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姑说 > 方向

方向(1/2)

目录

方向

小悠:“大姑,这么说来,先秦虽然号称‘诸子百家’,但实际上真正与儒家在同一赛场的,只有道家和墨家两位选手了?”

大姑:“嗯!但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主流的观点是将‘法家’也分在这一类了。”

小悠:“所以主流观点认为,先秦诸子百家中属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有四家,即儒、道、墨和法,那您为什么将法家单独拿了出来呢?”

大姑:“因为我觉得‘法家’跟‘医家’‘兵家’一样,不论儒、道、墨哪种治国理念占主流,都需要用到医术、兵法以及法律,所以我认为‘法家’更多的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或是实现治国理念的路径,而非治国理念。”

小悠:“啊?可是我听说法家的主张是‘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礼治’——这不正说明法家不但跟儒家一样有治国理念,而且是跟儒家唱反调的吗?”

大姑:“确实,儒家和法家在这一点上互相斗了上千年,对此咱们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儒法之争’。”

小悠:“那您还坚持要将‘法家’单列吗?”

大姑:“是的。”

小悠:“为什么呢?”

大姑:“因为我觉得,无论是‘法治’还是‘礼治’,都只是一种具体的治国措施,是方法,是路径,而非方向。”

小悠:“方向?有点抽象!什么是‘方向’呢?跟‘方法’‘路径’有什么区别呢?我实在是听糊涂了!”

大姑:“举个例子,有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听过吗?”

小悠:“听过!”

大姑:“罗马,就是方向!”

小悠:“哦!‘条条大路’就是‘方法’!”

大姑:“不是哦!‘骑马’或‘走路’等等,才是方法,‘条条大路’是路径。”

小悠:“哦!这句话的方向、方法、路径,我明白了,可是这个例子跟法家被单列的关联性不是很明显呐!我还是理解不了您为什么说‘法家’是方法路径呀!”

大姑:“这就要从儒、道、墨的这三家的区别来说了。在我看来,这三家就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方向’。国家治理体系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暂时只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比较他们的不同。”

小悠:“选哪个角度呢?”

大姑:“经济!”

小悠:“啊!钱!我喜欢!”

大姑:“你个小财迷!我问你,从经济的角度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经济体制呢?”

小悠:“经济体制?”

大姑:“国家经济组织的形式,‘它规定了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调控或影响社会经济流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等。’”

小悠:“听不懂!”

大姑:“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听过吗?”

小悠:“哦!听过!道家主张‘无为’,就是政府不干预,当然是‘市场经济’了!”

大姑:“那儒家呢?”

小悠:“我记得‘儒家特别注重社会管理,尤其注重管理者的素质。’这说明儒家是一种自上而下管理结构,有点类似于‘计划经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