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正阳城(2/2)
这座宅院比起临风城的三进院子就要小一些,是两进的院子,带了个后花园,种着绿树红花,池塘假山,倒也别有一番风趣。
宅院位于正阳城偏西的位置,距离城中心不远,只有两条街的距离,四周都很热闹,是城中一些富户居住的地方。
到了地方,便有管家恭候在门口,是顾东青一早派人前来通知的。
除去管家,还有四个杂役洒扫,一个厨子,以及两个护院。
孟静松站在一旁,看着管家指挥着下人帮忙卸东西,安排得井井有条,便出声告辞:“北槐,你们先收拾着,这几日我便不来打搅你,等乡试完了之后,我们再出来小聚。”
顾北槐闻言笑了起来:“哪有那么严重?难不成静松兄以为,我这几日都要被关在家中吗?”
顾南桑也笑了,摸了摸顾北槐的头,道:“是没那么严重,但也不可懈怠。这三五日的,你便出去放松放松,最后三日再来温书吧。总在家里关着,视野不开阔,久而久之便心胸狭隘,读成书呆子就不好了,还是要劳逸结合。”
顾北槐的功课一向如此,顾东青向来是不过问的,许氏也是偶尔关心两句。作为双胞胎,顾南桑和他最亲近,功课一直是她在辅导,但也只是辅助,从来不是起主导作用。
对于顾家的散养风格,孟静松不是第一次见识到,令他惊讶的是,实行这种理念的人,居然是顾南桑。
他看了顾南桑一眼,少女笑靥如花,小小的年纪,已能看出日后不凡的风采。
孟静松迅速别开视线,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这两日总是对顾南桑有着莫名的关注。
“如此也好,那今日你先安顿。”他说着,朝顾北槐和顾南桑抱拳行礼,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去。
“走吧,咱们进屋瞧瞧。”顾南桑拉着顾北槐进了门。
这处院子构思十分巧妙,前主人是一个文人雅士,正院里没有修得四通八达,反而回廊弯弯曲曲,种着不少绿植,很是清幽。
正当中的位置,还放着一缸莲花,品种较为少见,是碗莲。小小的数朵花,橙红粉黛,很是好看。
“姐,你住正房吧,我照旧住西厢就好了。”顾北槐说着,轻轻点了一下水缸里的水,正好一尾红鱼露了头,被这一点吓得缩了回去,**出一圈涟漪。
顾南桑轻轻拍了一下傻弟弟的手背,拿出帕子给他把指尖擦干净,无所谓道:“都可以,不过正房还是留着吧,若是娘他们来了,也有地方,我就住东厢。”
顾北槐已经知道了当年的事情,是他考中秀才后不久,顾南桑才告诉他的。
闻言,他有些迟疑道:“娘……会来吗?”
顾南桑也沉默,片刻,她笑道:“你管这么多干嘛,娘有自己的打算,回房收拾收拾,晚点我们出去逛逛。”
“好!”顾北槐欢呼一声,转身去了西厢。
这座宅院名叫采莲居,据说是因为后花园种着满池塘的莲藕而得名,顾南桑不太讲究这些,晚膳时候,管家问她是否要改名,她也摆手作罢了。
这管家姓郑,很会看人眼色,见小主子没什么不满意的,便也放下心来。
采莲居的厨子是地地道道的幽州人,做出来的菜也是幽州口味,比起顾家自己的麻辣鲜香,就有些干辣,姐弟二人吃得都不是很习惯,没吃多少就放下碗筷了。
倒是正好方便他们等下逛夜市。
正阳城作为幽州最繁华的大城,自然是夜市、庙会等等节日齐全,只是平常的夜市,都是时间限制的。因为正阳城有宵禁,从三更(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到五更(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有军队巡逻,不许外出,否则巡逻队长有权将其当场杖毙。
宵禁只有每逢大节日时,才会取消。
现在是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顾南桑和顾北槐还有好一段时间可以逛。
为了方便,顾南桑换上了男装,清芷因为年纪大些,身材已经初显端倪,女孩子的身材窈窕动人,再穿男装反而欲盖弥彰,便就还是女装。
顾北槐也带上了文澜,一行四人整理好仪容,便朝着正阳城最繁华的夜市出发了。
正阳城,名如其城,坐落于幽州最中心地带。从风水学上来讲,正阳城位于幽州的南北中轴线上,数条维系着幽州的河流、江流都途径正阳城周围,西方更有诸多灵秀的大山环绕,加之码头与桥梁众多,构成了一座交通枢纽十分发达的城市。
这样的地理优势,恐怕也只有天齐国的京城能与之相提并论。
民间更有心怀不轨的人说,正阳城乃是钟灵毓秀之地,紫气盈盈,有龙脉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