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易(1/2)
居易
小悠:“大姑,咱们是继续聊你们班家的搬家史吗?”
大姑:“嗯!”
小悠:“这回是真的要搬了吧?”
大姑:“嗯!这就搬了!自班壹老祖搬到楼烦(今山西宁武)之后,便在此定居数代人。到班况(班壹四世孙,即班壹曾孙)时,迁到了昌陵邑(今陕西临潼东北)。
到了昌陵不久,因为汉成帝刘骜废弃了修建五年的昌陵,于是与昌陵同时开工营建的昌陵邑,因昌陵罢修,也繁华不再。那里的大臣名家都迁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班况老祖一家也在那时随着人潮离开了昌陵,迁到了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
小悠:“咸阳市跟西安市,竟然不是一个地方呀?”
大姑:“不是一个地方,但是相邻,现今的咸阳市南边与西安市隔水相望,距西安仅17公里。”
小悠:“那古代的咸阳呢?我记得秦朝的都城是咸阳,那个时候的咸阳应该是现在的西安吧?”
大姑:“不是,仍属于今咸阳市!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所以咸阳市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
小悠:“我一直以为,这个头衔是西安的。那西汉的都城长安,总在如今的西安吧?”
大姑:“嗯!而且‘长安’作为都城之名,也是始于西汉。当时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想在关中建都,但原本作为秦朝国都的咸阳被项羽的一把大火烧成瓦砾堆,于是只能新建一座都城,新城所选之地名为‘长安村’,名称寓意‘长治久安’,非常吉利,于是就以‘长安’作为了新都城的名字。”
小悠:“我想起自己为什么会认为秦朝的都城在西安了,西安总宣称自己是‘十三朝古都’,其中就有‘秦’,这算是虚假宣传吧?”
大姑:“也不算吧!毕竟两者相邻,而且现在的‘咸阳市’与秦时的‘咸阳’行政区划已经大不相同了,谁能说秦朝的都城就老老实实地呆在现如今咸阳市的地盘上呢?据说,秦朝在现今西安的地界上也建了一些离宫,类似于现在北京的圆明园和颐和园,而且《史记》也曾说‘长安,故咸阳也。’”
小悠:“所以不太较真的话,西安也算是秦朝的都城。”
大姑:“嗯!”
小悠:“为什么在那次昌陵的搬迁潮中,别人都选了西安,你们班家的老祖却选择了咸阳呢?毕竟西汉的首都确定是西安呐!别人都往京城跑,你们家跑去咸阳,这是‘跑偏’了呀!”
大姑:“可能是因为‘居大不易’!”
小悠:“什么意思?”
大姑:“这是一个成语,原指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的玩笑,谓‘长安米贵,居住很不容易’。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小悠:“长安米贵?你们家不是没进长安就直接跑到咸阳去了吗?还没吃上长安的米,怎么会觉得米贵呢?我觉得应该是房价贵,本来想搬到长安去的,但听说长安的房价高,买不起!于是跑到咸阳买房落户了——河北移动,不对,咸阳移动欢迎您!”
大姑:“河北移动?咸阳移动?什么东西?”
小悠:“这是以前流传的一个调侃房价的老段子:‘辛苦大半辈子,终于在北京郊区买了房,我流着泪用颤抖的手掏出手机准备告诉家里人,这时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河北移动欢迎您!’”
大姑:“没太听懂。”
小悠:“在北京买的房,本来应该是‘北京移动欢迎您 ’,可是他买房的地方太偏了,已经到了‘河北移动’的服务范围了。”
大姑:“蛮有趣的!不过,那个地方当时不叫咸阳,而是‘扶风安陵’,所以我们家收到的短信应该是‘扶风安陵移动欢迎您’!”
小悠:“扶风安陵?怎么地名是四个字的?”
大姑:“实际地名为‘安陵’,扶风是‘安陵’所在地区的名称,用现在的说法,可以理解为‘扶风市安陵县’。
西汉时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郡是西汉的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称郡守,后改称太守。县是第二级行政区划,万户以上的大县的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小县的长官称县长。”
小悠:“所以‘扶风’,那时应该叫‘扶风郡’吧?”
大姑:“我们那时的名称应该是‘右扶风’,三国初年,才改为‘扶风郡’。”
小悠:“那就是‘右扶风郡’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