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第八十六章(2/2)
辛琰刮了刮下巴,“但我还挺期待,那群使臣这次会进贡什么土特产。”
“不管进贡什么,陛下都会赏一部分给我们,等着便是了。”
又过两日,午睡的辛琰被府里年轻管事惊扰,不甚愉悦地起身听对方禀报来意。
“意外杀人?这是刑部的事,找本将军做什么?怎么,是刑部没人到这种程度,连本将军都要被指派去查案了吗?等等,你方才说,是娘派来的人找我?”
年轻管事点头。
辛琰茫然,但还是嘱管事为自己更衣束发。
一通忙活之后,辛琰快步出去,骑马赶往刑部。刚一下马,正见卫素素过来迎接,便赶快上前,问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证物房一瞧便是。”
辛琰点头,乖乖跟着她过去。
证物房里等着两名主簿,看到长官们过来,立马挺直脊背,端出一副认真模样。卫素素径自奔向此次案子的证物,辛琰看了眼证物外表,是个米袋。
“娘,您不会是想让我来看因为一袋米发生的杀人案罢?”
“瞧仔细了。”
卫素素解开米袋口子,示意他来看,辛琰半信半疑地凑过去,看清其中装着的东西,霎时一惊。
“青姜花?”
卫素素道:“还有呢?”
“米。”辛琰有些疑惑地说,“这与那袋赈灾米粮的情况相似。”
“这是凶器。”
辛琰一愣,卫素素便让主簿把事情说了。经主簿介绍,这起案子发生在一个商人家里,据嫌疑人称,他是因为这袋货物与被害人发生争执,而后冲动行事。
“案件本身并不是发生在南朔境内,只是邻国的官员在查案时发现这袋货品来自南朔,于是来信要求共同审理此案。”
听过主簿的话,辛琰心中升腾起一个想法。
“娘,这袋东西跟那袋……”
卫素素施施然回答,“重量吻合。”
“这东西当真来自南朔?”
“不好说,但不排除有地下交易市场的可能。”
主簿闻言,诧异不已,“卫将军,小臣从小在南朔长大,出身之地鱼龙混杂,却也没听过有这么个地方存在。如陛下那般英明神武,又岂会让这等污秽之地存在?”
卫素素下意识忽略他恭维君主的话,回道:“所以才要查。小琰,晚些时候邻国会派人过来,到时我们一道迎接。”
“是。”
未时三刻,邻国代表前来,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个装着账册的木盒。照邻国代表所言,死者常来往南朔和本国,既然上头的字他们不认识,那么必然是南朔语。
卫素素简单翻了几下账册,在其中一页发现血迹,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代表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翻译连连点头,转告说死者死前正在记账,所以行凶时的血溅到上头。
“介意我们先拿去研究吗?”
代表又叽里咕噜讲话,翻译回复对方不介意。卫素素致谢,着人带客人先去用茶点,自个儿则带着辛琰和账册一道去刑部安排的僻静空房间。
“如我所想,真有地下交易。”读过几页后,卫素素道。
辛琰顺着她指的位置看去,“这几样东西怎么有点眼熟?”
“做胭脂用的原料,还有香粉。”卫素素啧啧称奇,“看来他业务还挺广,男女老少都跟他有买卖往来。胭脂,香粉,面粉,货品还挺丰富。找到了。”
卫素素指着其中一条记录,“这条应该就是他跟嫌疑人交易的东西,曼达拉。”
“曼达拉?我见过,根本不长这样。而且曼达拉花代表的是吉祥,我明白了,以曼达拉之名贩青姜花。”
“邻国的确会贩售曼达拉,大多时候用于祭祀,有时也会拿来入药。”
“南朔境内也有,不过大多是西域游商贩售。我买过几次泡茶,味道有点苦,但生津润肺的效果不错。说起来,我那儿还存了点,娘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让人送去。”
卫素素谢过他好意,重新把话题移回账册。
“要是账册上的名目属实,对于南朔而言又是一场动荡。小琰,我得入宫将此事禀告陛下,你可愿与我一道?”
辛琰答应。
卫素素将账册收回盒中,前去会客房向邻国代表提了入宫一事。邻国代表慕名南朔君主已久,一听这话,忙起身跟随。
南朔宫城有严格的搜身制度,等他们查完,前去传话的内侍也回来了,说陛下召见。
御书房中,堂上威风凛凛,堂下胆战心惊,当然,不包括卫素素和辛琰。卫素素呈交账册,简洁明了道明来龙去脉,君主听完,又让邻国代表说一遍。
屋里除刑部安排的翻译外,还有君主召来的礼部官员,二人翻译出来的内容差距不大,君主这才放心收下信息。
“张侍郎,外使难得来我国做客,由你好生招待。”
张侍郎遵命,又见春喜总管眼色,请离邻国代表和翻译,带他们到南朔都城集市转悠。
等他们走t远,君主传召户部尚书,还命其带上白石桥的出入库记录。户部尚书很快赶来,依照君主命令,核对记录。
“有了。”户部尚书将手中册子捧给春喜总管,“此人曾在白石桥入库过米粮,这些米粮后来也送至灾区。陛下,破案了。”
君主平静发问:“破在何处?”
“自是这米粮来处。”
卫素素道:“如此便产生新的问题,装有青姜花的米粮是如何从大皇子殿下眼皮子底下躲过去的?按殿下的说法,每一袋米他都亲自查过,尚书大人应当知道该怎么查米罢?除表面外,还要把手伸到里头掏出一把检查,若是做了这步,那些青姜花可就藏不住了。”
“有没有可能是大皇子殿下检查之后才被动的手脚?陛下,臣记得从检查到出库,是要经历两天时间,或许有人就借了这个时间差犯案。”
卫素素:“那大皇子殿下可就躲不过看管不严的罪名了。”
“这……”
户部尚书擡眼看堂上君主,君主仍是端正坐着,喜怒不明。
经过些时候,君主发声,“容骁看护赈灾米粮不力,春喜,让他自行去刑部领罚。”
“是。”
卫素素道:“陛下,那青姜花可还要继续查?”
“查。哪怕掘地三尺,都要查清楚。”
“是。”
君主既已发话,户部尚书也就不再多言,连同卫素素和辛琰也都安静下来。
不多时,君主摆手让他们下去。辛琰二人与户部尚书分道扬镳,卫素素问起画棋之前提到的一件事,辛琰听完也是一头雾水。
“大哥要说什么事?我没听他提过。可惜他现在有事出门,不然就能抓他来问问。”
“辛琰?你怎么在这儿?”
辛琰转头一看,竟是梵音公主,便出声问好。梵音公主又向卫素素问好,问起他们来处,卫素素说他们刚从宫里出来,问梵音公主可是在逛街。
梵音公主点头,“南朔的市集很有意思,我就算天天来都觉得很新鲜。”
卫素素看她身旁仆从手里大包小包,想着她这话所言非虚,笑道:“公主真是好兴致。若公主不嫌弃,可到舍下坐坐,喝杯茶。”
她这话就是纯粹客气,可梵音公主不大熟悉这种客气,一听她邀请,当即同意。
卫素素笑容微微僵住,但还是热情请她回程府,辛琰想着自己接下来反正没什么事,索性陪同。梵音公主命人把买来的东西送回驿馆,带着侍女高高兴兴进了程府。
画棋着人布好茶点,依婆婆指示,也在厅上找了个位置坐下。
“公主尝尝,这是我儿媳妇的手艺,外头可买不到这么精致的糕点。”
“你儿媳妇?程君顾是你的女儿,对不对?”
卫素素没懂她为什么突然提起自家小女儿,但听她问起儿媳妇,指了指画棋,“这是我的大儿媳妇,也就是程昱恒的妻子。”
“我知道。然后呢?”
“然后就是,这糕点是大嫂,也就是你眼前的画棋姐姐做的。”辛琰解释道。
梵音公主点头,“你们南朔人说话有很多弯弯曲曲的东西,难怪鸣沙看上去总是那么痛苦。”
在场三人:“……”
梵音公主拿起一块莲花酥,“看上去很漂亮,是什么花?”
画棋:“回公主,是莲花。只是眼下时节未到,暂未开放。”
梵音公主咬下一口,“嗯,好吃,确实比我买的要好吃。也可能是哥哥不在,没人跟我抢东西,所以不好吃了。”
“喀沙君主往哪里去了?”卫素素撇着茶面浮沫问。
“他有事回国,说办完事会再来,因为那个酒楼老板还欠他一碗黄酒猪脚面。”
辛琰忍不住笑,说道:“果然每个来南朔的人都会折服在黄酒猪脚面上。”
卫素素和画棋婆媳俩也轻轻笑开。
“那面的确很好吃。”梵音公主回忆着,“我们喀沙也会用猪肉煮面,但做出来的味道根本没有这个好。”
画棋道:“公主既喜欢,今晚我让厨房给你做一碗?”
“谢谢,你真是个好人,难怪程昱恒这么喜欢你,我也很喜欢你。”
辛琰没弄懂这句话的前后关系,想了想还是作罢,梵音公主的想法有的时候比鸣沙还要奇怪。
就好像喜宴那天,她见到程君顾手上戴着狼牙项链,一把抓住对方的手,直说这是狼神的指引,接着非常果断地说要放弃辛琰,闹得程君顾和辛琰两人一下子无比好笑又纳闷。
“对了,画棋姐姐,你之前不是说想要安神花吗?我让我们国家的人又送来一些。”说着,梵音从怀里翻出个新荷包。
画棋快步上前接下,卫素素好奇是什么样的安神花值得远赴千里送来。
“是我死去大哥给的,把它磨成粉末当安神香用,效果听说很好。不过我不太喜欢闻香就没用,正好画棋姐姐需要,就送给姐姐。”
卫素素查看荷包里的干花,笑道:“确实安神,闻多了还能见祖宗。”
“什么祖宗?”梵音公主不大理解地看着她。
画棋也有些好奇,“娘?”
卫素素道:“这里头有一小部分青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