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乌衣巷 > 第十七章·恩怨分明

第十七章·恩怨分明(1/2)

目录

蒙忌的确是守信之人,谢冉前脚刚踏进军帐中,随之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哨兵传信,霍其琛大军退守南诏边城。

彼时刚刚换下一身劲装短打的她正在那儿愁眉苦脸的看着云渊清刚刚送过来的伤亡统计,在听到这个消息的顷刻,也只是淡淡道了句‘知道了’。

距离南疆帅帐不远不近的一处山坡,俯首正好可以将烽火台尽收眼底的方寸之地上站了两个人。本该正在回归京华紫宸府途中的李承光收到主上消息,沿着标识记号来到此地的时候,闻玄已经不知在那儿待了多久了。

最初的意外过后,李承光对于他时不时的心血**,倒也适应的很不错,见了礼之后,便站在他身边开始当面汇报起这段时日南疆的一切。

“其余两处不论,光是领南本帐迎战霍其琛的两万人里,如今只剩了不到七千,生生折进了三分之二去。要不说是惨胜呢,这两年好不容易养回来的元气,此番又是一次大伤。”

为着某些原因,闻玄已经有些日子未曾关顾过战况了,这段日子虽说不长,但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而言,也足够论定数场胜败了。当他听完李承光这最后一句话之后,原本便深邃的眉眼不自觉又深了两分,问道:“霍其琛八万大军,她只给自己留了两万人?”

这样悬殊的数字,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李承光从头给他算了一遍:“西面袁澍识她给了三万,东面清王彻、再加上早前的桓洌,她一共拨去了两万,抚东帐她又借给了独孤诚三万人,领南帐共计十万大军,到她自己这里只剩了两万。”

环在胸前的双臂微微动了动,闻玄眼里毫不遮掩的划过一道涟漪。

当今天下,但凡对战争有点子了解的人都知道,诸国无数战将都算上,论起以少胜多的战争,打得最好的两人,便是大乂的紫宸上将闻玄,以及领南大将军谢冉。

论起来,十几个人突围的事他干过,几百人奇袭退敌的计他也使得游刃有余,这些年来,闻玄手中大大小小的战事无数,真算以少胜多的局势,谢冉是比不过他的。但是如今听着李承光的禀报,他却不由得微蹙了眉尖。

自己之所以会以少数迎战多数,那是因为军中帐里是真没人,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哪怕是一个人对战几百上千的敌军,那也得硬着头皮上,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没办法。但凡手里头军将宽绰,谁又愿意生熬硬挺去打那样的苦战?过去他以为谢冉也是这样的,可是按照李承光所言,他忽然就有些不大明白她的想法了。

是自负于自己的能力,不信任自己的手下么?那抚东帐又怎么解释?她能给海岸一线拨去三万军马,可自己手里,就只留那么干巴巴的两万人。两万,去对霍其琛的八万?

这是什么精神啊?

“两万对八万呐……”他悠悠一喃,转眼看向李承光,“是霍其琛太怂,还是……”

还是,那个小姑娘,真的那么厉害?

李承光笑了一下。

不深的情绪里,他说:“霍其琛用兵如神。”

闻玄眼眸一动。

跟着又听他道:“不过谢冉……眼睛太毒。”

只不过是同她并肩打了这几场仗而已,可却已经足够李承光明白她的厉害之处了。

指哪儿打哪儿,例无虚发。这样的人,除了闻玄,谢冉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

能让李承光给出这样的评价,再联想起萧放早先之言,闻玄心头的玩味更深了许多。

“呵,有意思……”

他低喃着一叹,话音未落,却见烽火台上,正有士兵在擂鼓聚将。回观眼下既无战事,心思稍稍一转,闻玄便猜出了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场面。

果然,不多时,烽火台下,三大副将为首,全军列队,谢冉站在台上,一声令下,便有士兵提了被捆得死紧的桓洌上来。

一身好好的盔甲如今已碎裂的不像样,从头到脚满是血污的男人站在那儿,刚毅的面目低垂,正前方,堪堪对着一墩有些年岁的斩首台。

大纛猎猎,冬风紧。

谢冉站在他面前,沉默许久,启口问道:“桓将军,你有何话说?”

桓洌未曾抬眼,只是模糊一笑,出口满是讽刺:“反则反矣,无话可说。”

她又问:“可有遗言留与故里家人?”

这一句话,让桓洌有了十分明显的反应。

“故里?家人?哈哈哈……”他抬头看着谢冉,一阵长笑过后,浑浑问道:“将军,桓洌既选择此路,便知道一旦失败,所面临的会是什么。通敌卖国之罪,即便以云王之尊,也免不了族灭的下场,更何况是我桓洌?”

杨彻眸光一寒。他敏锐的注意到,在桓洌说出云王二字之始,台上另一侧站着的云渊清眼中便划过一道明显的波澜。

“更何况,我龙亢桓氏?”

谢冉看着桓洌的眼睛,在他带着残忍笑意,若有所指的问出后一句话时,她心头一激,仿佛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半晌的沉默后,她字斟句酌,扬声肃穆道:“这两年,将军待我南疆鞠躬尽瘁,我谢冉看在眼里,至此亦不会一笔抹杀。当年战前定军心之恩,私心上,我敬重佩服,不敢或忘。然而大乂在前,今朝汝置家国百姓于不顾,罪犯滔天,亦不可赦。”

她的话里没有过多的慷慨激昂,桓洌听到的更多是沉重,就在他以为话已尽了,接下来就是手起刀落一命呜呼的事时,谢冉却走到他对面,在他——在全军都没反应过味来的时候,就当着整个领南帐,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

——在所有人面前,给他桓洌,这个叛将跪了下来。

“将……”

那一瞬间,台下士兵是愕然的,而桓洌则是整个大脑一片空白。

远处,闻玄在她跪下的一瞬间,不自觉的放下了环在身前的双臂,向前迈了一步。

之后的事,成了当天见证这一幕的所有士兵一辈子感念在心,深刻难忘的场景,而回到当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任多少人都想一声将军喊出去,可军纪在前,就是没有一个敢妄动分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