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故风裁新桑 > 第九十八章、寒榜桂冠

第九十八章、寒榜桂冠(1/2)

目录

但无论如何,在季星阑的运作下,清凉露的势头已经变得十分火爆,比起之前的点绛唇更要受人欢迎。因为口红毕竟是女子的专属,且顾南桑的定位在高端市场,造价很高。

而清凉露则不同,作为一种饮品,加上季星阑刻意从中医的角度去宣传,说这饮料有清凉祛火,防御病灾的功效,更是深得民心。

眼下寒窗会在即,他只送给参加考试的学子,不对外出售,已经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想买来一试。除此之外,清凉露就只供应故梦温鼎店,一时间又带动了不少人去店里吃火锅,眼看温鼎店如今已经是淡季了,却还来了一大批顾客。

这生意头脑,若非来自未来,连顾南桑都要自叹弗如。

她已经可以想见,等到寒窗会过后,清凉露一定销量火爆。

这其中有一大半功劳都是钟声晚的,顾南桑也和季星阑提过几次,想约上他一起去看看钟声晚,虽然人家是大夫,不爱外财,但应得的还是要给人家的。

但似乎不凑巧,他们两个每次过去,钟声晚都是外出,只得留下口信离开了。到后来再去问,药童便说钟声晚出去云游采药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顾南桑便只得打消了念头。

随着清凉露的广为人知,寒窗会也终于开始了。

此番比试分五天进行,首先要进行初试,由幽州诸位大儒与官员联合选出合格的进士,然后在筛选的人里面进行复试,进行排名,最后放榜。经过王府官员的考核,再指派去向。

这与原本的科举不一样,在京城的会试,都是先选出贡士,然后复试,选出来的人才能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进行考核。

这样一来,更是区别开了幽州和京城的不同,与皇帝的权利也不一样,更显得谨慎本分些。

做法是一回事,想法是一回事,顾南桑知道,周家的人,恐怕没有一个把京城放在眼里的。

按照这样的规则来看,顾北槐都是有参加资格的,但他没有去,顾南桑便也不问,更没有过多关心,只是得知孟静松要去参加之后,方才让郑管家备下礼品,送去慰问。

就这样过了五天,寒窗会正式结束,放榜定在半月后的小暑,正是天气开始炎热的时候。

而清凉露也正式开始在正阳城售卖,一出来就售罄一空,每日却又是限量供应,可谓是火爆一时。

而季星阑就更不用说了,顾南桑好久都没见到他,偶尔看到了,感觉这家伙走路都带风的,志得意满,浑身充满了一股铜臭气息。

半月之后放榜,一千名学子中,只有一百人上榜,并且只有排名越靠前,才越有获得官职的机会,真可谓是挤破了头的独木桥。

郑管家认为自家有个举人少爷,日后少不得也要参加的,便很是留意上心,派了人打听回来,带来一个好消息。

孟看松的大名赫然在列,越过幽州一众学子,高高悬挂在第一位。

大喜。

顾北槐得知了这个消息,也很为孟看松感到高兴,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跟着顾南桑一同去了孟府道贺。

再次见到孟静松,他的气质比起从前很是不一样了。

若说当年还是清冷疏离,后来就是温文知礼,眼下却更为沉稳内敛,带着一种厚积薄发,让人一眼便知道,此人将来必定不凡。

顾南桑在二门见了他,微微一笑,福了福身,道:“恭喜孟二哥摘得桂冠。”

孟静松不笑也不动,站在原地,眸中星光更迭,好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只是别开了眼,淡淡地嗯了一声。

顾南桑察觉有异,倒也没说什么,转身带着清芷走了,留下顾北槐和孟静松说话。

今日孟府大喜,这样的名头虽然比不得金科御点的状元,但在幽州人民心中,这已经相差无几了。

孟看松很是高兴,宴请八方来客,府中摆满了酒席不说,还在街头巷尾摆了流水席,路过的百姓或是乞丐,只要愿意,都可以坐下来吃饭。还让丫鬟们端着装满托盘的铜钱,每日派发铜钱给乞丐们。

顾南桑进了后院的时候,就看到莺莺燕燕一大群人,夫人小姐们都围着孟晚晴说话,话题大多围绕着孟静松如何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今后必定会得到平幽王的重用等等。

要知道,孟家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一来是因为,孟家脱离的本家,但血缘关系始终在那里,虽然身为世家,却又没有对应的权势。因此让一些想要结交的世家拉不下身段,一些家境一般的又觉得高攀不上,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

但今日不同,孟静松摘得寒榜桂冠,这是举族荣耀的事情。

这让新的孟家为自己正了名,又给死去的双亲挣了面子,还让本家的人刮目相看,意义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