑问了,她相信父亲的选择。

回到家中,蔡邕把这根竹子制成笛,果真是一只音色绝美的笛子。他经常与弟子们在读书台上吹响优美曲子。

这只特殊的笛子“柯亭笛”与焦尾琴一起,成为蔡家乃至音乐界非常有名的两大乐器,盛名一直流传下去。

天天跟在父亲身后的小蔡琰,有很多机会弹奏焦尾琴,也跟着爹爹学习过柯亭笛的吹奏,渐渐成为首屈一指,无与伦比的女音乐大家。

卫仲道和羊衜们等一些学生在蔡氏学堂里,也和蔡琰一样,除了学习史籍和书法,也学了许多乐理,乐器以及弹奏方法。

蔡氏学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此求学者越来越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