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召唤之帝途霸业 > 第78章 洛阳部署(一)

第78章 洛阳部署(一)(1/2)

目录

说完这番分析,刘明话锋再转,将自己的建议清晰陈述:“既然黄巾短时间无力来犯,我军便该牢牢抓住这难得的间隙。

一面全力修养生息。

安抚阵亡将士的家眷,妥善医治伤兵,再从各州郡招募青壮补充兵力,让损耗的战力慢慢回血。

另一面则需加紧整兵备战。

加固洛阳城防,集中训练新兵,同时派精锐斥候紧盯大谷、虎牢两关,务必摸清黄巾的一举一动。

如此一来,既能让我军恢复元气,稳稳守住洛阳。

若届时黄巾仍陷在粮草短缺、战力不济的困境里,我们再择机出兵,定能一举破敌,夺回失地!”

殿内瞬间陷入寂静,阶下群臣皆低头琢磨刘明的话,他的分析既句句戳中黄巾的要害,又精准贴合汉军眼下“伤亡惨重、需缓口气”的处境。

比单纯喊着“急攻夺关”或“死守洛阳”的单一策略,要周全得多。

龙椅上的刘宏眸色渐亮,先前的沉吟被认可取代,他抬手沉声道:“可!就按此思路,围绕‘修养’与‘防备’两道,再议具体部署!”

有了帝王定调,殿内议事很快聚焦到细节。

最终敲定的方案,以刘明的建议为核心,又融合了朝中文武的补充:

任命皇甫嵩为“洛阳守御大都督”,统一掌控禁军、地方军与民兵的指挥权,确保调度无滞,达到总领全局。

再一个就是分路设防。

设四路兵马各司其职,每路配副将1名、参军2名,严令指令需要快速传达到各节点,避免延误战机。

四路部署各有侧重,皆紧扣洛阳周边地形要害。

第一路东线广武山防线:

因虎牢关西侧紧邻广武山,陡峭山体与狭窄谷道是西进洛阳的必经之路。

此处便以树木、巨石堵塞谷道,布设绊马索与拒马桩,再调弓弩手驻守山顶设伏。

借地形优势迟滞敌军,防止其快速推进,为洛阳后方争取准备时间。

第二路北线黄河防线:

虎牢关北侧临黄河,敌军若破虎牢,恐从孟津、小平津等渡口迂回洛阳北侧。

洛阳北依邙山,孟津是北侧关键渡口。

因此调东汉水军扼守主要渡口,烧毁或凿沉河面渡船。

同时在渡口两岸筑营,部署步兵与弓弩手,严防敌军从水路或北岸登陆包抄。

第三路洛阳城防:

打造“坚壁清野”体系。

修补14公里周长的洛阳城墙,填补缺口、外侧削陡坡防攀爬,城头加筑女墙供士兵掩护,城门处增设瓮城围歼攻城之敌。

城墙内侧挖3米深、5米宽的壕沟,引洛水灌入形成“护城河+城墙”双重屏障,同时拆去城外3里内的房屋树木,避免敌军借建筑掩护。

物资上,调敖仓(东汉最大粮仓)的粮、布、药入城,集中铁匠铺打造弓箭、滚木、礌石与火油。

兵力上,以“北军五校”为核心,补入“西园八校尉”兵力,再征召士族私兵与青壮年组成民兵,分守12座城门,明确每门守将与兵力配置,杜绝混乱。

第四路援军调度防线:

单靠洛阳孤城难持久,需从外线牵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