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螭龙佩(1/2)
顾南桑收回视线,不动声色地看向周清萧。
正好他也在看她,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凝重。
相顾无言,此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三人一起走回了顾家。
正好在巷口遇到孟家的马车,却是孟静松带着孟晚晴、孟晚月做客来了。
顾北槐欢欢喜喜地扶着孟静松下了马车,一行人简单打了招呼,纷纷进了后院。
周清萧去帮着许氏收拾桌椅板凳,顾西洲从后厨端来热气腾腾的美食,顾南桑站在孟家姐妹中间,听她们说话。
“原来安平城过冬如此温暖,比起幽州的冰天雪地,可不知要好多少。”孟晚月接过顾南桑递上的糖葫芦,啃得香甜。
孟晚晴也点头:“此处比起幽州,是要暖和多了。若生意还未忙完,我们便能多逗留一些时日。”
孟晚月满不在乎地嘟嘴:“要我说,就一直在安平城住着,也没什么不好的。少了那些劳什子闲杂人等,耳根子也清静,我每日饭都能多进半碗。”
“晚月。”孟晚晴无奈,轻声嗔怪:“不得胡言。”
相处这么久,顾南桑也大概知道了,孟家在安平城的房子是别院,祖籍在幽州,那里有孟家的老宅,一大家子人都在那里。孟看松这一房,是嫡系子孙,因父母过世早,孟看松这才独立起来,不堪忍受家里那群蛀虫,带着父母留下的家业,把生意做大做强。
此番来到安平城,也是为了拓展商路,机缘巧合,认识了顾家人,这才有了合作。
顾南桑笑着打圆场:“晚月,你此番出来,西席留下的功课,可做完了?”
孟晚月原本高兴的表情一下出现了龟裂,她不满地瞪了顾南桑一眼,嘀咕道:“好你个顾南桑,叫你来家里与我作伴,偏偏说自己学不来,原是想笑话我。等开了年,我定要拉着你,和我一同听课!”
顾南桑摸了摸鼻子,和孟晚晴对视一眼,均笑起来。
顾西洲正好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桌,招呼所有人坐下,开始年末的最后一个午餐。
把平时客人用的桌子拼在一起,形成了一张长长的桌子,各色美食佳肴分作两份,摆在两方,每个人都能夹得到。因为算是家宴,没有宴请别的人,便也没有男女分桌,大家都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顾西洲给每人都倒上一杯酒,率先站起来,笑道:“这可是我们家小妹自己酿的玫瑰露,等闲可是喝不到的,今日才开的封,大家尝尝味。”
听闻是顾南桑自己酿的,孟静松的眼神亮了亮,抿了一口,难得有个笑脸:“好酒。”
顾南桑笑道:“酿的时日不多,也偏甜味,因而并不醉人,我们小孩也能喝上几口。”
她拉着顾北槐站起来,端起酒杯,目光扫过桌上的人,道:“多谢诸位今日捧场,我与弟弟在此谢过,也祝福大家,新年好。”
顾北槐没有他姐圆滑,小小的糯米团子,双手捧着酒杯,偏要学着下力的粗犷汉子,喊道:“干杯!”
一大桌子人纷纷笑起来,举杯畅饮。
这一年,就这样结束了。
因为忙着要回家张罗守岁的事情,吴翠花没有多留,带着王娟子和王接弟,又在许氏的坚持下,带了好些过年的腌肉和干货,坐上牧遥的马车,一起回荷花村了。
孟家人也没有多留,虽然今年在别院过年,但往年的传统都在,一些规矩还是要守的,午饭后,喝了两口茶,也起身告辞了。
隔壁李家二老倒是没什么事,闲来无事,和许氏坐在一起,嗑瓜子闲聊,说些家常,很是惬意。
今日顾北槐也不用做功课,早早约了街坊四邻的孩童们,上街游玩去了。顾西洲也和前街卖炒货家的小媳妇一起说好,逛胭脂铺去了,本想约上顾南桑一起,但顾南桑对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摆摆手拒绝了。
“表妹,我带你出去逛逛吧。”周清萧看着顾南桑在角落坐着翻书,笑道:“城里来了不少卖新鲜玩意的,你去瞧瞧,可有喜欢的。”
顾南桑还没说话,那边厢许氏听到了,忙轻轻推了她一把,催促道:“去吧,别整日窝在家里,闷久了也不好。年节下的,可以出门瞧瞧。”
“……哦。”顾南桑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把手里的瓜子扔回瓜果盆里,拍了拍手。
她其实知道,许氏很是中意周清萧,隐约有撮合她和他的意思。
但从外表来看,周清萧的确是让长辈们青眼有加,但若说到品性……顾南桑默了默,也不知道她娘怎么想的,周清萧说到底也是来历不明,怎么还想着嫁女儿呢?
她理解无能,也知道周清萧是有话要跟她说,便也不拒绝,拿上一件滚白绒边的红披风,跟着他一起出门了。
外面很是晴朗,大街小巷,出门游玩的人不少,男女老少都有。逢年过节,人们对女子的要求便不再那么严苛,并没有到不可出门抛头露面的地步。
周清萧和顾南桑并肩走着,出了西街的洞门,穿过玉带河的桥面,走到东街,挑着人少的护城河边走。
冬日暖阳洒下缕缕金辉,沐浴在微风里,很是惬意。
“你从不问我,究竟是做什么的,倒是让我不知如何开口。”两人走了许久,周清萧率先打破沉默。
顾南桑不以为意,淡淡道:“我不问,你便不说好了,多说无益,知道多了也没什么好处。”
这半年来,她的态度便总是这般,不冷不热,说疏离倒也没有,但更亲近的却也谈不上了。只是保持着简单的交流,和必要的招呼。
周清萧无声叹了口气,道:你心思重,虽然年纪小,可我从未把你当小孩来看。”
顾南桑闻言默了默,没有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