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四十米长刀(1/2)
顾南桑对龙脉不龙脉的这些说法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因为对她来说,这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存在。
她和顾北槐并肩走在闹市上,看着小贩们摆出的东西,饶有兴致地东看看西瞧瞧。
他们逛的这条街叫朝天街,与朝阳街仅有数墙之隔,又不似朝阳街那般靠近大家族的居所,因此最为热闹。无论男女老少,贫穷富贵,很多人都愿意晚上来逛逛。
朝天街有一座桥,名叫柳依桥,因两岸种着许多柳树而得名。桥下江水悠悠,乃是贯穿正阳城的宁江,养活了两岸不少百姓。
顾南桑一行四人,都是年轻人,活泼爱热闹的性子,因为不在府里,没有长辈压着,性子也都活泼不少。
此时一人拿着一串糖人,有说有笑地走在桥上。
“公子,你看。”清芷眼前一亮,指着桥下道:“他们在放河灯。”
顾南桑奇怪:“这初一都过了几天了,十五也还早啊。”
文越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在幽州不比南边规矩多,男女大防也不比南边严格。若有亲眷陪同,女子便可出行,若是有所求,不必等到初一十五,也可放河灯祈福。”
顾南桑闻言也笑起来:“倒是我迂腐了。”
转念又看向顾北槐,笑道:“北槐,你不久便要乡试,我瞧着放河灯的文人也不少,你可要去点一盏?”
顾北槐摇头,又好笑地看着顾南桑,道:“姐……哥,不是你教我的,求人不如求己,凡事尽人事听天命,只要尽全力即可吗?”
“此一时彼一时,梦想还是要有的。”顾南桑笑眯眯道:“不能太一成不变,要懂得变通才是。”
顾北槐自知说不过自家老姐,干脆闭嘴,主动去一旁的摊子边挑选起了河灯。
顾南桑和清芷相视一笑,去了街对面的摊子逛。
“这簪子还行。”顾南桑随手拿起一根银色的单簪,通身没有什么花纹,古朴内敛,唯有钗头一片树叶,显出一分独特。
“小……公子。”清芷无奈,小声抱怨道:“公子已经有好些银簪了,光是这些样式的也不好看,何不换一种呢?”
小贩很是机灵,听见清芷这样说,便知道顾南桑不是一般的拮据人家,当下拿起摊子最中央的一支玉簪,笑道:“公子的相貌如此出众,依小的看,这玉簪最是衬人。都说君子如玉,自然少不得要戴玉饰在身上的。”
顾南桑失笑,她自己就是喜欢耍嘴皮子的,听到这小贩这样推销,倒也没有反感,正要伸手,那玉簪却突然被斜地里一只手拿了去。
“是不错。”来人面相俊秀清逸,朝顾南桑点了点头,道:“我送你吧。”
顾南桑一看,是孟静松。
她笑了笑:“今日甚是有缘,孟二哥也来了。”
孟静松不语,单手握着玉簪,另一只手轻轻扶住顾南桑的男士发髻,将玉簪推送进了发间。
他仔细看了看,终于展颜一笑:“是好看。”
顾南桑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一步,打量了一眼孟静松的神情,敏锐地觉得有什么不对。
“清芷付钱。”她抿唇一笑,脸上的神情无比自然,眨了眨眼,道:“既然是我要出来逛,自然是我自己买,怎能劳动孟二哥送我?”
但其实,她也没觉得这玉簪有多好看。
好在孟静松也没坚持,两人相顾无言,待清芷付了钱,拿到玉簪之后,三人便往顾北槐所在的方向走。
顾南桑的表现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但却不知道,孟静松的内心已然掀起滔天巨浪。
他自己都没反应过来,为什么刚才不由自主就走到了顾南桑身边?
这就算了,为什么要拿人家手里的簪子,还帮人戴在头上?
扪心自问之后,不由得又有些庆幸。
也是顾南桑这样大大咧咧的性子,若换做别的女儿家,只怕都要觉得自己是在轻薄了。
转念又觉得自己卑鄙,借着顾家和孟家的交情,便这样肆无忌惮,简直愧对自己和顾北槐之间的情谊。
顾南桑还不知道走在身边的这位仁兄已然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她的目光在街市上来回流转,回过头的时候,只见到孟静松眉头紧皱,暗自咬牙,加快脚步朝顾北槐走去了。
她和清芷对视一眼,均有些莫名。
“他这是……”
清芷也不知道,茫然地摇头。
正好突然涌入一群人,看衣着打扮,都是学府里的学子,一时间把顾南桑和顾北槐隔开,两人隔着长长的人.流,对望一眼,都有些无奈。
顾南桑索性继续逛了起来。
“公子,出门的时候吃得少,可觉得饿了?”过了一会,清芷问她:“要吃些小食吗?”
“不用了,我……”顾南桑的声音戛然而止,好似被什么扼住了喉咙。
夜风吹拂,河岸柳树依依,随风摆动,吹动江面粼粼波光。
少年如诗,少女如画,一人清俊矜贵,一人矜持娇俏,似一对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