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何处问长安:王臣蹇蹇 > 后记

后记(1/2)

目录

后记

宋时权相相争,丁谓恃章献太后之宠信,将寇准及李迪逐出朝堂。随后又派官差前往二人贬所,矫诏欲杀之,事虽不成,仍引起时人不满。有人问丁谓,“倘若李迪贬死,公将如何面对士论?”丁谓答道,“来日诸生录史,不过记一句‘天下惜之’而已(注1)。”

江不疑低估了江永。受遗三主,佐命四朝之人,绝不仅是“天下惜之”而已。支撑广厦的大木一朝倒伏,必也使天下震动,栖息的生灵四散逃亡:不劳皇帝寻机借故,文武百官集体罢朝十日,交章请索贼党,穷其奸源。“国耻”二字高悬庙堂,搅得林世焱日夜不能安宁,但他还不得不盛装走上午门,接见刺面断指、伏阙上书的太学生们。京中内外,处处建醮设斋,锣鼓自昼至夜,香烟缭绕不息,一皆祈祷着他们爱戴的元辅能够转危为安。

锦衣卫赶到时,江永浸泡在血水里,身被大小十一处创伤。他在断筋折骨的炼狱中屡昏屡苏,浑噩之间,眼前几多光影浮掠,有家人,仆从,同僚,故旧,门生,还有宫中遣来的太医、内侍,城中不少店铺的掌柜,国子监推选的代表,以及黄树与周琛——两人跪在床前,声泪俱下地叙说自己为何必须离开京城,他管不了。最后是江不疑,守备京营的秦越听闻江永遇刺,惶恐无地,连夜率领军队向长江上游逃亡。眼看南京防线即将崩溃,他被迫登门造访,恳请江永用手信将秦越召回……守军重整,人心安定之后,皇帝先后派贴身太监赵单、赵双前来探望,内外考察一通,定下次日迎驾事宜。然而当天子仪仗浩浩然涌进江府所在的街巷,却发现已是室迩人遐。

把“文正”的谥号留在大宣朝廷,且存江永一线残命罢。

初春的清晨,雪窦寺敲响第一道钟声。

沈蔚挑灭烛灯,走出禅房。冷涧的霜气扑面而来。两枚灰影候立在新发的草木间,身上僧袍被寒雾沾湿,将下山擦过的枝叶都拓在皱褶中。沈蔚不由惊奇道,“了空大师,行痴大师,你们来为何事?”

林书桐双手合十,俯身答道,“我与行痴今日下山,要往西面云游修行。临行特来拜见夫人,尚请夫人代小僧向江公与大小姐道别。”

法号“行痴”的大景永平皇帝也向沈蔚颔首致意。

“你们在山寺里待了整整一冬,每天忙于铲除荒秽、翻松土壤、播撒花种,怎么不等花开就着急走了?”

“阿弥陀佛,”书桐口占一偈,“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注2)。”

三人相视而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