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过水凉面(2/2)
沈小棠没答应反而将话头又踢回给他,问问他的意见。
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根本参与不到这样的大事决策之中可是姐姐问了,他也不能退却,攥着小拳头认真的想着,连手里捧着的宝贝椰汁都忘记喝了。
“其实,除了修路,大家还说了很多意见,资助贫困百姓,帮扶流落乞儿衣食无忧,总之办法有很多。我觉得可以将大家的意见都整理在一起,然后全县的人进行投票。这笔钱是大家省质检用省出来的。”
“到时候就选一个,大家最希望完成的一项实施,这样大家一来没有怨言,二来集体做成一件事情,大家成就感也很高,再者按票选的方案实施,我们受到的阻力也小。”
这样大的事情,这些爱心人士所募捐的爱心转移到了沈家手里,他们觉得沈家人不会贪财,会将这笔钱更好的落在实处上,而且他们认识的人多,如何修路拟章程都轻车熟路。
沈小棠眼睛微亮,不得不说他弟这个考虑还是挺到位的,看看大家更希望什么样的方案,但是人群是盲目的,最好的方案也未必会选出来,但是大致方向是对的。
只是需要在百姓票选出前五个大家最希望改善的方案中,由内部估量利益得一个最有利的方案。
做善事是好的,但向那个方向做也很关键,需要好好衡量。
她很赞赏的拍了拍弟弟给予了他积极正向的鼓励,小家伙竟然脸红了起来。
“姐姐,娘说你自打去年嫁人后都快一年了,也就回过家里一趟,二姐姐成亲也才五个月都已经回家六次了。”
比她小一岁的梨花是年后成婚,那时她远在南方没能赶回来参加婚礼,回来时见过一眼妹夫。
她掐指一算,除了半年后回来那一遭,她还真没有回过家,一次也没有回过,有什么事情她多托人去办了,家里大凡小事也有人跟他上报。
“家里是出什么事了吗?”
沈天赐挑眉:“家里不出事,你就不能回家看看吗?”
“你这孩子,家里没出事,你干嘛这样说着吓我。平日里我都捎信回家,感觉也不需要特意回家吧,姐姐手边的活儿还是挺多的。娘整天在书院里上课也没空来凉州吧,我听奶奶的一只眼睛犹犹豫豫能看到人了?”
她仍旧絮絮叨叨家里的状况,沈天赐摇了摇头。
“娘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家里有事,她只是想你了,你怎么这么笨啊。”
“啊?”沈小棠一时语塞,她还以为……原本……“想,想我了。”
“娘说,旁人家的出嫁女初一十五过个节什么的还知道回家,只你一个不惦记着回家。”
沈小棠惭愧:“娘还说什么了?”
娘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前没明白这话是啥意思,现在知道了。嫁人了也就没有了,水泼出去被太阳一晒就蒸发了。
娘说,天下无不是孩子,要怪就怪大人教的不好,没教会子女多惦记着家人。
娘说,隔壁家的大妞又会娘家还带了一只鸡,咱家虽然天天吃鸡,可不知道怎么的,家里的鸡不如隔壁的香。
沈小棠吐血,她娘既然唠叨了这么多话,为啥她一些醒回去,就是一切安好,勿念,天凉注意加衣之类不咸不淡的话,要是知道她这样念着她,她早跑回去了吗?
“娘也没跟我说这些啊。”
沈天赐对这些感情还不懂,只是挠挠头抱怨着自己的不满。
“娘在家里最惦记你了,下雨的时候也在想凉州下没下雨,你有没有淋湿,有没有着凉,而我淋了雨回来,娘都懒得给我煮完姜汤,让我自己去煮。”
“娘家里最常念叨你,也不夸我。”
对此,他老大意见了,觉得娘就是个大偏心,就知道偏疼姐姐,要不是姐姐也疼他,他都要气哭了。
远在黄草洼的晴娘此时是食不下咽的跟夫君抱怨。
“也不知道家兴到了没有,有没有给他姐添乱,天气这么热,那孩子贪玩,也不知道闹没闹中暑。”
沈明扭头:“你就别担心了。”话还没说完就被踹了一脚。
“背过身去,我不要看你那张陌生的脸。”
沈明卑微,背过身去,这张脸生的不似沈明,如今他也瞧习惯了。以前在异国他乡还被不少小姑娘追求,如今回家却遭老妻嫌弃,这日子难过啊。
“家兴不懂事不是还有小棠看着吗?你就放心吧,有他姐在,他还能中暑了?别忘了她小冰窖里冰镇着不少冷食,西瓜这些解暑的东西。”
一听这个晴娘又担心了:“家兴这孩子每个节制,小棠又管着他,别冷的吃多了伤了肚子,这可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担心懂事点,我也不用这么操心。”
“小棠和宗泽成婚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怀没怀上,这么长时间应该早怀上了吧,这也没收到喜讯,不会是两个孩子都不知道,那家兴不懂事,往一缠着她姐,累坏了咋办?”
沈明劝也劝不动,坐在这里还讨嫌,索性就出去了。
“你干啥去?”
“我……我去看看饭做好了没,咱也该吃饭了吧。”
晴娘大怒:“吃饭,孩子都没吃上饭呢,你还有心情吃饭。”
“我已经俩天没吃饭了。”
沈明哭唧唧,孩子走了几天,他就几天没吃饭,他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自从换了脸之后,再也不是媳妇疼爱的小宝贝了吗?
地位一落千丈,比不过家里两个孩子就算了,连院里的小猪都他比不过,毕竟家里的猪还一天三顿的吃呢。
他一个壮劳力,连一顿饭都吃不上。
父母眼中吃不上饭的姐弟俩正变着花样吃便凉州呢,为了能多吃些。两人是一点也没闲着,吃饱了干体力活消食,饿了就继续吃,做到了一天五顿,顿顿都吃出新花样。
沈小棠带着沈天赐参观了沙漠的绿洲计划,大片的沙漠上铺着无数巨大的绿色叶子,用以降低沙漠的太阳温度,增加地面的水分。
七年的时间里,头三年治理的沙漠如今种上了庄稼,绵延数十里,这里有运往各地的沙瓜,又沙又甜,是附近州府和县城的心头好。
每天都有来拉瓜的小贩,眼瞅西瓜要过季了,收割过庄稼的地里洒满了草籽,一场雨过后便能长起无数杂草来,秋天在烧成草木灰回补田里。
中期治理的地界依旧不见黄沙,后期在攻克的还是荒漠,正在引水灌溉,一点点的从沙漠之中抢回绿洲。
如今凉州没什么乞丐了,周围几个大的州府也没有了,乞丐都被收编去治沙了,起初是管顿饭,后来就有了房屋,有了田地,有了家人,彻底摆脱了流落街头的宿命。
当初治沙搭建的临时住宿,随着治沙的往前推移没有人住,最后被先富起来的人买下居住,渐渐成了村子。
当荒漠改善的差不多,沈小棠也借用自己的能用,搬了无数根系剩的大树在村庄和沙漠之间建立的防护林,防止抢会的沙漠再次成为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