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打算(2/2)
太师见赵敬赢态度坚决,只能躬身道:“陛下既已决定,老臣遵旨。只是老臣还是要提醒陛下,莫要因一时心软,误了大局。”
“朕知道。”赵敬赢挥了挥手,“太师先退下吧。”
太师躬身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赵敬赢与太后二人。太后看着他眼底未散的迟疑,轻声道:“陛下是念着往日与公主的情分,才不愿多想?还是陛下真的将那孩子当做了女儿?”
赵敬赢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她自小就可怜,母妃去得早,全靠太子护着。如今太子不在了,她一个人在京城里,无依无靠的……朕若是连这点信任都不给她,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再说她已经叫了我‘父皇’,自己的孩子,岂能容旁人置喙,即便是皇舅也不行!”
太后拿起茶盏,叹了口气:“太妃养的真是好,陛下性子纯善。但既不让她受了委屈,也不能让自己落了险地,才是万全之策!”
赵敬赢点了点头,正要开口,殿外忽然传来宫女的声音:“启禀陛下,宰相墨鸠求见。”
“哦?他怎么来了?”赵敬赢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沉声道,“让他进来。”
墨鸠穿着一身月白色锦袍,缓步走了进来,身姿挺拔,面容温润,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他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后。”
“宰相今日找朕,有何事?”赵敬赢开门见山,他实在摸不透墨鸠的心思,只能小心应对。
墨鸠抬起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微臣是来给陛下送一份奏折的。昨日微臣查到,前几日太子府附近有不明人士出没,似乎在暗中监视太子府的动静,微臣已让人将这些人的画像和行踪整理成奏折,呈给陛下,希望能帮着顾大人和商大人查案。”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递了上去。赵敬赢接过奏折,翻开一看,里面果然画着几个人的画像,还有他们近日的行踪记录,甚至连他们与哪些人接触过,都写得一清二楚。
“宰相有心了。”赵敬赢心中暗惊,墨鸠竟连这些都查得如此清楚,看来他暗中的势力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只是看到奏折里“监视太子府”的字眼时,他又忍不住想起赵善——那些人是谁派去的?是冲着赵善来的,还是冲着太子府的旧部来的?
墨鸠似是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道:“陛下不必忧心,这些人看着像是散兵游勇,未必有什么大背景。顾大人和商大人查案仔细,定能查个水落石出,也能护着太子府那边安稳。”
他这话恰好说到了赵敬赢心坎里,赵敬赢轻轻颔首:“但愿如此。”
墨鸠话锋一转,又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事想提醒陛下。顾大人虽有才干,可毕竟年轻,又是第一次掌这么大的案子,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方少卿是大理寺的老人,经验丰富,不如让方少卿多协助顾大人,也好让案子查得更顺利些——既能让顾大人少走弯路,也能帮着陛下多盯着些动静,免得有什么疏漏,让太子府那边的公主受了惊扰。”
这话既顺着赵敬赢“让方宏宇协助”的心思,又暗合了他“护着赵善”的恻隐,赵敬赢心中顿时少了几分疑虑。他看着墨鸠温和的面容,只觉得此人考虑周全,却没察觉墨鸠眼底一闪而过的算计。
“宰相说得有道理。”赵敬赢压下心中的犹豫,笑着道,“朕正有此意,明日便下旨,让方宏宇协助顾尘卿查案,务必让案子查得顺利,也别惊扰了太子府的公主。”
墨鸠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躬身道:“陛下英明。若是陛下没有其他吩咐,微臣便先退下了,不打扰陛下与太后说话。”
“嗯,你退下吧。”赵敬赢挥了挥手。
墨鸠躬身退了出去,殿门关上的瞬间,他脸上的温和笑意便淡了下去,眼底只剩下冰冷的算计。他早已摸清赵敬赢的软肋——对赵善那点残存的孺慕之情,足以让这位新帝在警惕中留几分心软,而这份心软,就是他布局的最好缺口。
与此同时,太子府后院。
赵善站在窗前,看着院中依旧葱郁的梧桐树,指尖轻轻攥着衣角。茉莉站在她身后,低声道:“公主,方才管家让人来说,方少卿派人去了大理寺,似乎在打听顾大人的消息,还说……明日陛下可能会让方少卿协助顾大人查案。”
赵善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方宏宇?他倒是会钻空子。不过也好,让他跟着顾尘卿,反倒能让顾尘卿更小心些,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可是公主,顾大人毕竟是五品官,方少卿是他的上司,若是方少卿故意刁难顾大人,怎么办?”茉莉担忧地问道。
赵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顾尘卿不是那么容易被刁难的人。他既然敢接下这个案子,就一定有应对的办法。再说……”她顿了顿,想起及笄礼上赵敬赢递来玉牌时的眼神,那里面有迟疑,有打量,却也藏着一丝为父的慈爱。
“即便我什么都不说,可是他们都知道欠我什么,有了亏欠,就会有恻隐之心!”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顺着他的‘恻隐’走。”
月色下,一袭白衣的女孩,显得单薄又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