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乌衣巷 > 第二十四章·开殿

第二十四章·开殿(2/2)

目录

杨衍微一阖目,颔首道:“传膳罢。”

“诺!”

方迟那一声应得极响,连带着谢冉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些。

不多时,方迟便引着宫婢传了满满一案的御膳,随即便又退出了大殿,只将空间都留给了他们两人。杨衍心知谢冉那句饿了是替自己说的,是以整个用膳的过程里,也就没阻止她光顾着给自己舀粥夹菜,紧盯着自己吃下每一口饭的行止。直至平平静静的把饭吃完之后,她才开始去想要给杨衍的答案。

其实过往这几天里,她想过无数次开殿之后的场景,许多话就在嘴边,分明一出口便是让人无力回击的诘问,可是这一切都在半个时辰前尽皆作不得数了。

她本以为,自己撼动帝王权威,视君命为无物,杨衍之所以闭门不出,大多是因着生气愤怒,更在想如何善后,补救局面。可是近四天的光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这又哪里是愤怒?

她一直知道自己很不是东西,可这一刻,她却是头一次真真切切的懂得了自己是如何不是个东西的。

兀自还在沉思之中,她忽然觉得手上附上了一层温热,转头就看着杨衍眉头微蹙,动作缓慢的将自己的右手捧过去察看,紧接着,她心里一热,就更不是滋味了。

寂静的空气中,她缓缓开口,静静的望着他说道:“兄长,您是我的兄长,待我重过芷儿、彻儿,这份用心,就算以我亲哥哥来比,也绝不逊色。”

杨衍放下她的手,定定的望着她,眉目无绪。

她说:“您对我的好,我一样样都藏在心里感念喜欢着,是以我也觉得,您应该是最了解我的心情的。”

“我,也是蕤蕤的姐姐啊。”

不期然间,杨衍的眉尖微微一动。

她接着道:“我待她,正如您待我。您舍不得看我受委屈,不愿意让我有半点不随心的地方,我说要什么,您恨不得十倍百倍的给我,我有伤痛,您恨不得代我受罪。您一心想要我自己选择婚事,因为那是一辈子的大事,那一个人,将是要一起走入黄土的。设身处地,我又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蕤蕤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呢?”

她说完,目光里带着急不可耐的渴求,期盼着他能明白自己的心情。

杨衍的表情没有变,过了许久,他才缓缓道:“所以为了成全你的心,你便牺牲了自己的后半辈子,也将朕的心折进去了,是不是?”

谢冉一怔,半晌,终于摇了摇头。

她起身,后退一步跪在他面前,说道:“过去您是向王,现在您是皇帝,以您的身份护我,声焰滔天,我行事世间,从来是百无禁忌。可是我却不是您,我对蕤蕤的疼爱同您对我的纵容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从小到大,除了四年前的事和云家之事外,我没有一件不随心。我纵横我驰骋,多少人恨得眼红,多少人恨不得成为我。可妹妹不一样。”

她仰起头看向他:“叔父早逝,她于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直系血亲,她来家里没几年,刚刚知道自己的身世时,那时候您也是见过的,那种惶恐和孤独、那份寄人篱下的惴惴不安,我到现在都忘不了。我想要她过得快活愉悦,可那道赐婚的圣旨——”

她脸色纠痛了半天。半天,方才终于说出后话来:“正因为有我这样一个姐姐,所以这样的事才会落到她头上。如若我平凡普通,没有军职军功,也没有您的格外护佑,那这件事又怎么会轮到她?”

她重重一叩首,请求道:“请您体谅,我不能让我衷心护持的妹妹,因我之故,便去承担原本分属于我的责任。”

杨衍隐在广袖中的手指狠狠蜷了蜷,看着她跪在那儿,他难受的不想说话。

她说的道理都是实打实的,每一句话都足以让人动容,每一环都足以让人理解,每一个理由都是太珍贵的情谊,可那情谊却全都是她为蕤蕤的,对他而言,不行。

远远不够。

他问:“那么你觉得,我就能看着我衷心护持的小妹,因我的一道圣旨,便毁了后半辈子进去吗?”

不知不觉间,那个已经熟悉了十二年的自称,又被一个平平凡凡的‘我’字取代了,可是两个人却都没有发现。

“没有毁呀!”谢冉一听便赶紧反驳,跟着道:“闻玄,也不是什么毒蛇猛兽,我同他,往后过起日子,说不准也会如齐鸣之战时一样,配合得宜,琴瑟和鸣呢。”

她这话一出口,杨衍一下子愣了。

她不懂这份怔愣来源于哪儿,心里还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是回道理。许久之后,杨衍才问:“你……喜欢他?”

那语气莫名有些古怪,可是她不以为意。只是听他这么一说,她才觉得疑惑。

她摇头,想了想,道:“我同蕤蕤不一样,她有想要的情爱,所以不能任人随意安排,而我没有喜欢谁,也不大在乎所谓的男女之情,所以同谁成婚,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更何况……”说着,她神色微微一变,带着些心照不宣的意思,漾起一记浅笑,问:“您真的会允许我告老还乡吗?”

终究,京华里的嗽玉郡主只是朝暮昙花,只有战场才是谢将军的依归。

杨衍自此尽数明白了她心头所想,可是这却并不能让他稍稍好受一分。

然而另一方面,尘埃落定,亦是他贵为天子也不能改变的。

颤颤阖眸,深深吐出一口气,他朝她跪着的方向伸出手去。

谢冉扶着他的手起身,不自觉的笑了一笑。

她知道这一伸手,代表了什么。

片刻,杨衍睁开眼睛,张了张嘴刚要说话,方迟便进来禀道:“启禀陛下,太后殿下传话,请您隆寿宫一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