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089(2/2)
“荣安,鹦鹉怎么了?”
不过几息,女子便到了跟前,停在荣安身侧。
一袭素衣,眼眸冷清。
乔钰和她四目相对,后者眼里闪过诧异:“是你?”
荣安捏住聒噪不停的鸟喙,低声介绍:“家主,这位是住在隔壁的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这位是我家家主。”
乔钰拱手:“荣家主。”
六月搬来乔府,乔钰见到荣安,结合有关荣氏的信息,就猜到进京赶考途中,水匪劫船的那个夜晚,意外落水的年轻女子是荣氏的新家主。
同时也是左相何腾之妻,崔氏的外甥女,荣婵。
“原来是知府大人。”荣婵同样拱手,“荣婵正在孝期,不便出门走动,未能及时登门拜访,还望知府大人海涵。”
乔钰见荣婵与男子无异的动作,微不可查地扬了下眉,神色如常道:“无妨,荣家主事出有因,乔某此行是为了送还鹦鹉。”
荣婵瞥了眼在荣安手里蹬爪子的鸡尾鹦鹉,浅笑颔首:“多谢知府大人,荣婵许久未见鹦鹉,正派人找它。”
鹦鹉?
哪家主人这么称呼自家的鸟?
乔钰忽然想起来,这只鸟初次出现在乔府,隔壁哨声响起,也有人叫了声“鹦鹉”。
莫非......
荣婵接过鹦鹉放到右肩,任由她黏黏糊糊贴上颈侧:“大人没有猜错,她就叫鹦鹉,是家兄生前饲养。”
乔钰微怔:“抱歉。”
荣婵摇头:“无事。”
两人又说几句客套话,乔钰提出告辞。
回到乔府后,乔钰叫来秦进:“你去,将祝凌云窃取水泥制法和祝卓诚捐银三十万两的事情传出去。”
稍微有点脑子的,就能把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
敢把主意打到他的东西上,五十万两可不够。
“是,属下这就去办。”
秦进退出去,乔钰则在灯下拟写烧制石灰的方法,以及石灰烧制出来以后,石砖、砂浆等建筑材料的制法。
做完这一切,乔钰练几张大字,翻看几页书,便歇下了。
瞌睡袭来,乔钰脑海中突兀地浮现出荣婵见到他时脸上的表情。
不怪她惊讶。
走马上任以来,他每日早出晚归,就连荣安也是今夜第一次见他,更遑论尚在孝期的荣婵。
乔钰翻个身,安详睡去。
......
翌日,乔钰前往府衙上值。
刚点完卯,高同知几人靠在厅堂的门框上闲谈。
“不知谁走露了风声,将祝凌云意图窃取水泥制法的消息传了出去,这会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来时的路上听到许多百姓都在骂。”
“我也听到了,说什么祝老爷有这么个儿子,真是倒了血霉,也有说他昏了头的,为了一个庶长子,居然捐银三十万两。”
“是不是你t们泄露出去的?”
“不不不,不是我。”
“也不是我。”
在场官员纷纷摇头。
“那就是昨日出席答谢宴的商贾传出去的,反正肯定不是知府大人。”
“林大人何出此言?”
“知府大人是正人君子,便是再气恼祝凌云的所作所为,也不屑做那等背后捅人刀子的事。”
“定是那些商贾记恨祝卓诚拉他们下水,故意散布。”
高同知蠕动嘴唇,欲言又止。
此时此刻,他莫名有种诡异的成就感。
放眼府衙上下,数十名官员,唯有他一人识破了知府大人的真面目。
昂首挺胸.jpg
“荣氏是天下第一富,三十万两易如反掌,这祝氏嘛......他家虽有万贯家财,但是投的铺子也多,不一定有这么多现钱,多半要东拼西凑,至少好几天才能凑齐。”
“非也。”
“什么非也?我在池州府做官好几年,没人比我更了解祝氏了。”
通判知事不高兴地看过去,发现说话之人竟是知府大人,当即虎躯一震:“大人!”
这一声让众人止住话头,恭敬行礼:“知府大人。”
乔钰嗯一声:“并非三十万两。”
高同知急道:“大人您怎么说一半留一半?”
乔钰从善如流:“而是五十万两。”
“什么?”
“难不成昨晚我听错了?”
乔钰道:“你们没有听错,宴席上他确实答应捐银三十万两,后来他半路堵我,我又宰了他二十万两。”
全体官员:“??!”
林同知倒吸凉气,似真似假地感叹:“祝卓诚还真是出手阔绰啊。”
比起五十万两,曲通判更佩服乔钰:“大人您可真......厉害,下官自愧不如。”
这不是五两,五十两,而是五十万两!
知府大人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让池州府出了名的铁公鸡大出血,一夜之间损失五十万。
高同知哈哈大笑:“祝卓诚怕是要气死了吧?”
王通判不屑撇嘴:“谁让他宠妾灭妻,养肥庶长子的野心,胆大妄为到窃取官府的东西,活该!”
乔钰双手环胸,笑盈盈地听他们吐槽祝家。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急吼吼跑来:“大人,京城来信!”
谈笑声戛然而止,大家的眼珠子黏在奏折上,眼睛都忘了眨。
乔钰接过奏折,打开查看。
“大人,奏折上怎么说?”
“陛下是不是同意了?”
乔钰立起奏折,隔绝众人的视线,故意卖了个关子:“让本官瞧瞧......陛下在本官写的奏折中是这样回复的——”
高同知急坏了:“哎呀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我们吧!”
“就是就是。”
“大人您行行好,求求您嘞!”
乔钰忍俊不禁,“啪”地将奏折放到桌上:“当然是——同意了!”
厅堂内有片刻的安静。
几息之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太好了!”
“陛下万岁!”
“池州府要有石灰厂了哈哈哈哈哈!”
高同知笑得好大声,像个孩子似的又笑又跳,手掌都拍红了。
其他人也都满脸喜色,嘴角快要咧到耳朵根。
“像是做梦一样——诶呦!高进山你掐我作甚?”
“还觉得这是在做梦吗?”
“疼死我了,应当不是在做梦!”
乔钰倚在桌旁,任由他们传阅奏折,逐字逐句地看兴平帝的回复。
偌大的厅堂内弥漫着浓浓的喜悦,他们捧着奏折,像是捧着稀世珍宝。
乔钰自然也是高兴的。
为太子殿下的给力,为唾手可得的功劳。
林同知高兴得胡子直翘,搓着手一脸期待:“大人,既然陛下已经同意池州府开办石灰厂,商贾们也答应向国库捐银,是不是该派人建厂建窑,商议投资事宜了?”
乔钰却是摇头:“建厂建窑可以,投资的话......二十天后再找他们商议吧。”
王通判不解:“为何?”
乔钰不说废话,言简意赅道:“时间差。”
众人陷入深思。
半晌后,林同知一拍手:“我明白了!”
乔钰微擡下颌,示意他继续说。
“大人您一个月前上书京中,今日得到应允,便可正大光明地建厂建窑。”
“至于投资......”林同知来回踱步,“他们并不知道大人您有关官商合办的设想,昨日阴差阳错向国库捐银,二十天后再同他们商议投资一事,正好奏折一个往返。”
曲通判补充说明:“这给了池州府商贾一个错觉,知府大人是临时起意。”
高同知抚掌:“既得了美名,又年年获得丰厚盈利,乍一看像是知府大人在施恩给他们。”
王通判一脸不赞同:“不是看起来,而是本来就是!石灰厂本就是一场双赢的合作,知府大人分文不挣,为石灰厂殚精竭虑,反倒是这些个商贾,最终挣得盆满钵满。”
高同知连声告饶:“下官知错,还请大人恕罪。”
乔钰没好气地睨他一眼,言归正传:“商贾投资的事情暂且搁置,我们来说建厂建窑。”
乔钰的视线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被盯上的莫名有种不祥的预感。
“诸位觉得,谁最能胜任这桩差事?”
话音刚落,除高同知以外的所有人齐刷刷后退半步,异口同声:“下官觉得,高大人最能胜任这桩差事!”
高同知:“???”
林同知:“高大人曾参与水泥的烧制和铺设,接手这桩差事最合适不过。”
曲通判:“下官附议!”
王通判:“下官附议!”
高同知:“......”
乔钰极力忍耐才没笑出声:“既然如此,石灰厂就交给高大人了。”
高同知扭头,眼神幽怨。
乔钰视若无睹:“本官打算将石灰厂建在城郊,生产水泥、石灰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会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还有窑炉,一旦投入生产,几个窑炉肯定烧不过来,但多了也不行,万一生意做不成......”
“呸呸呸!”林同知表情严肃,“石灰厂的生意一定能做强做大!”
乔钰哭笑不得,解释道:“这是自然,只是窑炉太多难保不会闲置,先建一二十个。”
“再说水泥生意,水泥成本低廉,百姓若想自家门前铺设水泥路,大可以自费铺路,无需几个钱便可出行无阻。”
曲通判觉得这主意好:“一味付出不求回报,反而会造就出某些贪得无厌之人。”
王通判附和:“就好比刚开始铺路的时候,那么多人反对,诋毁知府大人,可他们明明知道知府大人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只是因为官府没有遂他们的意罢了。”
乔钰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他又不是真金白银,做不到每个人都喜欢他。
乔钰只需要保证,他将每件事情做到最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即可。
另外就是——
“高大人,您这是要去哪儿?”
趁同僚高谈阔论,打算暗戳戳跑路的高同知浑身一震,背对着众人,僵硬得像一尊石像。
“高大人?”乔钰又唤。
高同知笑得比哭还难看,慢吞吞转回头:“哈哈......哈哈......下官忽然想到昨日还剩些公文,想着尽快处理了。”
林同知义正词严道:“高大人放宽心,这些公文只管交给林某。”
说罢,阔步走到高同知的座位,翻出尚未批阅的公文,抱起来放到自个儿的桌上,顺便把高同知架回原位。
和上峰同僚面对面的高同知:“......”
“高大人,本官说的你可都记清楚了?”
高同知挤出笑:“大人,下官......”怕是无法胜任这样重要的差事。
“知府大人有所不知,高大人记性非常好,过耳不忘。”
“高大人,曲某看好你哦~”
“一想到即将建成的石灰厂倾注着高大人的心血,王某便感动得热泪盈眶。”
什么感动?
什么热泪盈眶?
我看你们巴不得我倒霉!巴不得我当牛做马!
高同知瞋目扼腕,狗贼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