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中书令(一)(2/2)
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杨衍方才慢悠悠的来到清明殿外,王修不急不缓的将事情禀了,得了圣意之后总算放了一份心,这时候才要告一告沐期惊扰圣驾的罪,一回神,却见杨衍已经不动声色的屏退了左右。
王修心下一动,立刻就明白了等待着自己的会是个什么场面。
果不其然,杨衍也不兜圈子,上来便又就赐婚之事问了他一遍,在他给出了与之前一般无二的答案之后,龙椅上的那位便隐约有了动气的意思。
“不娶贤媛,你想娶谁?”杨衍强压着怒气,勉力耐着性子跟他拉交情:“退一步讲,即便朕收了赐婚之意,沐之你这个年纪,鼎族之长朝纲砥砫,你在子嗣香火上也有考虑的义务,再不成婚,即便不怕族中压力,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说三道四吗?”
“承蒙陛下挂念,微臣感怀在心,至于婚事……”他顿了顿,接着道:“琅琊非只微臣一人,家中曜之、族中茂之、恕之等人均已到了婚龄,不愁无嗣子可以过继。陛下若因虑于此,大可释怀。臣修立意不娶,不惧天下人之口,但请陛下明鉴成全。”
“你……”杨衍拍案,双眉已是紧皱,半天,方问:“除夕那夜芷儿从王府回来,对朕说你所以立意不娶,是因为心有所属,却求之不得。可是如此?”
王修毫无遮掩,直言应道:“是。”
“你拒婚那日,因闻玄也在殿中,朕便未曾问你。”他坐回龙椅上,目光中写满了狐疑,一字一句道:“王相,你心里的那人,可是定元王妃?”
王修心头一震。
谢冉与谢蕤回到乌衣巷时,便见巷口熙熙攘攘,颇有些不寻常的架势。
“父亲?!”下了车走到谢府门前,外头车马悉备,正见魏昶扶着谢公出了中门,谢冉迎过去,不放心的问道:“这是怎么了?您身子还没好,有什么了不得的事非要您出去?若谷不是还在家呢吗?”
她话音落地,谢公还没开口,谢蕤目光一打,便见谢执从旁走了过来:“诶,若谷……”
谢执近前,从魏昶手中扶过父亲,父子俩脸色都不大好看,他直接解释了一句话:“郗府适才传出的消息,郗大人中风昏厥,此刻性命垂危。”
自从下午听到中书令郗嵘大人中风病重的消息之后,谢冉便一直命人关注着郗府的消息,闻玄晚上去郗府探望过一眼之后回到府中,进了寝殿就看到她杵在那儿一脸的不快活。
“别苦着张脸了,”褪了外衣走过去,接过侍婢递上的温帕子擦了把脸,他伸过手去揉了揉她的头,安慰道:“郗大人年事已高,这些年为国事操劳不下,难免有病痛,此番得以保全性命已是幸事,而后卸职致仕,静心安养,能得平安长乐,也是福气了。”
“这连月来连着串儿的出事,我都害怕了。”谢冉重重的叹了口气,托着腮耷拉着脸:“说起来,反倒是在南境军中时还能安定些。”
“净胡说。”他淡淡责了一句,半晌遣退了侍婢,方才缓缓启口道:“不过此次郗老致仕,中书令的位置空出来,年后朝中少不了又是一番风波。”
这个谢冉倒没怎么多想,只道:“也不是什么难事,我记得前两年郗伯伯告病离任过大半年,那时候不就是沐之哥哥领中书监吗?如今若是一时不得顶才顶上,大不了便效仿当年也就是了,难不成沐之哥哥还做不来吗?”
闻玄颇为无奈的看了她一眼。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你这忘性也真够大的,皇上正为赐婚之事不待见你沐之哥哥呢,这时候不撤权就不错了,还能加权?”
谢冉闻言一愣,想了想,狐疑的眯了眯眼:“国事家事,兄长总不会分不开罢?”
闻玄看了她一眼,没回她这句话。
这哪里是家事国事的问题。
“说起来也并非没有合意之人。”半晌,他说回前话,一边虑一边道:“郗老之前曾再三征召过一位世家公子入幕府,明眼人都知道老大人是有意培植此子接班的。说来也有意思,如今好不容易见了点亮儿,倒是老大人那里成全不了了。”
谢冉似有所悟,半晌,不确定道:“你是说……若谷?”
闻玄淡淡一笑。
其实如他与王修等重臣,对此事都是心照不宣的——谢执才略摆在那儿,郗大人有意培其接班,而皇上那里亦是对这位继任的中书令候选人很是满意。原该是没什么意外的事,然而最不巧的是,郗大人病得不是时候。
“若谷年纪虽小,可即便如今上任,也未准便不能胜任,只是偏偏是这个时候……”他叹了口气,道:“就看皇上怎么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