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1/2)
推恩
小悠:“哎!‘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大姑:“怎么忽然间变得这么忧郁了?”
小悠:“这么沉重的话题,你让我怎么可能不忧郁?”
大姑:“那行!我们换个话题吧!我们之前聊到哪了?”
小悠:“分封!”
大姑:“我不是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吗?怎么会聊到分封了?”
小悠:“你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时,我发现你家在你曾爷爷时期很阔,但到你二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定远侯班超时,资料表明你二哥很穷,穷到要靠抄书来供养生母。于是我好奇你家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变穷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你曾爷爷家是否有败家子和败家女开始着手清理线索!
因为你曾爷爷膝下共有三子一女,我们先从仅有的一女开始。而她正是你的姑奶奶班婕妤,是西汉第12位皇帝XH12汉成帝刘骜的妃子。
后来,由你家姑奶奶丈夫的生平经历,联系到了前代皇帝,即西汉第7位皇帝XH07汉武帝刘彻。
在将12号汉成帝与7号汉武帝的生平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7号这个皇帝有个独特的喜好——改年号!我们好奇他频繁改年号的原因,并由此而发现改年号的前身是改元,因此得知西汉改元的第一人,是7号的爷爷,即西汉的第五位皇帝XH05汉文帝刘恒。
但XH05汉文帝刘恒只是西汉改元的第一人,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改元的人,却要追溯到东周战国时期的梁惠王、秦惠文王,这两位的爵位本不是‘王’,但却各自称王,并在称王之后实施了‘改元’!
接下来,就从战国时期的这两起称王事件,进而聊到了周代的‘分封制’!”
大姑:“我的天!这话题绕得够远的啊!”
小悠:“哎!快二十万字了,才聊到您出生时的家庭背景,而且还没聊完!能不远吗?”
大姑:“这是有点离谱了!那咱们赶紧绕回来!”
小悠:“跑这么远,还能绕得回来吗?”
大姑:“可以!而且这些路也没有白绕!比如我二哥穷,就可以直接回答了,不用再翻我家祖谱了!”
小悠:“啊?为什么?”
大姑:“因为‘宗法制’呀!”
小悠:“就是我们之前聊到的,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嫡庶来组织、统治社会的法则?”
大姑:“是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且这项完备于周朝的制度,其影响延至后来的各王朝,其中就包括我们家所在的汉朝!”
小悠:“也就是说,你们老班家不穷。穷的只是你二哥,因为他不是嫡长子,没有继承到财产?”
大姑:“嗯!可能并不是我二哥这一代没能继承到曾爷爷家的财产。你忘了,我爷爷是我曾爷爷的第三子。”
小悠:“哦!我记起来了,你爷爷上面有两个哥哥,你祖父的二哥班斿去世时,西汉末年的权臣王莽 ‘修缌麻’,在那个看重血统的年代,这种情形说明最少你祖父的二哥,也即你二爷爷,很有可能是嫡子,这就说明你爷爷绝对不是嫡长子,所以你曾爷爷的阔气,在你爷爷这一代就没有沾到多少光了!”
大姑:“嗯!不过虽然没得到多少,但应该家境还行,否则我大哥也没条件修史!”
小悠:“哦!对!你们家修的这部《汉书》是后来才被国家收编的,最初只是私人编修,国家并没有拨款。如果你大哥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事做不了!这就说明你大哥当时小日子过得不错。明明日子过得不错,却让你二哥去抄书奉养生母——你大哥不孝哇!”
大姑:“有没有可能,我二哥的生母不是我大哥的生母呢?”
小悠:“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姑:“因为据史料记载,我大哥班固出生于公元32年,二哥也是!”
小悠:“同年出生,双胞胎?”
大姑:“没有任何史料说,他俩是双生兄弟!”
小悠:“哦!异母兄弟!你二哥非但不是嫡长子,甚至可能不是嫡子吧?”
大姑:“结合我大哥和二哥的经济状况考虑,我觉得你的猜测是对的!”
小悠:“破案了!这么说来,我们可以继续聊您的家庭背景了!可是在绕路的过程中,我们挖了不少坑,就不管了吗?”
大姑:“不会呀!当然得填上了!在你眼里,我是一个不负责的人吗?”
小悠:“我也觉得你不会撒手不管的!只是我还是想确定一下,毕竟坑太多了,填下来可是个大工程,而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换成是我,我很有可能随便写几句话,草草了结!”
大姑:“我应该不会这么做!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所以不管路多远,终究不会白走,或许有一天,沿途的风景会成为解开我们疑惑的钥匙!”
小悠:“比如分封制,就无意中解开了你二哥为什么穷的问题!”
大姑:“嗯!”
小悠:“所以,我们管杀管埋,不对,自己挖坑自己埋,这话好像还是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