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085(2/2)
“咦?”
杜侍郎睁开眼,眼底惊疑不定。
似乎有点好吃?
不确定,再尝一口。
乔钰忍笑,抵唇轻咳:“杜大人觉得如何?”
杜侍郎从惊艳中回神,在乔大人促狭的目光下,莫名有些臊得慌,强装镇定道:“自然是极好的。”
“大家若是知道杜大人也喜欢,一定会很高兴。”乔钰起身,“乔某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奉陪了,乔某已经让人收拾好府城和县城的驿馆,您住哪里都可以。”
杜侍郎应好。
乔钰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乔大人。”杜侍郎突然叫住乔钰,乔钰回首,“杜大人还有何事?”
杜侍郎道:“其实以乔大人的身份,完全不需要事事躬亲,不知疲倦地奔波各地。”
杜侍郎瞧得分明,乔大人眼眶乌青,不知多久没睡个好觉了。
许是怜惜,许是不解,他鬼使神差地叫住乔大人,道出堪称逾越的话语。
乔钰似是诧异地扬了下眉,旋即温声道:“乔某以为,唯有亲身体验,方能知晓百姓的不易,知晓民间疾苦。”
“古语有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不是吗?”
乔钰走了,杜侍郎立在县衙的大堂内,摇头苦笑:“尚未及冠的少年人都明白的道理,朝中那些个一把年纪的却不明白。”
吃完一盘炸蝗虫,杜侍郎若有所思:“木兰县的灭蝗之法,其他地方未尝不能用。”
乔大人心怀百姓,还为他准备木兰县独有的小食,他便投桃报李,让陛下知晓乔大人的良苦用心罢。
......
左侍郎并未在木兰县逗留太长时间。
来到木兰县的第二天,他跟随乔钰一道巡视,加入到消灭蝗虫的大队伍之中。
指挥鸭群冲锋陷阵,毫无形象地举着火把或铁锹,焚烧或掩埋一群又一群蝗虫。
在百姓们满是崇敬的目光下,杜侍郎可谓成就感满满。
两日后,杜侍郎动身回京。
乔钰亲自相送:“祝杜大人一路顺风。”
杜侍郎拱手:“祝愿木兰县蝗灾早日结束。”
乔钰勾唇:“一定会的。”
杜侍郎离开木兰县,日夜兼程,于二十日后抵达京城。
回到家后,杜侍郎穿戴一新,马不停蹄地入宫面圣。
乔钰从七品县令升至四品知府,此番木兰县蝗灾,不知多少人密切关注,想要揪住他的错处,好将他从知府的位子上拉下来。
杜侍郎前脚离开御书房,后脚就有人前去打探。
蝗灾进展如何?
木兰县是否饿殍遍地,缺衣无食?
蝗灾是否已经蔓延,遍布整个池州府,甚至波及到周边各府?
某些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落井下石。
然而,事实令他们大失所望。
“乔知府琢磨出多种灭蝗之法,不过半月便颇见成效。”
“乔知府先是掏空府城和木兰县官仓的粮食,分发给当地百姓,后又向其他县借粮,据说百姓状态极佳,灭起蝗虫来劲头十足。”
“乔知府还十分大胆地以蝗虫为食......没错,就是蝗虫!据杜侍郎称,炸蝗虫口感酥脆,泛着清香,木兰县百姓纷纷以此为食,直t言乔知府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木兰县蝗灾结束指日可待,日后全国各地皆可效仿,于乔知府而言又是大功一件!”
想要看乔钰笑话的人:“......”
气煞我也!
孟元嘉和夏青榕这些天不知听了多少风凉话,从秦觉处得知乔钰的近况,好似大夏天饮下一碗冰水,畅快极了。
当晚,他二人都多吃了一碗饭。
商承策政务繁忙,翌日才得知此事。
“蝗虫入菜?”商承策忍俊不禁,“钰弟总是能给我带来无尽的惊喜,也只有他敢于大胆尝试,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让百姓果腹。”
杜公公只管听着,动作轻柔地为商承策整理衣冠。
“咿呀~”
稚嫩的童音伴随清脆的波浪鼓声响起,商承策偏过头,他的嫡长子,元宝穿着肚兜坐在床上。
察觉到父亲的注视,元宝向他展露一个天真无邪的笑脸。
商承策下意识扬起嘴角:“元宝。”
“爹~”
商承策的心软成一片,上前捏住元宝带着肉窝的小手,口吻是从未有过的慈爱:“嗯,爹在。”
元宝喜欢和父亲亲近,扬起白嫩的带着婴儿肥的脸蛋,对着父亲咯咯笑。
六月里,兴平帝立储后又大封皇子,紧接着商承胤便自请前往封地。
商承策不知商承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总归没安好心,另有所图。
不过商承策并不惧怕。
因为他有钰弟,有正青,有元宝,还有无数鼎力支持他的官员。
他不会输,也不能输。
替兴平帝送商承胤离京,回来后商承策就让杜公公把元宝从太子妃徐氏的院子抱到前院。
他决定亲自抚养元宝。
并非不信任太子妃,而是不信任她身后的徐氏。
太子妃温柔贤淑,是正妻的最佳人选,便是做一国之母也使得。
只可惜,她姓徐。
商承策和徐氏,注定是不死不休的关系。
“殿下,该出发了。”
商承策收回逗弄元宝的手,淡淡应一声,转身向外走去。
今日是立储大典。
即日起,他便是大商名正言顺的第一位皇太子。
商承策走出东宫,迎着晨曦走向光明。
-
杜侍郎离开,留下一批丰厚的赈灾银粮。
乔钰有钱有粮,大刀阔斧地实施治蝗措施,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木兰县的蝗虫日益减少。
八月中旬,群居型的蝗虫退散,只剩零星散居的蝗虫。
乔钰并未叫停,而是一鼓作气,官民齐心协力,配制出大量的杀虫水。
无论蝗虫还是虫卵,都逃不过杀虫水的强大威力。
再配合壕堑掩埋和篝火诱杀,等到八月下旬,持续三个月的蝗灾终于结束。
八月二十五这天,知府大人立在木兰县县衙门口,郑重宣布:“诸位,蝗灾结束了。”
“太好了!”
“整整三个月,终于结束了!”
“我都快忘了蝗灾之前的木兰县是什么样子了。”
“若非狗官隐而不报,有知府大人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蝗灾根本不可能发展成后来数以千万计的局面。”
“狗官该死!”
这一刻,百姓们一边喜极而泣,一边称颂知府大人,一边痛骂盗卖官粮的狗官。
不知谁先跪下,高呼知府大人英明。
如同玩具被拧上发条,百姓跪成一片,齐呼知府大人英明。
呼声直入云霄,经久不息。
一如乔钰唇畔的笑容,久久挥散不去。
......
兴平帝口谕,让乔钰自行处置了木兰县盗卖官粮的县丞和主簿。
乔钰经过深思熟虑,根据大商律法,先是派人抄了县丞和主簿的家,将数万两金银财物充公,用作木兰县的灾后重建,然后让他们游街示众,以泄民愤。
县丞和主簿戴着枷锁,身穿囚衣,跪在囚车里,死死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表情。
街道两旁尽是围观百姓,他们不在乎狗官的表情,只满心愤怒,将手中的烂菜叶用力砸向囚车。
“狗官,去死吧!”
“死后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县丞和主簿身体轻颤,耻辱和恐惧笼罩着他们,让他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们开始后悔。
早在前任县令拉他们一起盗卖官粮时,他们就该严词拒绝,并揭发前任县令的罪行。
他们既贪婪又懦弱,舍不下富贵,更不敢让上头知道官粮被盗卖。
一步错,步步错。
终于,酿成今日的苦果。
翌日,九月初一。
燕、刘两名贪官上断头台,乔钰亲自监斩。
这天阳光正好,万里无云。
县丞和主簿披头散发,戴着枷锁、脚铐跪在断头台上。
四周人头攒动,都是前来见证贪官被砍脑袋的木兰县百姓。
午时到。
乔钰抽出一枚火签令,擡手掷出:“行刑!”
赤.裸.上.身的刽子手取下两人的枷锁,一口酒喷到砍刀上。
微凉的酒液滴落在县丞皮肤上,他开始剧烈挣扎。
“别杀我!”
“大人,下官知道错了,求您饶下官一命!”
他这一喊,主簿也开始求饶。
“可不可以不斩首?我不想死啊!”
人群中炸开了锅。
“呸!你们不想死,被你们害死的人就想死了?”
“知府大人,您可千万不要放过他们!”
乔钰微擡下颌,刽子手心领神会,提着砍刀大步上前。
刽子手满脸横肉,每走一步,断头台就要震上一震。
县丞和主簿抖如糠筛,涕泗横流:“求求你,别杀我们!”
刽子手不屑撇嘴,手起刀落,县丞人头落地。
温热的鲜血喷洒到主簿脸上,不待他晕过去,只觉脖子一阵剧痛,也跟着尸首分离。
“好!”
“痛快!”
明明是格外血腥的一幕,却无人移开眼,而是兴奋专注地瞧着。
他们想要通过他们的眼睛,让无辜丧命的人看到,贪官得到惩罚,他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
县丞和主簿的尸体自有专人收殓,如果他们的家人不愿接收,归宿将是城外的乱葬岗。
乔钰坐在高头大马上,漫不经心地想,乱葬岗也挺好,天为盖地为床,自由自在,总比那方寸大小的棺椁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引来乌鸦鬣狗,遭到撕咬啄食。
“大人,可是回府城?”
乔钰:“去木安山。”
木安山位于成安县和木兰县的交界处,当地百姓便从两个县的县名中各取一个字,便有了今日的木安山。
“去木安山作甚?”
“采石灰岩,做水泥。”
秦永秦进疑惑:“水泥是什么?”
乔钰笑而不语,一甩鞭子。
“驾!”
衣决飘飘,年轻知府策马疾驰,直奔木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