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孔子为何成西方三大圣人之一?鹰酱把孔子当法学先驱?(2/2)
他内心也还是豪气干云!
他寻思着,这些鹰酱国人眼光倒是独到。
李世民不是狂妄之人,可面对如此赞誉,他心底认定,凭自己的丰功伟绩,完全担得起。
【在鹰酱国这本《世界历史》的叙述中,除了讲述唐太宗的个人成就外,更多的是介绍了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带来的深远影响。】
【书中认为,唐朝文化的传播,不仅推动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还使得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唐朝文化的熏陶。】
【比如,现在所看到的一些倭国、棒子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有着大唐文化的影子。】【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服饰、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文化的深刻影响。】【总之,曾经的盛世大唐,将华夏文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
【也正是从唐代开始,外国形成了以“唐人”代称华夏民族的习惯。】
【直到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外国华人聚集地,通常都称为“唐人街”,而不是“汉人街”
【这足以说明唐朝在外国的巨大影响力。】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瞧见这一幕,脸上当即露出惊喜之色。“好!好!好!”
“这唐人街之名,甚合朕意!”
此名,恰能彰显大唐的辉煌成就,也能体现后世中外之人对大唐的认可。
李世民身后,房玄龄等一众大唐群臣,亦是喜形于色。
先前他们对于后世人“汉人”的称谓,一直耿耿于怀。此刻“唐人街”总算是给他们大唐挽回点面子。
大宋太祖位面。赵匡胤见此情形,心中念头一闪:
“下一位,莫非便是朕?”
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前三位皇帝已然入选,那接下来轮到他,似乎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念及此处,赵匡胤心中满是期待。不知鹰酱国人会如何赞誉他?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凝视着高空巨幕,眼中闪过思索之色。
他此刻所思,自然是下一位入选鹰酱国历史教材的会是谁。更确切地说,是他爹朱元璋,还是他自己?
在他看来,宋太祖不过是靠欺负孤儿寡母篡位上位。治国无甚建树,还提出崇文抑武这等愚蠢国策。
连燕云十六州都未能收复。
如此人物,鹰酱国历史教材自不必专门提及、重点介绍思索片刻,朱棣觉得,下一位多半是他爹朱元璋。
毕竟朱元璋白手起家创立大明王朝,更有驱逐鞑虏、重振华夏的丰功伟绩。恰在此时。
巨幕视频中现出下一位人物。
朱棣这才发觉,自己的猜测全然错了。
【第五位:武则天。】
看着高空巨幕上那“武则天”三字。历朝历代诸多古人,皆是一脸震惊。怎么··怎么会是,武则天!?
她,究竟有何拿得出手的功绩?不少古人心中,瞬间便涌起质疑。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皇帝,武则天似乎并无特别过人之处。鹰酱国人居然觉得她对华夏如此重要?
不过...
一些古人思绪一转,恍然发觉,或许找到了缘由。
那便是武则天身为华夏古代唯一正统女皇帝这一特殊身份。此身份,便是她与众不同、备受关注的关键所在?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刚刚爆燃起来的情绪,顷刻之间被泼了一盆凉水。心情仿若坠入冰窖。
他岂会猜不出武则天被重点介绍的主因?这女人踩着李唐皇室上位。
把李唐皇室的脸都打肿了。他怎可能高兴得起来!
武周位面。
武则天眸中瞬间闪过惊喜。
她深知,朝堂内外,多少人对她身为女子却登基称帝之事,心怀不满。
这些人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诋毁,却没少在暗地里骂她“鸡司晨,为祸天下”。即便她任用酷吏,狠狠打压,也难将这些声音彻底根除。
面对那如影随形的批评指责,她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认同。她盼着有人能称赞肯定她的治国功绩。
而鹰酱国将她选入历史教材,无疑是对她的认可。
虽是来自华夏之外,但鹰酱国毕竟是后世头号强国,这认可,武则天觉得颇有分量。
带着满心喜悦,她继续凝视高空巨幕,迫不及待想知晓鹰酱国如何赞誉她。。
【说起来,武则天会被鹰酱国人着重介绍,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鹰酱国的《世界历史》提到,武则天是华夏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
【虽然她是一个女人,但是却有着不亚于男人的才干与魄力。】
大唐武周位面。
武则天览及此处,凤眸微凝,面露不屑。
“不亚于男人?”
她心中冷笑。
此等言语,在她听来,实乃小觑。
在她心中,自己的才干与魄力,岂是寻常男子所能比拟?
莫说寻常男子,便是与华夏历代明君相较,她也自信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这世间,本就无男女之分,唯有才干高低。
她武则天,便是要以女儿之身,立不世之功,让天下人皆知,女子亦能撑起一片天!
【这本书在介绍武则天时,除了对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之外,还着重刻画了武则天
的唯一女皇身份,以及对“女权主义”的宣扬。】
【他们认为,武则天是华夏古代历史中,第一位敢于对抗男权的女性。】
【其实在这一点上,鹰酱国有着其私心在。】
【鹰酱国人之所以将武则天列为华夏历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并非仅仅因为她的个人成就。】
【更重要的,是她作为女性统治者的身份。】
【因为这一点恰好迎合了鹰酱国的现代女权主义的思想浪潮,以此可以表达出鹰酱国对女性地位的重视。】
【这是鹰酱国把武则天编入历史教材着重介绍的政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