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被逐出师门后成为修真界大佬 > 89.孤立秦国,晋国内乱才平息

89.孤立秦国,晋国内乱才平息(2/2)

目录

不然就凭借起义军这些刚刚脱下老百姓衣服的乌合之众那里会是精锐的秦国城防军的对手?

现在,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唐龙计划让某些势力浮出水面,当然,这个势力一定是虎豹骑在背后支持和控制的。

所以,唐龙召集了秦国虎豹骑的将士过来执行秦国第三阶段的计划。

“要从越国、赵国或者其他地方调人吗?”文漓问唐龙。

文漓是知道唐龙大致的计划的,也知道秦国下一阶段的战斗中,会需要许多人手,也就关心地问唐龙是不是要集中一些其他国家虎豹骑的力量。

特别是,作为唐龙大后方的越国和赵国,这两个唐龙的堡垒国家,是有坚实的基础的。

这么些年来,这两个国家也为唐龙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有军事上的、也有行政上的,他们都是效忠唐龙,而不是效忠越国或者赵国的君主,以至于唐龙随时可以把这些人才支援其他的战线需求。

所以,文漓才有这么一问。

“不用,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而且秦国的江山还是要秦国虎豹骑这批地头蛇自己打下来,以后他们才更加珍惜这份成果。”

唐龙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文漓的建议。

其实唐龙说的是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唐龙担心搞出来的动静太大,让修真门派给盯上。

现在的状况,某一国的事情,修真门派可能还不是太在意,可是,若是修真门派发现涉及多国的势力存在,甚至有统一多国的趋势,那么作为修真门派联盟的道盟拼了命也会围剿这一势力。

要知道,世俗界虽然没什么高手,但却是修真界的根基。

修真界的人才和灵药,除了修真界自己原产的,大部分来源都是在世俗界。若是出现一个强大且一统的世俗王朝,那对修真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好吧,听你的。”

文漓一点都不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唐龙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个月后,或许是受到唐龙到秦国坐镇的激励,秦国各地起义就更是此起彼伏,秦国朝廷的军队再也摁不住了。

星历239年九月。

仅仅半年后,秦国朝廷军队就只有死守国都咸阳城周围五百里范围,秦国其他地盘上基本就是诸侯割据,一片内乱厮杀。

这些诸侯有农民起义成气候的,也有商贾起义占据了稳固的盘的,当然,更多的是秦国的当地官吏趁着秦皇统治力度削弱,揭竿而起,自己起兵反秦的。

当然,秦国边军还在皇室的控制之中。

可是边军虽然精锐且数目庞大,但秦国皇室却不敢动用这部分军事力量。

现在秦国虽然内乱,但好歹还是内部战乱,若是秦国边军乱了,让其他国家的军队冲入了国境,那秦国转眼就是亡国之时。

若是没有边军这一底牌,估计秦国皇室早被人推翻了。

这个时候,不要说其他国家了,就是秦国的铁杆盟友晋国都不敢再掺和进秦国的事情了。

秦国就好像一个生病的人,所有国家都怕被传染,各国现在不仅仅是担心粮荒传染的问题,而是生怕秦国内部的乱兵流窜到自己国内捣乱。

哪怕是晋国都把自己国家和秦国的边境也完全封锁了。

那意思,就是让秦国自己搞清楚了内部的事情后,看情况再说。也就是说,不管是有意无意,在唐龙暗中推动下,现在的秦国基本上是被其他六国给单独隔离了出来。

任其自生自灭。

星历239年九月。

在晋国秋收确定欠收的消息流传出来以后,晋国开始乱了。

其实,早在星历239年一月的时候,晋国户部尚书房安就已经向朝廷预警,并提出了规避和解决方案。

但,基于养猪的巨大利益驱动,朝堂上下,包括晋皇钟离在内都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忘记了粮荒的可怕。

对房安的建议完全不予采纳,只是在花费大量金钱去采购粮食。

让房安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二三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其他五国,提别是盛产粮食的越国和赵国都大力支持晋国,卖给了晋国大量粮食,不但解决了晋国的燃眉之急,而且还能有所囤积。

有了粮食心中不慌,于是,房安就安心了,想着等秋粮下来,这一年就又能混过去了。

反正从养猪场收缴的税款也不少,购买粮食肯定是够了的。

连房安都觉得危机已经解除,朝中其他王公大臣自然也就是高枕无忧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