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姑说 > 保安

保安(2/2)

目录

小悠:“这么说来,霍光之前,大司马或者说太尉的官职和丞相一样大,但实际地位没有丞相高,所以汉武帝继位之初最大的官是丞相无疑。但太尉又是个什么官?跟御史大夫相比,哪个官大呢?

大姑:“‘太尉’之名在现存文字记载上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作为官名,源于‘国尉’。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与掌政务的丞相共同负责国家政务。但因太尉权势过重,故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

西汉初沿袭秦制,但其时太尉或置或不置,大抵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也有观点认为,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

小悠:“也就是说,在07号汉武帝继位之初,这朝廷最大的文官是丞相,最大的武官则是太尉。那时,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肯定是比丞相官小,但跟‘太尉’相比,官位比‘太尉’小,但因为太尉职责主要在军事方面,而且有事则置,事毕则省,并带有虚位性质,所以一般情况下,日常事务中御史大夫的话语权可能要高过太尉,是吗?”

大姑:“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小悠:“同时任免的官职中,还有一个‘郎中令’,这又是个什么官呢?”

大姑:“郎中令,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郎中令是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的官,实际权力较大。

郎中令的职掌也比较复杂,职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要职掌和其它职掌。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其它职掌包括征讨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参与皇帝的丧葬活动、典校图书、荐举贤良方正。

在长达四百余年的两汉历史中,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郎中令这一职官发生过一些变化,郎中令与皇帝的关系由亲近而疏远,后期郎中令在礼仪方面的职掌逐渐加强。”

小悠:“郎中令的主要职掌听起来,像是皇帝居住的宫廷小区的保安大队的大队长呀!”

大姑:“……”

小悠:“‘大队长’这名称有点掉价,改成‘安保部经理’?或者叫‘物业经理’?”

大姑:“……”

小悠:“大姑,那你说像什么嘛?”

大姑:“保安大队长,挺好的!”

小悠:“那你之前不说话,呆呆地看着我,是为什么呀?我还以为你不认同呢!”

大姑:“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我应该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郎中令’和‘保安’进行类比的,所以这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小悠:“那我们可太不一样了,我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保安,再也想不到别的。怎么样,我反应快吧?”

大姑:“嗯!”

小悠:“嘻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