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11月15日(2/2)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兼职时,遇到了我们系的教授,他看我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又做着两份兼职,就跟我聊了起来。教授问我:“你是不是家庭条件不太好?”我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教授说:“我年轻的时候,家庭条件也不好,是靠着助学金和兼职读完大学的。很多人都说,贫困是一种财富,能让人学会坚强、学会珍惜。”我听了教授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教授现在功成名就,当然可以这么说,可他不知道,在贫困中挣扎的日子,有多难熬。那种因为没钱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没钱而被人看不起,因为没钱而让父母跟着受苦的滋味,不是一句“贫困是财富”就能概括的。
大学毕业那年,我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月薪八千。拿到第一个月工资那天,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去庆祝,而是给我爸妈打了五千块钱,然后去商场买了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买这么贵的衣服和鞋子。我穿着新衣服新鞋子,走在大街上,心里既踏实又感慨,我终于不用再穿别人剩下的衣服,不用再为了几块钱而斤斤计较,不用再因为贫困而自卑。
工作几年后,我攒了一些钱,在省城买了一套小房子,把我爸妈接了过来。我妈不再去饭馆帮工,每天在家看看电视、买买菜、做做饭,日子过得很清闲。我爸也不再去工地上干活,找了一份小区保安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轻松,不用再风吹日晒。有一次,我带着我爸妈去商场逛街,我妈看到一件羊毛衫,标价两千块,她摸了摸,又放下了,说:“太贵了,没必要买这么好的。”我拿起羊毛衫,递给服务员说:“包起来。”我妈拉着我的手说:“别买了,这么贵,穿在身上也不舒服。”我说:“妈,以前是我没本事,让你跟着我受苦,现在我能挣钱了,你就该穿点好的,享享清福。”我妈看着我,眼眶红了,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次同学聚会,小明也来了,他现在继承了他爸爸的公司,成了老板,开着豪车,穿着名牌。酒桌上,小明感慨地说:“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日子真有意思,那时候虽然穷,但很快乐。其实贫困也是一种财富,能让人学会很多东西。”我听了小明的话,没有说话,只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我知道,小明现在有钱了,他可以轻飘飘地说贫困是一种财富,但他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过长期贫困带来的无奈和痛苦。他小时候所谓的“穷”,不过是没有最新款的玩具,没有太多的零花钱,而我经历的贫困,是连基本的生活都要算计,是看着父母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是因为没钱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去年,我回了一趟老家,那条老巷子还在,歪脖子老槐树也还在,只是比以前更粗了。巷子口的菜市场依然热闹,摊贩们吆喝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我走到以前住的老房子门口,房子已经很破旧了,墙上布满了裂缝,窗户上的玻璃也碎了几块。看着这栋老房子,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日子,想起了我妈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缝书包,想起了我爸在工地上疲惫的身影,想起了自己因为贫困而受到的嘲笑和自卑。那些日子,苦吗?当然苦,苦得让人喘不过气。那些日子,是财富吗?对我来说,不是,它只是我人生中一段不得不经历的、充满痛苦和无奈的回忆。
现在的我,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不用再为钱而发愁。我知道,我能有今天的生活,不是因为贫困给了我什么财富,而是因为我不想再过贫困的日子,是因为我爸妈的辛勤付出,是因为我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那些说贫困是一种财富的人,大多是已经摆脱了贫困的人,他们站在高处,回望过去,自然可以把那些痛苦的经历美化成所谓的“财富”。可对于那些还在贫困中挣扎的人来说,贫困不是财富,是枷锁,是负担,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的大山。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其实,未经他人穷,也别轻言贫困是财富。你没有体会过因为没钱而看着亲人病痛却无能为力的滋味,没有体会过因为没钱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的遗憾,没有体会过因为没钱而在人群中抬不起头的自卑,就不要轻易说贫困是一种财富。贫困带来的,更多的是限制和伤害,那些在贫困中学会的坚强和珍惜,不过是被逼无奈后的自我安慰。
如今,我偶尔还会想起小时候的日子,想起那条老巷子,想起歪脖子老槐树,想起我爸妈忙碌的身影。那些日子虽然苦,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照顾我的家人。我不感谢贫困,我感谢的是在贫困中没有放弃的自己,感谢的是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父母,感谢的是那些在我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人。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从来没有经历过贫困,我宁愿我的父母不用那么辛苦,我宁愿我小时候也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长大。
有钱人才会说贫困是一种财富,这句话或许有些绝对,但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你真正经历过贫困,真正体会过那种因为没钱而处处受限、处处自卑的滋味,你就会明白,贫困从来都不是什么财富,它只是一段让人想尽快摆脱的苦难。而那些所谓的“财富”,不过是人们在摆脱贫困后,对过去的一种美化和释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