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姑说 > 巧合

巧合(2/2)

目录

小悠:“但她许过人啊,还是许过两家,只不过对方死了才没嫁成。”

大姑:“没嫁成,就不算呐!”

小悠:“当时可能不算,但后世可能就会算!到明朝时,皇帝朱元璋大力号召寡妇守节,并出台了‘除免本家差役’的优惠政策进行引导,于是贞守节之风大盛,甚至出现了未嫁女子替死去的未婚夫守节的事情。

如果‘未嫁女子’需要替‘死去的未婚夫’守节,这跟嫁过去了有什么分别?所以王政君在后世的‘卫道士’眼里,跟汉成帝他爸是三婚。”

大姑:“好吧!算你有理!就算这两‘王’有一点相似。”

小悠:“可惜的是汉武帝的外祖母生王娡时,没有梦到月亮,否则就更相像了。”

大姑:“王娡的母亲虽然没有梦到月亮,但王娡却梦到过太阳。她怀着刘彻的时候,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就把这件事告诉给老公刘启,太子刘启说:‘这是贵显的征兆。’”

小悠:“这么巧?听着像是编的。”

大姑:“还有一处巧合。两位‘王’母,在进宫前都算过命。”

小悠:“王政君算命的事之前说过了,但王娡算命好像没提吧?”

大姑:“嗯!王娡的母亲臧儿找相士姚翁为自己的子女相面时,姚翁告诉臧儿:‘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臧儿听完之后很是高兴,王娡对此也表示要尽力一试。臧儿就把王娡从金王孙家中强行接回来。金王孙很是愤怒,不肯和妻子王娡断绝关系,臧儿于是托了很多的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

小悠:“……”

大姑:“怎么不说话了?按照你以前的行为模式,你这时候应该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封建迷信不可信’!这回怎么这么安静?”

小悠:“我本来是想说来着,可王娡的儿子不是真的成了皇帝嘛!而王娡本人也当上太后了呀!都被这算命的给蒙对了呀!这让我怎么‘拍案’呀?”

大姑:“巧合!”

小悠:“对!纯粹是巧合!封建迷信不可信!”

大姑:“还要继续找相似点吗?”

小悠:“当然!继续说汉武帝刘彻。话说刘彻当年能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太子,其母王娡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时太子刘荣已年满十八岁却尚未婚配,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太子刘荣。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公主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馆陶公主看上了‘梦日入怀’而生的胶东王刘彻,想把女儿嫁给时年四岁的刘彻,王夫人同意了这桩婚事。

后来,刘彻的母亲和未来的岳母联手,栗姬失宠,刘荣被废,刘彻成为皇帝。而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成为汉武帝第一任皇后。”

大姑:“汉成帝的第一任皇后姓许,姓名不详,称‘许皇后’。恭哀皇后许平君堂兄弟平恩侯许嘉之女。许平君则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宣帝刘询,是汉成帝刘骜的亲爷爷。所以,许平君是汉成帝刘骜的亲奶奶。因为汉成帝的奶奶也是‘许皇后’,为了避免混淆,后面就称汉成帝的皇后为许废后,好吗?”

小悠:“好的。汉成帝娶的是亲奶奶堂兄弟的女儿,那这帝后二人岂不是差了辈分了?一个是姑姑辈的,一个是侄子辈的!”

大姑:“嗯!”

小悠:“我们现在禁止近亲结婚,即禁止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姻。

‘直系血亲指的是具有直接生育关系的亲属,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以及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这许废后和汉成帝,肯定不是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指的是上溯至同一血缘的共同祖先后,再向下数三代内的亲属。亲/堂/表兄弟姐妹、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两人是不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呢?得数一数。

先上溯至同一血缘,许废后的父亲许嘉,是汉成帝的亲奶奶的堂兄弟,也就是许嘉的爹和许平君的爹是亲兄弟,所以许嘉和许平君有共同的爷爷——奶奶不一定,毕竟同父异母也算是亲兄弟。

‘三代’是怎么算的呢?‘已身为一代,从已身往上数,父母为二代,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三代’。

所以,许废后的父亲许嘉和汉成帝的奶奶许平君,两人是近亲三代,但到许废后这一代,属于四代,而到汉成帝这一代,则属于五代了——这是假设许嘉和许平君两人的奶奶是同一人的情况下计算得出的,如果两人的奶奶不是同一人,那许废后和汉成帝的血缘关系就更远了。所以,哪怕是在现在,汉成帝和许废后都可以结婚。”

大姑:“你为什么这么关注许废后夫妻二人是不是近亲结婚呢?”

小悠:“因为许废后所生子女皆早夭,网上看到有人说这是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于是我就想看看是不是这个原因。”

大姑:“哦!”

小悠:“话说回来,汉武帝当上太子,其生母的‘运筹帷幄’功不可没,而汉成帝能当上太子,主要靠的是运气——他妈的运气太好了!”

大姑:“小悠!不许说脏话!”

小悠:“我没有!这个‘他妈的’,不是骂人,真是‘他妈的’呀!”

大姑:“嗯?”

小悠:“好!我改,改成‘汉成帝之母的运气可真是太好了——宝宝委屈!”

大姑:“乖!”

小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