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82 第八十二章

82 第八十二章(1/2)

目录

82第八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四天◎

村东头的小羊从外面回来了!

先前不少人都羡慕他, 特地有外地人来了,说要他帮忙,还给了五斤白米。

五斤白米!只有在县城才能买到的好东西!只有家底丰厚的, 才会在逢年过节拿出一点吃, 这人一口气就拿出了五斤!

这种人物去叫小羊作甚?

小羊虽只是个半大孩子, 但是本领很是了得, 在西宁府, 甚至不少人觉得,他若是能参军去前线,以后说不定能当个小领头。可是家里人觉得去军营辛苦,预备攒钱, 叫他读书。

这一去,就是许多日子。

直到冬日过去,夏日来临, 太阳高高挂起,还是没有收到小羊的只言片语, 家里人纷纷都开始着急——出去帮忙的精壮农人不少, 但没有一个像现在这样, 大半年都没有音信吧?

若不是那人留下了精白米, 说不定都要以为对方是拐子了!

时间逐渐迈过了夏日,来到秋日,甚至寒风习习。

小羊家的母亲天天盯着村口, 她有心想叫家人出去寻人,但那人只说,自己来自燕都。

那可是燕都, 皇帝脚下。

以往西宁府的人, 想要去燕都,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虽有放松,可燕都那么大,一路那么远,要到哪里去找他们小羊?

心里惦念着小羊,阿娘时不时在屋头掉眼泪,手中摩挲着夏日给小羊裁布做的新衣服:“我们家小羊,是不是被拐子拐走了?”

之前惦念着那些白米,她心里的揣测多了一重又一重,直至现在,才开了口。

她不知道自家的孩子在哪,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甚至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活着。

掉完了眼泪,要将新衣收起来,得拿着吃食和水送下地,如今正是秋收的时候,不能耽误。

今年收成不错,家里人都弯腰割着稻谷,穿着补丁加补丁的汗衫。

“大丫!老三!来吃饭!”

阿娘拽着小丫,在田埂喊了一声。

“阿娘,来了!”

“这就来——”

“我回来了!”

以往只有两个人答应的,如今却多出了第三个声音。

阿娘手上拿着的篮子啪嗒一声,掉到地上。

等看见不远处拿着镰刀,慢慢走过来的熟悉身影,她的眼泪忍不住,立刻掉了下来,往前奔了几步,将自家孩子抱在怀里:“你怎么这么久都没个口信,阿娘想你啊——”

“阿娘,没事,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郑小羊擦了擦眼睛,回想起这些日子的经历,竟然犹如大梦一场。

犹如戏曲里面磨砺了许久的主角,还好,最后得到了一个好结局。

他没有过多渲染这些日子的不易,只简单说:“阿娘,你一定想不到,我遇到了陛下!”

“陛下……?!”

阿娘抹掉眼泪,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团团围上来,牵住了最后一个成员。

“那个人中途把我丢下了,我不认得路。后来陛下出征,不知怎么,居然叫我遇上了。”郑小羊避重就轻,简单说了几句,“是陛下带我回来的。”

西宁府和北疆比较近,听说过陛下出征的事,但是怎么也想不到,居然能叫自家孩子遇上了。

那可是陛下啊……只能在戏文里面才能得见的……陛下?!

这件事比郑小羊回来更有冲击力。

几个小孩齐齐哇了一声,叽叽喳喳地问:“哥哥你仔细说说!”

“大弟,陛下是什么样的?”

……

“好了!”

阿娘一人敲了一下额头,家里孩子都回来了,她心中也踏实了。

对于陛下,她不是不好奇,只是自家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回来了就好,下午你们好好干活,我去隔壁村给你们割肉回来吃。”

她简单给各人安排了活计,家里田地不少,多一个人就多一个劳力,因此,就算郑小羊刚刚回来,她也没有手软,叫人回去休息。

说完后,看到一只小羊哒哒哒地跟在郑小羊的身后,诧异道:“这只小羊是……?”

“阿娘,这可是我的救命恩人!”郑小羊生怕阿娘把它拽出去宰了吃,急急忙忙说。

“行。”

阿娘摸了摸身上只沾了灰的半大小羊,道:“那我一会再上山,打些草回来。”

只是她的计划完全没能推行下去。

后面有马蹄声哒哒哒地传过来,有一队穿着官服的人骑着马走来,远远下马,俯身行礼:“见过百户!”

所有人:“???”

郑小羊眉飞色舞:“遇见陛下后,去了前线一趟,立了些小功。”

除却官职,陛下赏赐的还有金银、布帛等,足以让他们普通农人变成富人。

况且,百户可是六品的官,若是郑小羊回到军营,还能往上一层,升为千户,能够叫子侄袭官。

他还这样年轻。

以后肯定能有继续晋升的机会。

阿娘愣了愣,她大儿子早早去参军了,许多年下来,似乎也只是一个小旗?

这崽到底立了什么功???

那报信的官员又道:“陛下给了金笺,有了这个,你能直接去西宁府旗下。”

按照规制,郑小羊若想投军,的确应该去西宁府旗下;但因为机缘巧合,去了北疆。

明慕没让他名字记在北疆防线,特意空出来,西宁府毕竟离家近。

“那我想去燕都,也行吗?”听完解释后,郑小羊立刻问。

那报信的官员一愣,点了点头:“也行。”

“好,我去燕都。”郑小羊将金笺捏在手中,收起来。

这算是钻了一个空子。

若他去西宁府治下,想要直入燕都,起码得升到同知,才能在上官引荐下调去燕都。如今他军籍有了,但是去处还没定,又有陛下的金口玉言,去燕都也不是不行。

他们说话没避着人,自然是叫其他家人听见了。

等东西放置好,街坊乡里前来庆祝,又办了几日的流水席后,这户小小的农家终于恢复了平静。

阿娘心中沉了几天的心事,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小羊,你要去燕都?”

“是,阿娘。”

郑小羊之前就在想,阿娘什么时候会找他谈论这个,如今听到这句,居然有种尘埃落地之感:“我想去燕都。”

“是因为,你想追随陛下?”阿娘问。

郑小羊点了点头。

阿娘目光温柔:“也是,你都这么大了,又有一身的本领,不应该困在田地之中。”

她摸了摸自家孩子的头发。

虽没明说,但事情绝不是小羊说得那样简单。

“你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得自己拿着,你孤身一人去燕都,手里没钱可不行。”

“阿娘,我带回来,自然是补贴家中的。”郑小羊皱了皱眉。

“怎么好叫你一人补贴家中?”阿娘道。

“等去了燕都,你最好向陛下求个恩典,先去读书。哪有未来的大将军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的?”

阿娘一件一件细细叮嘱,最后道:“以后要记得,定时写信回来。”

家里人认字不多,但是村中有识字的老秀才,可以叫他来读信。

郑小羊轻轻抱住母亲:“我一定记得。”

回了盛朝,才有回家的归属。

等郑小羊千里迢迢去了燕都,已经十一月,国孝结束。

他找了燕都大营,报上了名字,立刻给他提了官职,成为一名千户。

“千户大人,陛下先前知道您要来燕都,特地让您去见他呢。”

军营中负责记录的文书见了名字和籍贯,认出这位少年,正是陛下特意叮嘱的那位,又道:“陛下的金笺,大人带了吗?”

“带了的。”郑小羊点头。

他现在沉稳多了,放了行李,将自己收拾一番,自己摸去了宫城。

然后远远见到了,坐在宫殿门口的陛下。

燕都十一月已经冷下来,他披了一身大氅,身边有个熟悉的宫侍在不停劝着,应该是让陛下回到宫殿内。

放眼望去,出了国孝后,宫中的色彩立刻丰富起来。

“好了好了,别念了,我就坐一会。”

说是这么说,但他坐得稳稳当当,没有离开的意思。

等远远见了小宦官带着人过来,明慕算了算时间,意识到这人是谁,招了招手。

跟在小宦官身后的郑小羊三步凑两步,立刻到了陛”

明慕还是第一次见他穿官服,以往都是普通衣裳或者战甲,如今一见,果然不错。

他想了想,低声吩咐阚英:“我记得有麒麟服?”

蟒服、飞鱼服、斗牛服、麒麟服都是帝王赐给臣下的特殊服饰,只是不能随意赏赐,最起码要四五品官以上。

另有仪鸾卫指挥使,亦可赐服。

如今千户是从五品,勉强达到了标准。

“是的。”

“我见他穿或许不错。”明慕指了指。

除却郑小羊,也只有太傅缪白获得了赐服的荣耀。

至于其他官员,在先帝或者世宗手上,或多或少都有赏赐,明慕就暂且歇了心思。

说话间,郑小羊走过来,毫不在意地在明慕旁边坐下,只是注意矮了一阶,期期艾艾道:“陛下……就是……”

他想问,陛下还记得之前的承诺吗?说要给他一个名字的。

但是这么久,也没有消息。

“怎么?”明慕知道对方想问什么,故意逗他,“给你的赏赐,难道不满意吗?”

“这……肯定是满意的。”

郑小羊的声音越说越低。

陛下没有赏赐田地,但是别的都给的足足的,就算阿娘只留了一点,也足以让一家子衣食无忧了。

“就是……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