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恶人下官来当,骂名下官来背【求月票】(1/2)
“严年,进来!”
彻底拿定了主意之后,严嵩立刻将严年唤了进来,正色说道,
“备轿,送老夫去翊国公的宅邸!”
“是。”
严年连忙应了下来,正要转身去招呼家仆。
却听严嵩紧接着又道:
“你就不用跟来了,带上咱们手脚最利索的人,切记不要惊动县衙里的衙役,给老夫暗中盯住城里那个名叫罗廷玺的白莲教掌柜,尽快寻得机会将其神不知鬼不觉的绑了藏起来。”
“老爷,你此前不是说此人是个捅不得的马蜂窝么?”
严年停下脚步,扭过头来诧异的问道。
严嵩对严年十分信任,大部分事情都不会瞒着他。
因此严年也知道这个名叫罗廷玺的白莲教掌柜与大同的官员、边将、豪强和商贾关系密切。
尤其是向鞑靼走私货物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私下联系罗廷玺,让罗廷玺派白莲教教徒前去押送。
一来是因为这些白莲教教徒的命不值钱,比自己派人押送便宜;二来则是因为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更容易撇清自己的关系。
因此谁控制了罗廷玺,谁便控制了这些人通敌的罪证,谁就会立刻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严嵩还与他说过,掌握了这些罪证也没什么用,否则皇上此前便不会在早朝上当众焚烧那箱俺答进献的账册,就连皇上都只能如此,谁又敢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结果现在严嵩却忽然又要去捅这个马蜂窝,这就让严年有些无法理解了。
“此一时彼一时也……速速去办,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严嵩不容置疑的嘱咐道。
如果不是鄢懋卿那封信中简单提到了应县县城的事。
严嵩也只知道大同有人指使罗廷玺派人在应县给鄢懋卿一个下马威,并不知道鄢懋卿已经解决了此事。
甚至鄢懋卿还在信中用上了“攻打”二字,可见其手段之雷厉,应县的情况恐怕只会比在太原府更加令这些人胆寒。
不过既然鄢懋卿的信都送到了,并且显然是解决了应县的阻碍之后才写的信,那么想来过不了多久,相关的消息便会接踵而至。
而大同这些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必定打草惊蛇,他们又会怎么办呢?
严嵩觉得他们应该会先灭了罗廷玺的口,免得鄢懋卿在应县俘获了白莲教的人,顺藤摸瓜查到罗廷玺身上。
然后再通过罗廷玺将他们给牵扯进来,清查他们以往的罪状。
这种事鄢懋卿已经在太原府干过一次,大同府这些人又怎会不加以防范?
同时罗廷玺得知消息之后,应该也会立刻明白自己的处境。
他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立刻便会逃走,既不让自己落入大同府这些人手中,也不让自己落入鄢懋卿手中,否则横竖都是一个死。
而严嵩现在要做的,便是利用这个信息差先下手为强。
他要提前将罗廷玺控制起来,将其当做一份厚礼送给鄢懋卿,表达自己的诚意。
当然,这点诚意是远远不够的。
他还将拿出更多的诚意来,确保鄢懋卿无法拒绝他的和解请求,严家这回还能够像在正德年间一样全身而退……
……
不久之后,郭勋在大同的临时府邸内。
“见过翊国公,下官今日前来,是向翊国公负荆请罪。”
刚见到郭勋,严嵩便立刻施了不太寻常的一个大礼,口中说出的话也令郭勋满头雾水。
“维中贤弟,何出此言?”
郭勋连忙上前搀扶,一脸不解的问道。
他比严嵩大了五岁,两人的关系虽说不上有多么的亲密无间,但此前因为有夏言这么一个共同的政敌,因此在许多事情上都有合作,故而私底下也时常称兄道弟。
“事已至此,下官便实话实说了。”
严嵩抬起头来看向郭勋,正色说道,
“翊国公心中应该有数,碳税衙门之事迟迟无法办成,与大同官员、边将频繁借故破坏互市不无关系。”
“然则翊国公担任巡抚一职,却出于某些原因,非但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还时常袒护这些官员、边将,既不查办,亦不上奏……”
“严嵩!”
话才说到此处,郭勋的面色便已瞬间冷了下来,一声厉声将其打断,
“不要忘了你的身份,你只是一个区区知县,胆敢如此污蔑于我,究竟是何居心?!”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