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 57 第五十七章

57 第五十七章(2/2)

目录

研究不出来也没关系,这个的技术含量实际上不是特别高,简单来说就是不停纯化自交,确保基因型稳定,就是自交的时候得小心。他多找些有经验的农人就是。

在古代,这可能算是唯一一种改善稻谷基因的方式。

焦青本想拒绝的。

但是……

皇帝距离很近,没有之前预想的那么高不可及,他一身粗衣,满身灰尘,进宫都怕污了地,却能和陛下共处一殿,还能听对方和颜悦色的说话——最大胆的戏文里,都不会有这样的情节。

他读过书,知道一句:士为知己者死。

春秋的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瑶的知遇之恩,不惜伏桥如厕、吞炭漆身,以行刺杀死智伯瑶的赵襄子,失败后自刎牺牲②。

陛下……难道不是他的知己吗?

“草民愿意。”焦青鼓足了勇气,答应下来。

他的身上还有灰尘,陛下却毫不介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这件事朕交代下去,你家是在金陵那边?放心,不让你离家太远,在那边有皇庄……”

明慕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已经规划好了,南边稻谷易熟,可一年两熟,琼州环境太恶劣了,等第一批种子下来,可以派别人去,或者直接找当地的农人……

后面的内容倒是涉及到朝中动向,和焦青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明慕在燕都扒拉出一个宅子,赐给他,让人先回去休息——他在晚膳的点还开小朝会也挺癫的。

回头一看内阁,卜祯已经将计划全写好了。

明慕:“……?”

这什么震惊盛朝的速度?

总有种,明明他挺努力的,回头一看所有人都比他更努力……

难道盛朝官场上有隐形kpi么……比如不许比皇帝更懒惰之类的?

明慕决定先摸个鱼,省得把好用的同事们都累挂了。

“这个爵位朕打算从内库出,不增加户部的负担。”明慕道。

“陛下多虑了,只一个侯爵,年俸不过几百石,这点户部还能出得起的。”

就算不细算,也知道小皇帝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些。

之前补税便是重重的一笔,听说陛下又杜绝了卖官鬻爵、矿税等,内库一下子没了两个收入大头,花得又多……唉。

这次内阁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绝对不叫小皇帝出一个铜板:“陛下,海外商人的定金即将运到,陛下不必忧心。”

明慕总算应下了。

这次的小朝会还没结束,明慕让人去叫了程掌印,又拿来昨日的奏疏,给众人传阅,道:“程掌印……善于御下,对此类有些心得,这是他昨日的建议,诸位可先看看。”

看完后,倒是一阵沉默。

明慕不免胡思乱想,心道难不成他们不能接受程掌印,乃至无法接受他的意见?

或者说,是文官和宦官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以至于奏疏上的内容不具有普适性?

他看的时候倒是感觉还行……

“陛下。”

传阅完毕后,那份奏疏被送了上去,卜祯道:“臣觉得,内容虽不错,但还是不够严格。”

“程掌印的传言,臣也有所听闻,似乎,要更严苛些。”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传言是否为真了。

倘若是真,怎会上奏这种,不痛不痒的奏疏

明慕:“……别太可怕了我说你们。”

卜祯微微摇头,将奏疏重新奉给帝王。

陛下纯善,甚至太过心软,不够果断。

在管控官员时,多宽和待人,愿意给予激励,而非惩罚。短期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可长远一来,地方官员难免懈怠,仗着陛下的宽和生事!

若那时,再行严法,难免不会心生怨怼,毁坏陛下的心血,想要弥补,要耗费十倍、百倍的精力。

需得此时,找到奖励与惩罚并重,配以专人督管,才能叫盛朝顺利地维持。

明慕将折子拿在手中,正欲开口,阚英轻轻走过来,对他道:“陛下,程掌印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让他进来。”

算了,让写奏疏的程掌印和卜大人说去。

明慕没有贸然地否决。

他没有切身体会过盛朝基层的运作情况——钱大人不算,他纯混子——了解程度不如卜大人他们,贸然提出想法,指手画脚,反而会弄巧成拙。

干脆看他们讨论去。

明慕决定再不掺和。

程正真进来后,他就将舞台留给他们,自己则是全然地当个看客,预备从两人之间的辩论中学一点东西——

直到程正真开口前,明慕都是这么想的。

“卜大人所言极是,这份奏疏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思,臣手中还有另一份。”

明慕:“???”

不是?

事情怎么来了一个超级大逆转?

他对程正真怒目而视:“你故意的?”

故意给出初步构思,若赞同,皆大欢喜,若不赞同,则给出第二份?

“为什么?”明慕有点搞不懂对方的想法。

程正真干净利落地请罪:“卑职欺君罔上,该罚,卑职愿再不入燕都。”

明慕算是看懂了对方一系列操作的目的,张口欲言,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理论上来说,他应该生气的,因为是被他耍了。

可实际上……对方的目的是自我放逐,愿意继续当新任陛下的喉舌。

“……谈完这件事,你就走吧,真是的。”

明慕心情复杂,不想再搭理他,也不想继续参与接下来的讨论:“等结束后,将结果呈上来。”

说完,他直接起身离开了。

阚英小碎步跟上去,或许和陛下一样心情复杂的就是他了——

程正真滚蛋了,他能完全掌握司礼监,也就是完全属于陛下。

可他走了,活给谁干?

阚英顿时头大。

——

千里之外,北疆。

北疆冬季极为苦寒,炭火耗费极多,但在夏日,反而气候凉爽,不需用冰。

“今年的物资送来得倒是快。”

有北疆的士兵收到了今年的新型棉甲,摸起来和比棉袄板实,但是又有一层轻甲,能直接套在外面。

这算是燕都工部的一点巧思,让这些棉甲还能当做普通棉衣用,就是穿起来不大舒服,轻甲想要全然固定,也有些麻烦。

可是这方法,让棉甲多了一点用途。

“都是新棉花!”另一人嗅了嗅棉花上的气味,如果是陈年旧棉花,会有霉味,这些棉甲上倒是没有。

不仅如此,棉甲分了不同大小,不是统一制式,免得出现穿着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

“今年陛下倒是好,早早送来了,往年哪一次不是千拖万拖,最后送来一些虫蛀鼠咬的东西?”

“军饷也是,没有拖延。”

“现在的每日饭食中都多了肉。”

“还有人定时来帮我们写信寄信呢。”

北疆没什么娱乐,以往都是战友们围绕着篝火,聊聊天,取取暖,听着外边的动向。若是有马蹄声奔腾而来,便是敌袭,要吹响号角,点燃狼烟。

夏日炎炎,北方的稻麦没有成熟,不是打秋风的时间,更何况,听说西宁府那边的防线将戎狄打退百里,想必这几年,对方都会收敛一点。

而他们身上的任务,也可以轻省一些。

因此,他们也有时间能说说话,聊聊天。

不知谁挑起了话头:“我觉得新帝比先帝好……”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附和了他:“的确如此。”

“大公主离开后,本来以为再也收不到药膏了,这次有人给我捎来了……还说有什么需求,可以投进意见箱里。”

从这开始,便打开了话匣子,几人说了半天,倒是真感受到“明君”的好处了。

他们不是那些大官,但偏偏是小人物,却能感受到细微之处的变化。

说着说着,忽然有人问:“今次的物资没送完?我听见外面又有马匹声。”

“都齐了,我清点过。”

“那怎么……”

“都别说话!”小旗大喝一声,小小的堡垒中瞬间鸦雀无声。

而那些马蹄声,越来越急促、越来越清晰。

方向来自……草原。

【作者有话说】

①②来自百度

感谢在2024-08-05 20:45:52~2024-08-06 20:48: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点不燃就算了、68323168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朵朵、路灵玉秀、骑鹤驾云 10瓶;彩瞳雨晴 5瓶;赵小X 4瓶;君辞、小碗菜菜、愚闲、68323168、麋鹿、朝俞and自习、Erudit、本草纲目说艾灸治百病、爱宅家不运动的pig、炏汐、大麦和豆子、只想做个咸鱼、晓风听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