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门科举,逆袭首辅 > 第092章 092

第092章 092(1/2)

目录

第092章 092

工人进厂, 第一件事就是签订保密协议。

高同知身着官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高台,面对底下数百名工人, 他也毫不怯场。

“诸位, 请容本官事先声明, 签订了这份协议,你们在石灰厂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保密。”

“丑话说在前头, 一旦发现有人泄密,除非你有绝对的信心, 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被查到, 否则一律罚款十万两白银......”

底下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

“徒三十年。”

全体工人:“!!!”

显而易见, 十万两罚金和坐牢三十年都不是他们能承受得来的。

放眼望去, 工人都是一脸诚惶诚恐的表情。

高大人表示非常满意。

这些人都是经过严格排查, 确保身家清白,品行端正,无不良嗜好,再经由知府大人审核,确认无误后才正式入选。

高同知相信,他们不会做那监守自盗的事情。

从知府大人身上, 高同知学会了恩威并施, 打一棍子给一颗糖。

于是,高同知话锋一转:“同理, 若是发现身边有人违反了保密协议, 可以向石灰厂里的监察队举报,监察队展开调查, 发现确有此事,便可获得一百两的奖励。”

一百两?!

石灰厂的最低月俸是四百文钱, 他们不吃不喝,也要几年才能挣到。

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得到一百两,在场所有人表示:我可以!

工人们左顾右盼,觉得谁都像行走的一百两,就连不远处的石灰厂管理人员也不例外!

由官府和商贾指派任命的管理层人员:“???”

高同知振臂高呼:“诸位,若是发现可疑人员,请踊跃举报!”

全体工人:“好!”

乔钰:“......”

有种误入传销组织的错觉。

乔钰并未久留,让王通判协助高同知,带着下属离开。

......

回到府衙,荣安立在石狮子旁,像是在等什么人。

乔钰翻身下马,荣安迎上来:“大人。”

原来是在等他。

乔钰把缰绳丢给衙役:“跟我进来吧。”

荣安应一声,快步跟上。

两人来到知府单独的值房,乔钰在书桌后坐下,擡手示意:“荣管家,请坐。”

荣安依言落座,开门见山道:“大人,草民是奉家主之命,特来捐银。”

“捐银?”乔钰有些诧异,“不是已经捐过了?”

荣氏捐给国库三十万两白银,全部投进石灰厂里了。

“非也。”荣安摇头,“家主为答谢大人您的救命之恩,愿以大人您的名义捐一笔银子,用来铺设府城内二十八条大街。”

其实家主还说了一句——

“若非乔大人开办石灰厂,我也找不到整治荣百泉的借口。”

这话说不得,荣安果断选择略过不提,只说去年的救命之恩。

乔钰眸光微动:“救下荣家主不过是顺手为之,那种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相信谁都不会袖手旁观。”

荣安不言语,只是默默起身,将一沓银票放到桌上,又退回去:“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是家主的一点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乔钰敛眸,复又掀起眼帘:“荣家主的谢意本官心领了,荣管家看这样可好,这笔钱本官会以荣家主的名义送去石灰厂,待水泥烧制完成,再以荣家主的名义铺路。”

荣安还想说什么,乔钰擡手制止,语气不容置喙:“不必再说,就这么定了。”

荣安:“......”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有那么一瞬间,乔大人的形象和家主的诡异重合到一起。

精明强干,而且强势。

荣安掩下眼底的异色:“草民还需禀报家主,再给您答复。”

乔钰欣然应允。

荣安起身告辞,忽然脚步一顿,回过头来:“对了大人,先前草民出门,瞧见乔府门外停着一辆马车,马车里的姑娘自称是您的表妹。”

乔钰眼眸骤冷。

在古代,表兄表妹在某种意义上是很容易惹人遐想的关系。

自称是他表妹,又在门外苦苦等候......

乔钰冷声道:“荣管家误会了,本官并没有什么表妹。”

荣安一顿,从善如流地应了声是,恭敬退出值房。

乔钰:“......”

擡手轻点眉心,眼角眉梢俱是化不开的冰寒,许久才恢复如初。

乔钰平复怒气,数了银票,是两万两,铺设二十八条大街绰绰有余。

“来人,将这两万两银票送去给高大人,即日起开始烧制水泥,争取在年前完工。”

小吏领命而去。

乔钰处理完手头的公务,确认府衙无甚要事,又去府学一趟,考校学生,顺便给乙班上一节课。

上课期间,课室内人满为患,课室外也有许多学生贴在门上、窗户上旁听。

不仅学生,还有教授、教谕,一边听一边做记录,专注极了。

里面授课的那位可是大商头一位连中六元的,一言一行都值得他们学习。

长达一个时辰的授课结束,乔钰合上书本,将其归还给离讲桌最近的学生,准备离开。

“大人!”

乔钰驻足,看向借他书的人:“怎么了?”

这名学生手捧书籍,快步走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人,学生有个地方不太明白。”

乔钰了然:“当然可以。”

说罢,乔钰倾身垂首,耐心解答起来。

答疑结束,一擡头,惊觉身边不知何时围满了人。

“多谢大人解惑。”学生作揖,鼓足勇气,“大人,学生名叫马玉成,是两年前院试考中的秀才。”

乔钰顿了下,颔首:“马玉成,本官记住了。”

马玉成激动得紧握双拳:“大人,学生是阳邱县人士,与木兰县毗邻,若非您及时派人灭蝗,学生家地里的庄稼怕是要颗粒无收,我们全家人都很感激您!”

每逢这种情况,乔钰都会习惯性地回以微笑。

马玉成又道:“学生打算明年下场参加乡试。”

说完,用满是期待的目光看向知府大人。

乔钰会意,这是想要他的祝福呢。

也罢,姑且满足他好了。

“祝你来年乡试榜上有名。”

马玉成咧嘴笑,用力点头:“学生一定竭尽所能!”

有马玉成做开路先锋,原本对乔钰心怀敬畏的学生不甘示弱,蜂拥而上。

“大人,学生是三年前的秀才吕仓!”

“大人,学生是秀才李回舟,和马兄一样,也打算明年下场!”

课室外,教授、教谕还有甲丙两个班的学生发出羡慕的呼声。

“等下次知府大人来甲班,我也这么玩。”

“丙t班表示也想要!”

“咳咳——老夫虽不必科举,但若是能得到知府大人的夸赞,也是美事一桩。”

乙班的秀才们太过热情,乔钰许久才脱身,等回到府衙,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小吏送来公文:“大人,下官按照您的吩咐,已经将银票给高大人送过去了。”

乔钰呷一口茶,透心凉:“知道了,去忙吧。”

小吏应声退下。

乔钰重新泡了半壶茶,茶杯斟得八分满,提笔蘸墨,将刚送来的公文批完,就到下值时间了。

行至厅堂,乔钰将公文交给林同知,施施然离去。

“大人慢走。”

......

乔钰走出府衙,于福已经架着马车等在外面了。

“啊。”

于福跳下车,撩起帘子。

乔钰登上马车,于福一甩鞭子,马车驶离清池大街。

一炷香之后,马车拐过街角,来到乔府所在的长春大街。

“啊。”

随着于福一声轻呼,乔钰撩起车帘向外看。

街角与乔府相隔甚远,他却一眼瞧见停在大红灯笼下的华贵马车。

乔钰:“......”

这是脸都不要了,直接堵人了是吧?

乔钰撂了车帘,眼不见为净。

不多时,于福啊一声,示意公子到家了。

乔钰踩着长凳下车,无视先后现身的岳氏和岳梨,目不斜视地走向乔府朱红色的大门。

身后的脚步声轻且急,岳氏气息不稳:“钰哥儿!钰哥儿!”

乔钰充耳不闻,仗着手长腿长,疾行几步就与两人拉开距离。

“钰哥儿,你等等为娘!”

“表兄!”

乔钰额角青筋直跳,停下脚步一个转身:“乔某倒是不知,我何时多了个娘,又多了个表妹。”

身形高大的男子面容冷凝,眼神讥诮,周身释放出来的沉沉威势让岳氏和岳梨呼吸一窒,身体不受控制地慢下来,僵立在原地。

正值傍晚,许多住在长春大街的从外面回来。

听到疑似有人起争执,第一时间探出头。

让我看看,是哪家在闹笑话。

哦,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的笑话看不得,告辞!

车帘掀起又落下,不过几个呼吸,便疾奔远去。

隔壁的荣府,荣婵下午去荣氏的墓林祭拜爹娘兄长,陪他们说了会儿话,又挤兑了荣百泉一顿,将对方气得跳脚,这才迎着满天霞光打道回府。

这厢马车刚停下,荣婵正欲下车,便听见知府大人的一席质问言语。

指尖触碰到帘子,寒风灌入车厢。

荣婵踟蹰一瞬,默默收回手,捧着汤婆子,靠在车厢上闭目养神。

“钰哥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为娘怀胎十月诞下你,你怎能因为十多年的分离,轻言否定了你我之间的母子血缘?”

岳氏仰头看着比她高了一头不止的乔钰,眼中含泪,好似真的被他的话伤到了。

乔钰:“您真让我恶心。”

岳氏:“......”

荣婵:“......”

岳梨何时听过这等粗鄙之言,脸都气红了,因乔钰相貌而起的心动啪叽摔得粉碎。

“表兄,你怎么能这么说姑母?”

乔钰不跟小姑娘计较,她也不过是萧、岳两族算计他、捆绑他的牺牲品罢了。

“血缘是最没用的东西,否则萧夫人当年也不会为了一个养在身边十年、毫无血缘关系的萧大公子放弃乔某这个亲生子。”

“钰哥儿......”

“别说您后悔了,想要挽回母子关系这样的话,您为什么来池州府,你我彼此心知肚明。乔某看在您辛苦怀胎十月的份上,就不扯开这层遮羞布了。”

“我没有......”

“你们不会以为,你们稍微施舍一点善意,勾勾手指,我就巴巴地凑上去吧?”

“你误会......”

“看来您还是心存妄想。”乔钰看到岳氏泪盈于睫的样子就烦,“那我就再说一次——”

“我姓乔,祖籍在青州府乔家村,父亲是当朝二品户部尚书秦觉。”

“乔钰和萧驰海、萧鸿羲之间隔着两条人命,自始至终都是对立关系,不死不休的那种。”

“萧夫人,你可明白了?”

乔钰浑身长满刺的尖锐模样吓坏了岳氏,她低声尖叫,踉跄着后退,撞到岳梨才稳住身形,脸色煞白地捂住胸口,喘息急促。

“什、什么两条命?钰哥儿你怕是对你爹和羲哥儿有什么误解,为娘此次前来池州府,是想让你和梨姐儿......”

“萧夫人似乎听不明白人话。”乔钰出言打断她,“当年萧驰海和萧鸿羲做了什么,您应该比我更清楚,否则当年也不会废了萧驰海,不是吗?”

岳氏:“......”

荣婵:“......”

岳梨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脸色爆红,又羞又窘地背过身。

“回去吧,萧夫人。”乔钰轻整宽袖,转身踏入家门,“萧、岳两家的约定,我拒绝。”

朱红色大门在岳氏眼前无情关上,她浑身脱力,扶着门旁的石狮子才没倒下。

岳梨一脸忧色:“姑母,您没事吧?”

岳氏摆了摆手,语气疲惫:“走吧。”

岳梨搀着她上马车,不高兴地咕哝:“没想到表兄居然是这种人,我讨厌他!”

马车驶出,岳氏闭上眼,一颗心沉到谷底。

和萧驰海从年少时的琴瑟和鸣到如今的相敬如冰,反目成仇,岳氏早已不在意他和萧氏的死活。

但是她在意自己的娘家。

所以当萧驰海找上岳氏,提出撮合乔钰和岳梨,她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她怀胎十月诞下的独子,是个极有本事的,否则也不会三言两语挑起她对萧驰海的恨意,继而用剪刀废了他。

临行前,岳氏厚着脸皮递牌子进宫,借口替煜王拉拢乔钰,才得了徐皇后书信一封,带着岳梨住进祝府。

在萧驰海和岳氏的计划中,世间男子皆爱美色,乔钰亦无法免俗。

来到池州府,岳氏先打听乔钰相关的消息,得知他的种种功绩,心中五味杂陈。

萧、岳两族弃如敝履的孩子,反倒成了最有出息的那个。

反而是寄予厚望的,至今连个秀才功名都没考上,甚至拍拍屁股,毫不犹豫地跟随煜王离京,前往封地。

岳氏本打算徐徐图之,先让乔钰和岳梨见上几次,岳梨天真活泼,以乔钰阴暗尖锐的性格,一定会被岳梨吸引。

等乔钰对岳梨有了感情,再告诉他岳梨的身份,然后顺水推舟,让乔钰回到萧氏,两家商议婚事。

乔钰或许对萧氏心怀芥蒂,但是无妨,只要有了孩子,娇妻爱子在怀,再深的仇恨也会随着时间消散。

谁承想,来池州府的第二日,她们就意外撞上了乔钰。

当天晚上,萧府的护卫就告诉岳氏,有人查她。

岳氏知道查她的人是乔钰,只得临时更改计划,于次日派人送上拜帖。

岳氏带着岳梨前往乔府,谁知她们连门都没能进,更别说见到乔钰了。

此后接连数日,她们都被拒之门外。

实在无法,这才早早等在乔府门外,打算跟乔钰说清楚。

岳氏没想到,乔钰对萧氏的仇恨从未消散,反而与日俱增。

当乔钰提及萧驰海和萧鸿羲,凌厉的杀气直奔她倾轧而来的瞬间,她有种被剥皮抽筋的错觉。

“姑母,要不我们回去吧?”岳梨鼓起脸,“我不喜欢他,嫁给这种人,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的。”

岳氏听着岳梨的抱怨,忽然很羡慕她的天真。

可惜啊,在家族利益的面前,私人情爱、喜怒哀乐都要退一射之地。

“再等等。”岳氏想到前几日徐氏的提议,“或许会有转机。”

-

乔钰在乔府门前发了一阵疯,整个人神清气爽,当晚多吃一碗饭。

翌日,乔钰在点卯处遇到高同知。

“大人,昨日收到您让人送来的银票,下官就安排人烧制水泥了,约摸中旬便可施工。”

“费心了。”

“大人言重了,下官也就动动嘴皮子,辛苦的是石灰厂的工人。不过荣家主还真是秉承先父遗风,是个十足的大善人呢。”

乔钰想到前几天傍晚,他下值回家,一中年妇人叉着腰,在荣府门外破口大骂。

他听了一耳朵,大概就是荣婵以“为母守孝”的名义,把荣家二老爷送去荣氏墓林了。

乔钰当时就:“......”

乐善好施,但是不善良泛滥。

挺好。

之后几日,岳氏再未登门。

乔钰乐得清静,但还是让秦永盯着,保证府城不会出现任何对他不利的传言。

......

腊月十二,衙役铲除长春大街上的石块。

街道两旁,围观百姓不知凡几。

和清池大街那次不同,这次大家都很期。

“终于铺第二条路了。”

“希望年前能铺到我家门前的那t条大街。”

“听说府城二十八条大街都是由荣氏捐银铺设。”

“不愧是荣大善人!”

“大街铺水泥路,不知道小巷里能不能铺,倘若可以,便是自家掏钱,我也是乐意的。”

“每户人家出几个钱,拼拼凑凑也能成。”

腊月十四,由池州石灰厂工人组建而成的施工队来到府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