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姑说 > 钟形

钟形(1/2)

目录

钟形

小悠:“汉武帝和汉成帝从出生到成为皇帝的大致经历理了一下,虽然有相似点,但不多。他们的母亲虽然都姓王,但是相似点也不多,所以从这一阶段找到的相似点来看,似乎看不出汉成帝有在模仿汉武帝的迹象。”

大姑:“我觉得,如果汉成帝和汉武帝之间的成长路径并不相同,就会导致两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有差异,那么在这种有差异的情况下,汉成帝却在成年之后,作出了与汉武帝相似的选择,或者说在人生的后半段,本该不同的两个人,却有了相似的轨迹,那么就更能说明后者在有意无意地模仿前者。”

小悠:“对哦!应该不同而相同,这才是问题的所在。所以前期不同后期相同,这才是有效的结果。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找相似点,不论前后,然后再来比较前后期相似点的数量的差异。”

大姑:“嗯!”

小悠:“两位皇帝的母亲已经比较过了,第六位皇帝。”

大姑:“汉成帝之父,为汉元帝刘奭(shì),是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

小悠:“接下来上场的皇帝变多了,为了避免混淆,我们给皇帝们编个号吧?”

大姑:“好的!按什么规则来编呢?”

小悠:“就按他们当皇帝的顺序来编,因为后面还要说到你所生活的东汉,我估计到时候东汉皇帝可能也要编号,所以就在皇帝的号码前加一个‘西汉’或‘东汉’的拼音缩写,所以西汉的十四位皇帝,不对,还有一位没当上皇帝的皇太子,也排在后面,算第15号吧,所以西汉十五位统治者依次为:

第一位皇帝,XH01汉高祖刘邦;

第二位皇帝,XH02汉惠帝刘盈;

第三位皇帝,XH03汉前少帝刘恭;

第四位皇帝,XH04汉后少帝刘弘;

第五位皇帝,XH05汉文帝刘恒;

第六位皇帝,XH06汉景帝刘启;

第七位皇帝,XH07汉武帝刘彻;

第八位皇帝,XH08汉昭帝刘弗陵;

第九位皇帝,XH09汉废帝刘贺(海昏侯);

第十位皇帝,XH10 汉宣帝刘询;

第十一位皇帝,XH11汉元帝刘奭(shì);

第十二位皇帝,XH12汉成帝刘骜(ào);

第十三位皇帝,XH13汉哀帝刘欣;

第十四位皇帝,XH14汉平帝刘衎(kàn);

第十五位统治者,XH15孺子刘婴。”

大姑:“好像有凑字数的嫌疑!”

小悠:“我没有,我不是,你别瞎说!”

大姑:“哦!那接下来,我们是继续说7号武帝和12号成帝的爸爸们吗?”

小悠:“嗯!7号的爸爸,为XH06汉景帝刘启,生卒年为公元前188年—前141年,享年48岁,公元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

大姑:“12号的爸爸,为XH11汉元帝刘奭,生卒年为公元前74年—前33年,享年42岁,公元前48年—前33年,在位15年。”

小悠:“两位父皇在位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十来年,他们是否会给儿子留下相似的统治基础呢?”

大姑:“一个是王朝前期,一个是王朝的后期,我觉得可能会大不一样。”

小悠:“西汉是公元前202年—8年,历时210年。而XH06汉景帝刘启于公元前157年当皇帝,这一年西汉多少岁呢?实岁是202-157=45岁,虚岁则是45+1=46岁。大姑,实岁和虚岁,你们史学界是用哪个的呢?”

大姑:“好像两个都用,视情况而定。”

小悠:“啊?”

大姑:“《资治通鉴》中,XH02汉惠帝刘盈,于公元前195年6月20日登基称帝,但是这一年,仍称为汉高帝十二年,到了次年,才改为‘汉惠帝元年’。”

小悠:“汉惠帝这里,用的是‘实岁’。”

大姑:“《资治通鉴》中,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于618年称帝,这一年就是‘唐高祖武德元年’。”

小悠:“这里是‘虚岁’。两个都用,该怎么选呐?”

大姑:“如果按实岁算,则公元202年,西汉0岁。”

小悠:“0岁?哪有人是0岁的。王朝的寿命用实岁不符合习惯,还是按虚岁算吧!公元202年,西汉一岁,按后世史家的习惯,也可以叫西汉元年。则7号武帝他爸登基时,西汉46岁。”

大姑:“12号成帝他爸登基时,西汉为202-48+1=155,即155岁。”

小悠:“两边差了百余年了。西汉总共210年,也就是离灭亡仅仅210-155=55年。一边是才开始五十年,则这一边是距灭亡五十年,这一头一尾,两个对称关系呀。”

大姑:“嗯!”

小悠:“那西汉‘人到中年’的时候,为210岁的一半,即105岁,(-220)+105=-115,即公元前115年是西汉王朝过半的时候,那时是西汉哪位皇帝在位呢?——这一年是西汉元鼎二年,正是我们的主角之一,7号汉武帝在位期间。”

大姑:“XH07汉武帝刘彻于前141年—前87年在位,141-115=26,115-87=28;则这时7号已经当了26年皇帝,皇帝余额为28年——差不多也是这位皇帝统治时期正中间的位置!”

小悠:“好巧哇!”

大姑:“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