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2章 昏官怒审十八案

第2章 昏官怒审十八案(1/2)

目录

回县衙的路上,陈子履再次梳理思绪。

所谓破局之策,是利用这次升堂,树立一个“青天”的形象,以提升自己的威望。

百姓死活不信洪灾将至,既是太过乐观,也是知县威望不够之故。

若糊涂官变成了“陈青天”,老百姓或许愿意想一想,听一点,动一下。

哪怕只做一点点准备,挽回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束手束脚的当下,不失为一个计策。

“时不我待,今天就办。”

“嗯,非但要办,还要往大里办,越多人知道越好!”

想到这里,陈子履猛地一拍大腿,茅塞顿开。

于是一把拉过孙二弟,在耳边低声吩咐起来:

“你去茶馆、客栈,还有……三街巷,就说糊涂官要审案了。日审十八案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孙二弟的眼睛越瞪越大,听完最后一句,额头不禁冒出冷汗。

他自小陪读,长大跟班,识得几个字。他知道陈子履和其他读书人一样,从未研读过《大明律》。

一个不懂刑名律法的新晋知县,竟在放告日升堂断案,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至于特意散播消息,招揽百姓去围观,还说什么连审十八案,更是胡闹之极!

老天爷!

方才在江边苦心劝谏,少东家他竟一点也没听进去呀!

孙二弟觉得继续折腾下去,东家的仕途堪忧。堂堂知县当众出丑,这官还能当下去吗?

就算府台网开一面,道台和巡按也会很快前来问罪。

他抱怨了一早上,深知不合规矩,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语气委婉一些。

“少东家!”

“嗯?”

“您读过《大明律》吗?”

“怎么的?”

“小的记得,您每次去刘员外家,所借都是经义策论,从没借过刑律。”

“你记得没错,刘员外家里没藏《大明律》。”

陈子履的脸皮极厚,吹牛皮时脸不红心不跳,半点不害臊。

他接着道:“不过,衙门架阁库里倒有一部,完完整整,一页不少。本县前几天刚翻过一遍。全书30卷,五十万三千余字。你要本县背哪一卷,哪一章,哪一节?”

“……”

孙二弟哑口无言。

最近陈子履常在架阁库参阅典籍,有时还泡到深夜。若说抽空看了一遍《大明律》,倒也说得过去。

可是……

光看过一遍《大明律》,真的能审案吗?

良久,孙二弟才小声商量:“断案就断案,不要特意招百姓来看,行不行?”

“不行,”陈子履断然拒绝,“找不来一百人,本县打断你的狗腿。”

-----------------

与此同时,县衙的六房吏舍之内,一股歪风也在悄然酝酿。

刑房司吏叫黄有禄,本地的老刑名,侍奉过十几任知县,几十年屹立不倒。

赵二传话的时候,他正眯着眼睛细看诉状。

心里盘算着,哪几桩案子可以揩油,哪几桩案子要严办。还有,那桩棘手的命案,又该如何勾兑,能拿多少好处。

听说县太爷即日升堂,黄有禄不禁一愣,然后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露出一丝讥讽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