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1/2)
改元
小悠:“之前说到,07号汉武帝在继位初期,便将当时最大的三个官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给换了,还换了自己的保安大队长即郎中令。那12号汉成帝怎么就只是封了王凤为大司马,其他的官没改呀?”
大姑:“不是啊!也换了!丞相一职,12号汉成帝于公元前33年继位,时任丞相之位的人名为匡衡,四年后,即公元前29年三月初八,任用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这里的王商是大王商。
而御史大夫,12号刚继位时是张谭,三年后即公元前30年,改为尹忠。
但郎中令一职,则没有立即换人,12号继位时,是于永,其妻子是12号汉成帝的姑母(XH10 汉宣帝的长女馆陶公主刘施),十一年后,即公元前22年,才改为王章。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职位在07号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勋,所以在12号汉成帝时期,没有郎中令,只有光禄勋!”
小悠:“这07号汉武帝将‘太尉’改为‘大司马’,将‘郎中令’改为‘光禄勋’——挺喜欢改名的呀!”
大姑:“是呀!不只喜欢改名,还喜欢取名,比如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开始使用年号。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
小悠:“我记起来了,唐高宗的老婆也喜欢改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换了17个年号,而且则天大帝她老人家也喜欢改名,跟汉武帝在取名改名方面,简直就是知音呐!”
大姑:“或许,这种‘知音’,是共同的环境所造就的!”
小悠:“您的意思是,则天和汉武,两个皇帝虽然相隔数百年,但却面临了同样的问题,需要用改名这种事来解决?是什么问题呢?改个名字又能有什么用呢?”
大姑:“我只是猜测,并没有什么依据,毕竟我现在对于07号汉武帝的政治环境都不够了解,对于武则天的情况一无所知,就更谈不上比较两人所面临问题的异同了!”
小悠:“哦!女人的直觉!”
大姑:“嗯!”
小悠:“那咱们把‘唐’先放一边,继续说‘汉’?”
大姑:“好!”
小悠:“我有点好奇,07号汉武帝怎么会突然想到要给自己创年号呢?”
大姑:“没看到有这方面的文字记录,只能猜一猜了!”
小悠:“凭空猜吗?”
大姑:“也不是完全凭空猜测。你听过‘改元’这个词吗?”
小悠:“听过。‘改元’是古代新君即位或在位时,以其次年或当年更为新纪元元年,是为改元。就是停用正在施行的纪年名称,改用一个新的元年,过去的纪年归零,国家的所有时间表述从零开始。”
大姑:“你说的这种是‘新君改元’,周至秦汉初年普遍使用,那时新君即位大都以次年或当年为元年,然后依次递数,中途一般不改元。但在秦汉之前,曾出现过两次‘改元’的例外,战国时期梁惠王、秦惠文王称王之后宣布‘改元’,这种我们可以称之为‘中途改元’。”
小悠:“梁惠王、秦惠文王不就是‘王’吗?怎么又‘称王’啊?称王之后,是不是叫‘梁惠王王’和‘秦惠文王王’?”
大姑:“不是,在称王之前,‘梁惠王’是‘侯’,如其父被称为‘魏武侯’;而‘秦惠文王’则是‘公’,比如其父被称为‘秦孝公’。在称王之后,才改‘公’‘侯’为‘王’。”
小悠:“梁惠王的父亲是‘魏武侯’,一个姓‘梁’,一个姓‘魏’?他爹是入赘的吗?”
大姑:“不是!梁惠王,即魏惠王(前400年 - 前319年),姬姓魏氏,战国时魏国第三任国君(前369年 - 前319年在位)。魏武侯之子。
之所以被称为‘梁惠王’,是因为他在取得魏国国君之位后,于公元前361年将魏国的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又被称为梁国,故魏惠王也就被称为梁惠王。”
小悠:“姬姓魏氏?他到底姓姬还是姓魏呀?”
大姑:“在秦朝以前,‘姓’与‘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是母系血统的族称,氏则是从姓分出来的分支。姓氏是在秦朝以后才逐渐合一,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姓氏’一词。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称的‘姓’,在先秦其实都是‘氏’,按照现在的习惯,应该说他姓魏。”
小悠:“那‘姓’和‘氏’的关系 ,就像是一棵大树,姓就是树干,而氏则是大树上的‘枝杈’?同姓而不同氏,就是同一棵树上不同的‘枝杈’;若是姓不相同,就不是同一棵树;但无论同不同姓,都长在同一片名为‘神州’的森林中,是这个意思吗?”
大姑:“可以这么理解。”
小悠:“梁惠王不是魏国第三任国君吗?国君不就是王吗?称‘王’之前为什么是‘侯’呢?”
大姑:“魏国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这里的诸侯国,是指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而封地最高统治者则被赐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小悠:“所以,魏国的国君爵位是‘侯’,而秦国的国君爵位是‘公’,都不是‘王’。为什么‘称王’呢?是后来爵位又升为‘王’了吗?”
大姑:“不是!爵位最高的只有‘公’,‘王’这个称呼以前只有周天子才有,但那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实力迅速上升,也开始称王。”
小悠:“原来那时还不是王,难怪史料说是‘称王’,这个‘称’字用得精妙呀!”
大姑:“是啊!”
小悠:“战国时期也有周天子,跟‘夏商周’三代中的‘周’有关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