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2/2)
【就像现在,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但在那句“不是你撞到的,你为什么要扶”之后,稍微有点道德感的人遇见老人摔倒,都得纠结痛苦。】
【不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多年的教育。扶了,万一被讹怎么办。】
【曹爽打压司马懿,明升暗降,家族保有荣华富贵,遵循政治文化基本做法,司马懿又是怎么做的?】
【曹操杀孔融还能找个借口,跟袁绍不死不休,也没把袁绍三族给杀了;刘备再暗算刘璋,也没杀人全家。司马懿,前脚对着神圣的洛水发誓,转手砍曹爽三族,打压迫害曹魏心腹。】
【也难怪夏侯渊的亲儿子夏侯霸都六十多了,被司马懿加害,逃亡投奔刘禅去了。而王凌、毌丘俭和诸葛诞纷纷在淮南反叛。】
【毕竟跟司马懿这种小人玩不了一点!】
“司马小贼,孤怎么对不起你了?”曹操顾不上头痛,拿起剑就要劈司马懿。
他怒骂道:“孤见你是忠义之人,对你一族恩宠有加,没想到啊,孤竟是给自己养了头狼!”
“不对,你也配当狼!”
在做没人敢去拦曹操,危急关头,司马懿大呼冤枉。
曹操冷哼,“你还冤枉?”
他把司马懿踢到天幕前,“你好好看着,那上面对洛水发誓的人是不是你,杀曹爽三族的人是不是你!”
发泄一通后曹操觉得自己都年轻了许多。
“就在这,大刑伺候,孤倒要看看你还能赶出什么惊骇世俗的事!”
【当然,扶不扶的痛苦不能与魏晋古人遭受的冲击相提并论。】
【因为除了洛水之誓,让三国人彻底崩溃的还是当街弑君。司马氏后,华夏道德体系彻底崩溃。】
【司马懿言之凿凿说自己保曹爽家族富贵,然后屠曹爽三族;司马氏发誓自己忠于曹魏,然后司马昭当街弑君。】
“成何体统!”刘邦从未想过成何体统四个字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他也造反,算不得秦始皇的好臣子,但当初进咸阳之时,也是恭恭敬敬接受子婴的降书。“好好的皇帝,死在大街上,这叫什么事!”
皇帝就算再无能,也得给足该有的体面。
这不是共识?
【甘露五年,五月戊子日,曹髦无法忍受司马氏把持朝政,说出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此,这句话便成了乱臣贼子标配。】
【曹髦召集心腹,决心在第二□□会上斩杀司马昭。可惜,当晚下了一场雨,浇灭了曹魏复兴的火苗。】
【因为下雨,计划受阻,且曹髦心腹中有告密者,导致曹髦即将面临被废的危险。】
【为了不坐以待毙,曹髦决心主动出击。于是他穿上铠甲,先向太后禀报,再命人敲击战鼓,声势浩大冲向龙门,面前就是街市。】
【曹髦真的很聪明,他在冲出宫门前竟然选择向太后禀报,无非是告诉百姓:我没疯!这就完美杜绝之后司马昭公关,说皇帝因病疯了才做出这种举动的可能。】
【司马昭心腹贾充带兵击溃曹髦的队伍。此时,曹髦身边的将士喊道:“这是天子,你们要做什么!”】
【天子的神圣和权威还是逼退了士兵,贾充的部卒成济问他改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是敢什么吃的!”】
【成济,堪称曹魏忠臣,最强卧底。他听了贾充的话,直接一个长矛刺过去,穿过曹髦胸膛。】
【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少年帝王就这么死在大街上,那一刻的宫门口应该是静止的,百姓、士兵亲眼见证了这个打破道德系统的政变。】
【曹髦不愧是魏武帝的子孙,用生命诅咒司马氏,将司马氏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千秋万代为后人唾弃。】
【我想贾充的本意肯定不是让成济当街弄死曹髦,而是把曹髦捆回去,过段时间找个借口宣称皇帝重病,随后驾崩,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一点都不难。结果成济真就是纯纯莽夫,完全意会错了主子的意思。】
【而司马昭得见状无疑相当崩溃,他不是傻子,他明白自己弑君的骂名算是彻底钉死在史书上了。】
【杀天子司马昭不是头一个,但他绝对是当街杀天子第一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且,细数古今,真没几个来者。】
【天子杀了就杀了,敢于承担行不行,结果司马昭还把首席功臣成济满门给宰了。】
【赵高杀秦二世是在宫墙内,逼胡亥自尽;梁冀杀小皇帝是把毒下在饼里;董卓杀皇帝是以太后的名义废帝,然后毒酒鸩杀。】
【其他人弑君,好歹保持了一个体面,被杀的那位能体体面面地走,还能留个病逝的理由,杀人的那位也体面,至少表面遵循了道德和礼仪。司马昭倒好,干这么不体面的事,还能当皇帝,简直颠覆古人三观。】
【翻遍三国史书,最无耻之徒绝对是司马懿,孙权见了都甘拜下风。】
“被权臣毒死是什么光荣的事吗?”嬴政不耐烦地瞅了一眼关押胡亥的方向。
他巴不得“赵高”“秦二世”几个字永远不要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
——
曹操见自己的后人血洒长街,泣不成声。
那还是个孩子!
曹丕忙劝父亲保重身体,对司马懿的事不敢说一个字。
他现在巴不得跟司马懿撇清关系!
以前他觉得父亲让司马懿当太子属官是看重自己,没想到这是颗毒瘤啊!
【司马懿年轻时说自己效忠汉室,然后成为曹丕心腹,逼汉献帝禅位;年老时发誓自己忠心曹魏,然后高平陵事变,洛水放屁,屠杀宗室三族,儿子当街弑君;子孙内斗,八王之乱,五胡乱华。】
【这就是四朝老臣,两代托孤!以后的老臣拜司马懿所赐,都活得战战兢兢。怪不得后人会说“司马懿这颗子弹,擦过李靖的头皮,直中李善长的眉心!”】
“哟,这怎么扯上李药师了?”尉迟敬德也不看天幕,大咧咧地问了出来。
等他反应过来一看,真是吓死个人!
大臣病得下不了床,皇帝安慰的话竟然是:你看看人家司马懿,都“重病卧床”了还能给魏国立大功。
这不得谁听谁完蛋!
李靖欲哭无泪,皇帝是无意这样说的,一定是无意的!
没有司马懿,特喵的谁能想到一个七八十岁,德高望重,忠心耿耿的四朝老臣会冒着遗臭万年的风险造反。
“我真的想安享晚年!”李靖心底怒吼道。
李世民也不好意思了,谁让你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隔岸观火,我怀疑一下你不是很正常嘛!
再说了,我可能就是口嗨,你们应该知道啊,我有时候说哈没想太多。
但这些话也就事后跟长孙皇后嘀咕两句,“这司马懿,像是神医哈。”
“垂死话中惊坐起,直接被吓好了,能不说神医吗。”长孙皇后心道。
哪里有人敢附和,李世民也只能尬笑两声。
——
朱元璋看着天幕的详细注释,觉得有点离谱,低头跟马皇后嘀咕:“因为李公太长寿,我越看越像司马懿就把人宰了,这怎么可能是我?”
我这么求贤若渴,李善长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不可能是这个无厘头的死因啊。朱元璋心道。
马皇后狐疑看向丈夫,低声道:“这可太是你了!”
【从此年老已经不能作为理由从政治漩涡中脱身,相信后世老臣都得骂死司马懿。哪怕不是年老,哪怕表现得就是一个忠臣,如果皇帝身边有人来一句“陛下不见高平陵之变乎?”,臣子表现得再小心翼翼都没用,皇帝就是怀疑你!】
【在法治起决定作用之前,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约束力。】
【在司马懿之前,师长会这么教导学生:“你看那个人,为君不仁,为臣不忠,为友不义,茍富贵却相忘,最后果然难成大事,家族蒙羞,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我们不要学他,学他没有好下场。”】
【但是忽然有一个为君不仁,为臣不忠,为友不义,茍富贵却相忘的人成功了,这让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的人直接破大防。】
【更要命的是,这个人对着神明发誓,接着背弃誓言而子孙后代还能当皇帝!】
【原来天子有德者居之是错的!原来忠君爱国爱民是错的!原来神明也是假的!天子应该是兵强马壮者居之,做人应该利益至上。】
【于是,没有道德约束下,大家都疯狂了,后来乱世简直就是华夏的至暗时刻!】
【古人发现这种缺大德的家族都能当皇帝,那皇帝这个位置也没有什么含金量,皇帝这个职业也没有什么神圣性。】
【所以在古人变了,既然道德约束都是假的,那还玩个屁,大家一起放飞自我,怎么奸诈怎么来,怎么有利怎么来。反正有司马昭垫背,大家都算得上体面,怕什么!】
【所以现在看先秦古人的言行很奇怪,不仅是时代的变迁,也赖于一些打破底线的人。】
【也是因为这样,华夏人会对忠贞不二的人极度推崇,会对信守承诺的人赞美有加,即便这些人没有多大功绩,具有高尚的品格就值得名垂青史。比如战败的刘备,殉国的武侯之子诸葛瞻、武侯之孙诸葛尚,壮志未酬的宗泽、岳飞、辛弃疾,身死的于谦。】
【司马懿成功了又如何,得国不正,治国无能。】
扶苏接连咂舌攒眉,“这洛水才是最大受害者吧。”
这种为臣不忠,为君不仁,为人不信的小人,亵渎神明竟然没有惩罚?
“后人玩得真够花的。”
【话又说回来了,洛水之誓还是灵验的,司马懿父子三人造的孽,都报应在了自己后人身上。】
【司马懿兄弟几人都长寿:司马懿之父活了70岁;司马懿本人享年73;司马懿弟弟司马孚更是长寿,活了93岁,可见他们的后代多少有点长寿基因,结果司马懿当了皇帝的后代大都短命。】
【西晋皇帝:司马炎,享年55;司马衷,享年48;司马炽,享年30;司马邺,年仅18。】
【东晋皇帝:司马睿,享年47;司马绍,享年27;司马昱,享年52;司马衍和司马岳,皆年仅22夭亡;司马聃,19岁;司马丕,25岁;司马奕,45岁;司马曜,35岁;司马德宗、德文两兄弟皆37岁。】
【司马懿寄予厚望的长子司马师,竟然会眼球崩裂而死。】
【司马昭莫名其妙去世,小说《三国演义》更损,直接写司马昭是被刘禅逗乐了,笑死的——真笑着笑着就死了。】
【司马炎虽然活得久,却没有正常继承人可以选择:嫡子四个,死了两个,还有一个身体不好,除了司马衷还有谁可以选?而且司马衷有个儿子司马遹很不错。】
【虽然司马昭人不聪明,但他可比自己的父辈有良心多了。他虽然说过“何不食肉糜”,也说过“嵇侍中血,勿去”。】
【羊车皇帝肯定有其他儿子,问题是司马衷的外公是杨骏,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很陌生,但他有个牛逼哄哄的出身:弘农杨氏。所以,本就得国不正的司马炎敢废嫡立庶吗。】
【不管怎么说,司马懿的子孙下场都不怎么好,可以说绝后才是常态。】
【这一点比赵家两兄弟的后人还惨,毕竟赵家兄弟的后人真生不出来,司马懿的后人是生出来了,活不下去。】
“咱家没比司马氏好太多吧?”赵匡义又凑到兄长耳边念叨,“这该不会是报应吧?”
谁让你欺负孤儿寡母篡位,我才绝了后。
有这样的脑回路,不愧是自己的蠢货弟弟!
赵匡胤推开赵匡义,“你自己有问题别沾上我!”他怀疑是赵二有什么遗传病。
【司马懿当了皇帝的后代,除了东晋建立者司马睿,其余全部断子绝孙:】
【西晋男性宗室成员约200多人,分别是司马懿及其弟兄8人,第二代司马师、司马昭等27人,第三代司马炎等70多人,第四代司马衷、司马睿等70多人,第五代司马邺等30余人。】
【司马炎篡位后执意让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结果朝政被皇后贾南风把持,胡乱折腾,搞出了八王之乱,宗亲自相残杀,霍乱中原。】
【在八王之乱中,三十多位宗亲因政治斗争被杀。】
【贾南风,司马衷的皇后,司马衷不是跟他曾祖父司马懿一样装傻,他是真的脑子有问题,是个弱智儿,所以朝政由皇后把持。贾南风的父亲,便是司马昭的心腹,当街弑君的首要参与者——贾充】
【八王为了扩充兵力,又引异族为兵,导致边境空虚,于是五胡乱华。永嘉元年,匈奴人攻破洛阳,俘虏怀帝,司马氏迁都长安;永嘉五年,刘曜破长安城,俘虏愍帝司马邺。这时候被俘虏的皇帝就没有雪乡二圣幸运了,他们最终成了刀下鬼。】
【五胡在中原杀得昏天黑地,北方士族豪强无奈逃往江南避难,这就是衣冠南渡。】
【世家大族尚且逃难,平民百姓要面临的灾难不言而喻。】
【永嘉五年,洛阳城破,除了49位宗室被石勒的军队杀死外,还有大部分宗室死于五胡之手;】
【同年,许多宗亲逃到偏远地区,还有一部分在战乱中或死或失踪,总之下落不明。】
【东晋建立时,200多位宗室只剩下了12人。在这十二人里,已经没有司马昭、司马炎的后代了。除去战乱屠杀,更直接的因素是在八王之乱中,八王为了夺取帝位,盯着司马昭、司马炎的后代杀。】
【也就是说,西晋当了皇帝的人,后代都被杀光了,物理意义上的断子绝孙。】
【而司马懿的后代仅仅只有5人活了下来,并南渡,还建立了东晋。】
【司马懿之子司马伷的孙子,也就是第四代子孙司马绍,东晋第二位皇帝,听了王导讲祖宗“辉煌”的创业史,尤其是当街弑君一段,都只能难堪得掩面,说一句“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懿的后代还好意思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的话,司马氏还好意思提长安!三国时中原诸侯打成一锅粥了照样把边境胡人打趴,更没有让异族攻破都城。】
【很难说苍天是否真的有眼,司马亮作为八王中相对厚道,没搞杀戮的一个,他的后代意外南渡,反而存活最多,15支血脉存活9支。而且他的后代在东晋时期因为跟皇帝血缘太远,没有受到很多迫害。东晋灭亡后,他们还能到北魏为官。】
【东晋王朝完全就是世家大族的傀儡,皇帝被士族玩弄于股掌之间,司马氏所受的屈辱不必战乱时候少:】
【元帝司马睿被王敦欺凌软禁,忧愤而终。】
【明帝病重之际,庾亮直接在病床前兵谏,吓死了明帝。】
【桓温废皇帝,大肆屠杀宗室还不够,其子桓玄陷害大量宗亲。】
【刘裕更不用说,他对司马氏一族的屠杀比桓温还狠。】
【整个东晋皇帝像是被诅咒了一般,所生子嗣,要么夭折,要么被屠杀。】
【整个东晋,唯有司马睿四子,司马晞留下了两位后人。桓温本想屠光司马晞的血脉,还是简文帝苦苦哀求才留下了这点血脉。】
【司马伷这一支23支,最后仅两支留了下来,他们退出历史舞台,更名换姓得以存活。】
【由于司马懿名声太臭,即便是存活下来的后人也不愿意认这个祖宗,所以现在很少见到有人姓司马,如果遇到了姓司马的,大多数人也会问一句“司马懿是不是你祖宗”】
【就算跟司马懿没什么关系,听到姓司马的大家普遍觉得这人是伪君子,根本靠不住。】
【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姓氏,竟然混成了稀有姓氏,不得不说司马氏实惨。】
【篡位没问题,废皇帝也不是什么大事,前提是这天下得是自己打下来的,而不是去摘前人的桃子!】
【后人不人祖宗,不奉香火,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司马懿确实绝后。】
“孤还以为你司马氏能干得多好,原来是立国不正,治国无能!”曹操冷笑道。
他要司马氏一族不得好死。“千年世家?哼,老而不死是为贼!”
找个什么理由好呢。
墙角的司马懿被绑在架子上,头发散乱,满身鞭痕。
谁能想到这个满身血污的人在一天前还是受人敬仰的世家族长呢。
“断子绝孙”“遗臭万年”司马懿在种种激烈的言辞中彻底崩溃。
司马氏,世家大族,千年以来家族昌荣,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司马懿艰难擡起头,看着天幕中自己的子孙受尽屈辱而死,看着历史上自己的名声越来越臭。
他想问问上苍,“若是天命不在我,又为何让我家得到这华夏九州!既然司马氏成为九五至尊,又为何留声名狼藉,臭名昭著?这算什么!这到底算什么!”
神仙你高高在上不行吗,一定要泄露天机!
你来得太早了!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