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她按律当斩 > 第十三章 漕江迷雾(十)

第十三章 漕江迷雾(十)(2/2)

目录

“那么,知州大人怎么说呢?”

甄有德笑道:“知州大人当然也希望将尸体打捞上来尽快了结此案,但还是要照顾到此间的民情,毕竟海民最为看重的便是海上太平,如若官府强行捞尸,引起民间骚动可就不好了。您知道,圣上登基伊始,天下安定最为重要,上差您说呢?”

甄有德以安抚民情为借口,又上升至天下安定,让云中锦无话可答,但她想了想,问道,“女尸留在离码头不远的海中,海民就不忌讳?”

“上差可知海民一旦出海遇难,必葬于海中而不得将尸体运回的风俗?”甄有德反问道。

“这倒是不知为何。”

“上差有所不知,此间海民有一个说法,女尸上岸,必有男尸下水,这叫一命换一命。九具女尸上岸,就意味将有九位男子可能遇险。海民靠出海为生,谁家都不愿意担此风险。”

“甄大人饱读圣贤书,岂能相信如此异端之说?”

“自然是不信的,可是……”

甄有德说道,“明知此种民俗毫无道理可言,可此间百姓讨海为生如刀尖行走,时时刻刻皆有不测,但凡有人出了事故,以此为由攻讦本衙,本衙又该如何自处?是故,也只能顺应民情了。知州大人亦是出于民情考虑,未敢强行违逆民意。”

云中锦不由地皱了皱眉头,说到底,还是明哲保身那一套,知州大人也未能跳出三界外。

“别的且不提,海上船只绕行,漕帮也无异议?”

说到漕帮,甄有德笑而不语。

“说甚么民情民俗?依我看,尸体打不打捞知州大人说了不算,漕江百姓说了也不算,应是漕帮说了才算吧?那我请问,官府的颜面何在?漕江两衙是摆设吗?”云中锦径直问道。

到漕江不足一日,她已经意识到了漕帮在本地的势力非同小可,漕江县甚至江南州,都压不住这地头蛇。

甄有德避而不答,沉默片刻后,嗫嚅着说道:“其实,也不全是漕帮说了算。”

“哦?”云中锦忙问,“难道在漕江还有比漕帮势力更大的吗?”

“秘宗。”甄有德一笑,压低了嗓子,“他们不似漕帮那般张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没人敢惹。有句话叫做,虫爷一跺脚,漕江抖三抖。即便是漕帮帮主侯一春,也要顾忌着点虫爷的面子。”

“虫爷?”

“不可说、不可说。”,甄有德随即摆手,感叹道,“上差可想而知,我这小小的漕江县令夹当中,既要稳住这些人,又要让知州满意,难哪。”

未待云中锦继续发问,甄有德便顾左右而言他,“请问上差,您与知州大人可是至亲?”

云中锦皱眉,“非也,不过恰好同姓而已。”

甄有德似乎不信,偏巧此时衙役来报,知州夫人派人来接云中锦,轿子已经在县衙门外候着了。

甄有德愈发笑得神神叨叨的。

一个无品无级的小巡捕,能够由刑部指派下来督办如此重大的案子,若是没有一点来头,想来是不可能的。

“上差您请。”甄有德对云中锦的态度也愈发殷勤。

云中锦只得吩咐道,“烦请回禀知州夫人,实因公务在身,今日暂留县衙,明日我再上门给大人和夫人请安。”

又道,“虽然有个督办的名头,但我既是巡捕,就还归在张捕头名下做事,该巡街时巡街,该值夜时值夜。今日就先烦请张捕头给我安排个去处。”

乘着甄有德与张捕头尚未来得及提出异议,直截了当地道,“就这么定了。”

正要离开大牢,却听得贵生又坐起来,指着云中锦喊,“傻、傻……”

此时此刻,在云中锦脑海中浮起一张脸,那便是五十多岁年纪十岁心智的苏绣爹。

只是,她尚不能确定苏绣爹是不是贵生口中所称的“傻子”,如果是,他是在沉船前就在船中,还是沉船后下水的?

他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还是装傻充楞?

苏绣一家究竟与覆舟案有没有干系?

她原本只是冲着覆舟的案子而来,意在破案追凶,却不曾想,漕江的形势远比案子本身要复杂得多。

这其中包括势力强大的漕帮,看起来碌碌无为的县衙与州衙,甚至包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苏绣一家,更有可能还包括让甄有德欲言又止的更强大的一股势力,即所谓的秘宗。

一切皆似一团迷雾一般笼罩着漕江,而云中锦势必要扒开这层迷雾,还漕江一片晴朗的天与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