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急呼呼五岳旗到(1/2)
这天风和日丽,刘家府邸的大门前,红灯高悬,鞭炮齐鸣,吹鼓手奏着喜庆音乐。
刘府大厅、厅、后厅,那可真是高朋满座。
出席这宴席的宾客,全是三山五岳,江湖上有名有号的人物。
“五岳剑派”近年极具声威,这衡山派刘三爷更是衡山派第二人物,而他今年才刚过五十,武功、精力、名头正值巅峰,却要金盆洗手,退隐江湖。
这让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同样,这激流勇退之心,也是让人极为佩服的。
要知道刘正风“金盆洗手”,可不只是一个简单仪式,而是向天下武林宣告,他再也不出拳动剑,决不过问武林中的是非恩怨,江湖上算是没了这号人物。
无论是朝堂江湖,向上博求,人之常情,但要放下一切,绝非一般人所能。
同样,刘正风那也是好多人平日想巴结也巴结不上的,是以很多武林人物提前两天就给前来恭贺了,不光只是泰山掌门天门道人、恒山白云庵主,何三七等大有名望的武林前辈。
只是像其他亲戚、朋友,送礼者无数,数日热闹,不必细讲而已。
昨日岳不群收了林平之为徒,率领弟子们在城外寺庙休息了一日,今日也到了刘府。
因为,今日是刘正风“金盆洗手”的正日。
刘正风正在招呼客人,一听岳不群到来,心中更喜:“倘若嵩山派要对我发难,这位明辨是非的君子可是我的一大助力啊!”急忙外出迎接,还让人动乐相迎,那热闹就不用提了。
只见刘正风身穿华服,像个财主士绅一样,快步来到仪门,没到岳不群面前,已经恭身施礼:“岳师兄大驾光临,可真让刘某府上蓬荜生辉啊!”
岳不群紧走两步,双手抱拳,说道:“刘贤弟过奖过奖,你这金盆洗手,封剑归隐,岳某岂有不亲往之理。只是可惜我五岳剑派少了一位英雄人物,让这天地间多了一位世外高人哪!”
刘正风一脸堆笑道:“在下这贪图安逸,不求上进之辈,实在是愧不敢当啊!快,快,随我进府。”
两人说着话,迈步就往大厅行去。
一边走,刘正风又问:“岳师兄,昨日我便知晓您已经到了,心中期盼,怎么一直不来府上呢”
岳不群微笑道:“刘贤弟言重了,有些门户之事,需要处理,这才来迟,还望海涵啊!”
刘正风放下了心,看来岳不群不知自己与曲洋结交之事,所以迟到,说道:“岳师兄这是哪里话,您能来,就是给足了刘正风面子。”说着话,已经来到了大厅。
天门道人、定逸师太等互相寒暄几句。时间过的很快,到了午时,又有五六百位远客好像流水一般涌到,俱是武林中有名有号之人带着后辈前来道贺,众人识得的,向前拱手问候,叙叙契阔,不认识的互相引见。
霎时间变得如过年一般热闹。那可真是盛况空前,济济一堂。
这后面来的五六百人,有的人固然是武林颇有声望,但天门道人、定逸师太看在眼里却有些不高兴了。
因为也有很多人都是不三不四之辈,觉得刘正风与他们结交,堕了五岳剑派的名头。
来宾中许多藉藉无名、或是名声不甚清白之徒,只要过来和岳不群说话,他反而有说有笑,丝毫不摆架子。不像名字一样“不群”。
这让这些人口服心服,觉得人家这才叫君子,“君子剑”美誉当之无愧!
刘府众弟子指挥仆役,开出席面,在大厅厅,后厅,里里外外摆设了二百来桌。
云长空头带斗笠,坐在大厅一个角隅,左右查看,见一些人左顾右盼,听一些年轻人高谈阔论。
很多人年轻,没见过世面,对刘正风今日的排面很是羡慕,觉得大丈夫有此一遭,方不枉世上走了一遭。
云长空却知道,这一场聚会将会是武林动乱前的缓冲。
因为这一场聚会,成为嵩山派发难的导火索,但也是一场试探。
既是对五岳派,也是对全武林。
倘若原剧情中嵩山派的凶残手段,让武林群豪起了公愤,将嵩山派的弟子都给杀了,后续一系列事情,左冷禅也就不会搞了。
但没有,他就放心了。
可以各个击破。
可云长空却也知晓嵩山派为此准备许久,又有谁知道他的手段,就是原剧情中所展现出的呢难道他没有防止旁人围攻的后手
云长空总觉得在这种张灯结彩的喜庆氛围下,多的却是无处不在的杀气与杀机,就隐藏在这千余之众里。
思忖之间,刘正风的两个弟子恭恭敬敬请天门道人、岳不群等坐首席。可却是没人去做,都互相推辞,都知道这首席好坐难压。
几个武林前辈正推让的时候,就听门外“砰砰”两声,礼铳响了起来,跟着鼓乐之声大作,又是鸣锣又是喝道,大厅千余之众都静了下来。
他们都知道这是官府中人得排场,可今天是武林之士的聚会,哪有官府什么事所以各路江湖人物都怔住了。
思念未已,刘正风已经一脸笑容迎出去了。
正瞧之间,忽见刘正风恭恭敬敬的陪着一个身穿公服的官员走了进来,众人都觉奇怪,心想:“难道这官儿也是个武林高手”
但仔细一瞧,就见这人衣履皇然,但两眼昏昏,一脸酒色之气,显然不是会武功。
却见那官员腆胸迭肚,进入大厅,居中一站,身后衙役右腿跪下,双手高举过顶,呈上一只用黄缎覆盖的托盘,盘中放着一个卷轴。
那官员躬着身子,接过了卷轴,朗声道:“圣旨到,刘正风听旨。”
这话一出,刘正风还没怎样,群雄却都吃了一惊,有人直接站起,有人握住了兵刃,都看向刘正风,就等他变色呼喝,那就将这官员剁为肉泥!
原因很简单,刘正风金盆洗手,那是江湖之事,与朝廷并无相干,眼见皇帝下起圣旨,以为刘正风做了什么谋逆之事,江湖上义气为重,自己与刘正风有交情,不能袖手旁观,况且自己都来这了,真有谋逆之事,自己也就是逆党中人,无法置身事外,那就只有先杀了。
这大厅千余人,数百好手,即便是一支军队来,也无奈他们何,所以也没什么人怕!
云长空心想:“这群人不怕朝廷,一见情况不对,就要干,却怕嵩山派,也真他妈的怪了。”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般不可思议。
就见刘正风满面春风,双膝跪倒,纳头便拜,砰砰砰磕了三响头,朗声道:“微臣刘正风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雄更是不解了。
就见这官员展开卷轴,说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刘正风又磕头道:“微臣刘正风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向那官员弯腰道:“多谢张大人栽培提拔。”
那官员微笑说道:“刘将军,此后你我一殿为臣,份属同僚,不必客气!”
刘正风笑道:“小将本乃一介草莽匹夫,承蒙朝廷授以官位,固然是皇上恩泽,却也是当道恩相,巡抚周大人与张大人的逾格栽培。”
那官员笑道:“太客气,太客气!”
他们在这里谦虚,刘正风更是向这官员送出了一个锦袱包裹。
那衙役很有眼色,上前接过,双臂就是一沉,险些摔了。
到这里坐前桌之人,哪个不是江湖上颇有名头,哪个不是眼力过人之辈,心知这包袱里不是白银,而是黄金,否则不会有这重量。
那张大人眉眼笑,道:“小弟公务在身,不克久留,来来来,斟三杯酒,小弟先敬刘将军一杯,恭贺封官授职,再升官晋爵,皇上恩泽,绵绵加被。”早有左右斟过酒来。
张大人连尽三杯,告辞而去。刘正风屁颠屁颠送了出去,倒把群雄弄得又是腻烦,又是鄙夷。
云长空一看,这当官的就是和江湖人不一样:你看刚进来时,叫得那是刘正风,读了圣旨就是刘将军,收了贿赂,就开始称兄道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