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故风裁新桑 > 第九十七章、寒窗会

第九十七章、寒窗会(1/2)

目录

顾家如此谨言慎行,但在正阳城,关于此番科举的事情,早已是全城沸腾,尤其是寒门学子,闹得最厉害,更有人撕了圣贤书,在街上奔走疾呼。守卫们得了王府的命令,不敢上前阻止,只能看护着,确保没有人生事,起了纷争便好。

顾南桑原本以为,这件事情还要沸腾一阵子,但不想很快就尘埃落定。

由平幽王府出面主持,让众多学子在幽州进行比试,选出优胜者,成绩突出的,可留任幽州。

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顾南桑此刻的心情。

心惊肉跳。

纵览华夏数千年历史,也没有见过哪个藩王有在封地进行独立于京城的科举考试的权利,更别说用这样的方式选出官员。

平幽王府不仅敢想,还敢做,消息出来的时候,已经开始布置考场。

一众学子拍手称赞,把平幽王吹捧到了天上去,还有人载歌载舞,四处张贴告示,甚至鸣锣击鼓,无一不昭示着,平幽王有多么受百姓爱戴,王府的威势与声望有多么高昂。

顾南桑忧心忡忡,很想把这个消息拦下来,不让顾北槐知道。但这样大的事情,别说顾北槐,便是许氏都感慨了一句,王府势大,如日中天。

顾南桑本以为,顾北槐会返回幽州,说不定立刻就加入了科考的队伍,但他不仅没去,而且态度平平。回来这些时日,反而和牧遥走得近些,除此之外,还是把自己关在房里。

许氏纵使一开始看不出什么,现在也起疑了,问起顾南桑,她也不好说话,只是一味宽慰许氏,说顾北槐忧心孟静松。

但即使眼下无事,难保将来京城问责,顾南桑心中惴惴,给周清猗写了一封信。

王府那边很快回了信,顾南桑打开看了,仅有寥寥数语。

我平幽王府受先帝恩惠,自封王之初,便有任职罢免官员之权,只是如今方才开始用上。京城眼下不习惯,时日长了,便习惯了。

这两句话可谓是霸气侧漏,充满了睥睨天下,傲视京城的气势,那字体也是龙飞凤舞,端的是潇洒不羁,从容镇定之态。

顾南桑却有些慌乱地合上了信笺。

是周清萧的字。

她明明写了封面,是寄给周清猗的,不知为何会被周清萧看到。

她却不知道,那日周清萧离开之后,一路疾走到了王府,脚步就慢了下来,一时又气恼起自己来。最终只得告诉门房一声,若有顾家的信件,全部送到他的院子里去。

这才把周清猗的信件半路给截了下来。

顾南桑把那封信揉成一团,转念想想又觉得不对,拿火折子点了,焚烧在痰盂里。

王府不避讳是一回事,她家里可没什么权势,这些东西万万要避讳着。

坐了好一会,顾南桑又不由得咬牙,这个周清萧,真是处处算计人。

当年就不应该听他的话来幽州,眼下顾家和孟家已经开始扎根发展,政局又出了这些变动,想搬也不成了。京城方面可不会管这么多,但凡你在幽州,那就是站队平幽王府。

这样一想,愈发觉得心惊。

边境尚未安稳,国内又要搞事情,真的是内忧外患,如此下去,国家子民如何能安稳?京城到底是怎么想的?平幽王府又是怎么想的?

顾南桑一个头两个大。

但无论她怎么纠结,幽州方面已经开始选举。

虽然是类似科举的方式,但到底眼下京城没有和幽州翻脸,周清萧说话霸气,办事却比谁都缜密。

此番比试还取了个名字,叫寒窗会。

比试结果出来之后,排名的榜单称为寒榜。

处处充满着对京城的讽刺,但又明确表示了不是科举考试,平幽王没有越俎代庖,只是安抚学子,选拔官员,没有丝毫抱怨京城的意思。

但依照顾南桑看来,若皇帝觉得你越矩,那就是越矩,想要问罪,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古代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典故举不胜举,若真的问罪幽州,那也是有理由的。

但京城没有消息传来,皇帝也没有下发问罪的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