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故风裁新桑 > 第一百三十七章、风声起

第一百三十七章、风声起(1/2)

目录

皇宫,奏天殿。

文武百官分立两侧,数位皇子站于最前方,殿内一片安静。

“咳咳咳……”皇帝浑浊无力的声音响起来,他倚靠在龙椅上,双眼混沌,面色苍白发青,气若游丝道:“大……大胆!”

他手臂挥动,将龙案上的奏折扫翻在地。

这个简单的动作,却好似耗费了他浑身的力气,使得他脸上浮起一层不正常的红晕,更是气喘吁吁,几乎要背过气。

“父皇!”九皇子轩辕宁失声叫了一嗓子,忽然跪下,声泪俱下:“平幽王父子贼子之心纵然可恶,但也请父皇保重龙体啊!”

他这一喊一跪,剩下两个听政的皇子也立刻跪了,群臣也山呼道:“请皇上保重龙体!”

老皇帝混混沌沌,被气得发晕,被随侍的太监灌下去一口参汤,方才理顺了那口气,颤抖着手指,寒声道:“朕,还没死,这乱臣贼子,便要谋夺皇位了吗!”

底下群臣噤若寒蝉。

自边关大捷回来,京城里就没有一点欢庆的模样,在皇帝面前更是提不得一句幽州的事情。朝堂内更是暗流涌动,大皇子、三皇子分成两派,半数以上的大臣都站队了,眼下两位皇子不语,谁敢当这个出头鸟。

“父皇,儿臣请命,率大军捉拿逆贼!”轩辕宁神表情严肃,眼神坚毅,重重在地上磕了个响头,高声道:“儿臣的胞妹,您的亲骨肉,至今仍被平幽王府扣留,生死未卜。我天家颜面如此遭人践踏,若不除此奸佞,天下人都将耻笑我轩辕家!”

他旧事重提,这才让老皇帝想起,年前有大臣进言,想拉拢平幽王,也想有个眼线监督,这才派了十一公主轩辕汘去。说是游历,其实是想促成婚事。

这事情,还是大皇子暗中提起的,说让老九去当监军,把他的胞妹放到幽州,有个把柄在,也不怕他被平幽王策反。

眼下他倒是没反,反而和平幽王撕开了脸,若他来当先锋,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老皇帝昏黄的眼珠动了动,只是闷声咳嗽,没有说话。

“父皇,九弟年纪小,尚未经过风浪,此等危险之事,还是儿臣去吧。”三皇子忽然开了口,他本是跪着,眼下直起身来,满脸关切担忧,似是十分为轩辕宁着想。

大皇子的肩膀一动,也行礼作揖道:“父皇,九弟年纪小,三弟年岁也不大,儿臣身为长子,理应为父皇分忧,给弟弟们做出表率。父皇,还是儿臣去吧。”

京城与幽州失和,这是多年来,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若要说边关与西凉之间的战役凶险,众人都会退却,可出兵幽州,加上还有姜家暗中相助,发动一场兵变,奉旨夺下平幽王手里的兵符,此乃名正言顺,板上钉钉的事情。

加上现在周清萧病倒,平幽王已经上了年纪,也急得病了,剩下一个毛头小子周清瑟,也正是因为他的冒失,方才给了九皇子机会。

这么多年来,皇帝一直视幽州为心腹之患,偏平幽王府油滑,居然都没被抓到过错处。有时候即便抓到了,也滑不留手,侥幸挣脱了。

眼下,正是天赐良机。

可眼看着,这是一件肥差,那自然两位当权的皇子要来争抢。毕竟,在所有人看来,这就是十拿九稳,功成回京,天齐国便是边疆平复,内奸收押,下一个被提上日程的,便是立储。

铲除叛党这件事,必然会作为立储的一大助力,是以成为了两个皇子争抢的对象。

眼见皇帝不说话,大皇子与三皇子收罗的党羽们也开始说话,都是阐述各自的优点,力推其中一人前往。

“够了。”老皇帝拍了一下桌案,揉着额角,喘息道:“吵吵什么,闹哄哄的,整日里不给朕一点清静。”

群臣顿时噤声。

老皇帝虽然老了,但近日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太医院开的药喝得清明了些,他心中明白,两个儿子已然架起擂台,立储之事没有尘埃落定前,必然是一番暗潮汹涌。

他目光散漫,一一扫过殿内众人。

忽而,眼前一亮,又很快别开眼,咳嗽了数声,闷闷道:“你们二人,手里都有政务,眼瞧着是离不得人的。朕如今愈发无力,身边离不得干将,便让你们的弟弟去吧。”

三皇子到底年轻些,沉不住气,忙道:“可是父皇,九弟年幼,未经历练,不如……”

“他已然从战场上回来,又逃离了幽州那个虎狼窝,算得上历练了。”老皇帝淡淡道:“何况他的胞妹在幽州,前去救援,理所当然。”

三皇子还想说什么,却被身后的一个老臣拉住了衣袖,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终究没再开口。

权衡之术,一向是帝王惯用的。

皇后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大皇子是嫔妃所出,纵然为长,却不为嫡。三皇子的母妃是当朝贵妃,从来都是受宠的,也是个庶子。

两个皇子暗自笼络自己的势力,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不分伯仲。

若此时皇帝把平叛的事情交给了其中一人,必然要打破这种平衡,让一方做大。

皇帝对于储位的心思不定,也不听忠臣的劝告,自然不愿破坏了眼下的局面。

九皇子轩辕宁是个很好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