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张氏*三更合一(1/2)
第46章 张氏*三更合一
林湛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黑了脸,甩开林如海的手,没好气的道,“哥,你是我亲哥,能不能盼我点儿好?”
看林湛这反应,林如海就明白是他想岔了。
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尴尬。
他刚刚的猜测确实离谱了些。
“那你怎么……没有半点动静啊。”林如海有些忧愁的道,“你也知道大哥家的璋哥儿已经夭折了,林家嫡枝得靠你延续下去,眼看着你和弟妹年岁渐长,这外头的风言风语也不好听啊。”
是的,随着林湛高中状元,成为皇帝近臣的风头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暗地里一些谣言。
要么是说林湛和魏嘉宜感情不合,要么就是说他们俩身体有问题,不能生。
这跟当初他和敏儿何其相似啊?
林如海不愿让弟弟和弟妹步了他和敏儿的后尘,可不得时时劝诫?
“……”林湛理解兄长的担忧,但他给不了回应,这事儿急不来啊。
总不能他为了延续林家香火,就去强迫魏嘉宜跟他发生关系,生儿育女吧?
以魏嘉宜的性子,他真这么做,立马就会翻脸和离。
到时候媳妇儿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延续香火?
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他更向往的是纯粹的感情。
魏嘉宜是这个世上唯一能与他互相理解的人,他们的思想高度契合。
除了魏嘉宜,林湛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合他心意的姑娘了。
因此,林湛不愿意逼迫她,更想让她自愿对他敞开心扉。
揉了揉额角,林湛叹道,“兄长,你相信我好吗?这件事真的不能急。”
林如海沉默半响,与林湛对视。
兄弟二人互不退让,过了许久,林如海到底是妥协了。
“你心里有数?”
“有!”
听到弟弟坚定的回答,林如海吸了口气,问道,“你给我个准确的时间。”
林湛无奈叹了口气,沉思片刻,“等过完明年七夕。”
七夕?
林如海挑眉,隐约明白了什么,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有心了。”
“……”林湛哭笑不得,“哥,你可是快半百的人了,能不能正经点?”
林如海开怀大笑,“我等你好消息。”说着,林如海眉开眼笑的回来了。
贾敏刚开始看他焦急的拖着林湛跑到角落,还当出了什么事。
这会儿见林如海眉开眼笑的回来,愈发纳闷了。
“这么高兴?”贾敏疑惑的盯着林如海。
林如海笑了笑,凑到贾敏耳边低语。
没一会儿,贾敏也眉开眼笑,“当真?”
“这是阿湛亲口跟我说的。”林如海道。
贾敏也笑,“那就做不得假了,我还担心阿湛不开窍呢。”
“这倒是不至于,看几本避火图,也就无师自通了。”林如海轻笑道。
贾敏红着脸捶了他一下,“一把年纪了,没个正经。”
林如海心情好,贾敏捶得也不重,他也就傻乐。
夫妻俩聊着,林湛站在不远处,也没过去,想了想,干脆陪魏嘉宜和黛玉放烟火。
放完烟花,大家一起回屋守岁。
子夜一过,满京城都开始放鞭炮,全城都响起了鞭炮声,很是热闹。
“下雪了。”
魏嘉宜兴奋的声音传来,林湛循声看向门外。
廊下挂着灯笼,在红灯笼的光芒照射中,一片片雪花从空中飘落飞舞。
魏嘉宜穿戴者狐皮大氅,裹得严严实实,踏进了庭院里,伸手接雪花,小黛玉也跟着一起,一大一小站在庭院里,穿得也差不多,倒像是一对母女。
毕竟按照魏嘉宜的年龄,在这个时代,也确实能生出黛玉这么大的姑娘。
林如海和贾敏依偎在一起,望着天空落下的雪花,陷入了回忆。
他们成婚多年,从未在除夕守岁这一夜等过下雪。
早些年是因为家里的长辈们身体都不好,经常在子时还没到的时候,就歇息了。
后来是因为他们夫妻身体也不好,再后来是孩子身体不好。
好像他们从来没有这样轻松快乐的守过岁。
“真好啊……”贾敏眼眶微热。
看着雪落了薄薄的一层,外头也开始起风,贾敏回过神,看着还在庭院里摸雪的两人,她无奈的笑了笑,喊道,“小宜,玉儿,外头起了风,别在外头玩儿了,早些回去歇息。”
听到贾敏喊人,魏嘉宜忙应了一声,帮黛玉拍掉身上的雪,牵着她进了屋。
各自道了晚安,魏嘉宜和林湛一起送黛玉回长乐院,然后才结伴回东院。
“今天玩儿得还开心?”林湛笑着问道。
魏嘉宜眉眼弯弯,“开心。”
她好像——又有家了。
跟魏家给她带来的温暖不同,她好像真的开始融入林家,真正成为林家的一份子。
不再是一个外来人。
“开心就好。”林湛笑了笑,没有再问什么。
到了东院,林湛将魏嘉宜送到了东院正屋,就打算回书房。
魏嘉宜看着他的背影,犹豫了一下,道,“今儿是除夕,你还睡书房?”
这一年到头,林湛一直歇在书房里头。
即便林府的奴仆不像荣府那样管理松散,可也不至于这么长的时间,消息都泄露不出去。
一直没传出去,只能说明,林湛封了口,不许人外传。
他的本事,魏嘉宜虽未亲眼见过,但他说弄走荣府贾政一家,那家就狼狈的离开京城,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就可窥见一二林湛的凌厉手段。
在她面前,林湛一直都是温和的,从未红过脸,哪怕她闹脾气,他也是一再包容。
魏嘉宜自己清楚,她不是那种完美的人,大缺点没有,小缺点却一堆,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
再硬的心肠,面对林湛这种人,也实在硬不起来。
林湛脚步一顿,回过头,略微有些诧异。
他沉吟片刻,温和的道,“我知道你没有准备好接受我,不用勉强自己,”顿了顿,“外头的人说什么,你不用往心里去,日子是为自己过的,不是为别人过的。”
魏嘉宜怔了怔,虽然一早猜到了林湛的心思,但真听他亲口说出来,还是很叫人动容。
她缓了缓情绪,道,“我从不在意外头的人怎么说我……”
剩下的话到了嘴边,仿佛有些烫嘴,再说不出口。
这么长的时间了,她对林湛也算有几分了解。
某种程度上而言,她和林湛的身世是有些相似之处的,年幼时父母亡故,在父爱母爱上的缺失让他们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
完完整整的,独属于自己的家。
因为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相对的,对于另一半的选择,就会提高标准。
林湛不管是作为一个丈夫,还是作为一个朋友,都是超标的选择。
魏嘉宜又不是真的独身主义者,她只是在现代找不到契合的伴侣才选择单身。
人一旦遇到合适的人,就会不自觉的将对方套进自己的标准里,不断的放低自己的心防。
魏嘉宜对林湛,便是如此。
虽然还未彻底卸下心防,但她已经开始接受林湛成为自己的另一半。
今天的挽留,只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但林湛的反应,让她有些感动,同样又有些下不来台。
林湛是聪明的,她扭捏的情绪他都看在眼里,眨了眨眼,在她羞恼之前,他转身走了回来。
“很晚了,早点歇息,别明天起不来。”
他没有再提睡哪儿的事,自动的略过了这个话题。
魏嘉宜抿抿唇,没接话,转身进了里屋。
林湛无声轻笑,慢慢跟在她后面进了内室。
他们都不喜欢有人跟的太紧,因此随身伺候的人,都隔着远远的距离。
就是那种稍微用大一点声音就能召唤,但他们说话下人却听不到的距离。
因此,外头伺候的人,看林湛进了里屋,一个个面面相觑,很是意外。
这一年来,二太太倒是时常留二老爷在堂屋说话,但却从未让其留宿,今儿这是……
意外归意外,她们还是很有眼色的,忙进去伺候他们梳洗,完了退出去。
洗漱完,屋里只剩下了魏嘉宜和林湛。
林湛看床榻上有两床被子,顿时笑了,他说呢……今天居然会留他过夜。
感情是从分房睡,变成了同床分被子睡?
也行吧,好歹进了屋,不能强求太多。
再说,他也不是那种急色的人。
魏嘉宜睡在里侧,见林湛对两床被子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甚至主动的睡了另一床被子,心里也松了口气。
同时也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她为什么敢留林湛过夜?
就是因为这么长的时间相处,她觉得林湛不是那种会强迫跟她睡觉的人。
今天挽留林湛,也算是个试探,如果他有什么过界的举动。
就当她看错了人。
她随身空间里可藏着利器呢,总能保护好自己的。
大抵是确定了林湛的人品,魏嘉宜睡得很安心,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倒是林湛,闻着被子上淡淡的香味儿,有些糟心。
失算了。
他到底是个正常的男人,心爱的人睡在边上,怎么可能没有半点躁动?
屋里的灯早已经熄灭,林湛睁着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
第二天晨起,面上不免带了几分倦色。
魏嘉宜并没有遮掩自己和林湛分被子睡的事实,丫鬟们进来伺候他们梳洗,自然也发现了这点。
不过她们都没有置喙的资格,心里想什么,魏嘉宜也不在意。
洗漱完,她和林湛一起去正院给林如海夫妻拜早年。
虽然他们和林如海夫妻是同辈,但谁叫年龄差得很大,林湛又是林如海夫妻养大的,都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林湛同林如海夫妻的关系,倒真像是他们养大的儿子。
话是这么说,林湛仍然是林如海实打实的胞弟。
互相拜了年,没一会儿小黛玉就来了。
家里头,只有黛玉一个小辈,四位长辈都给她准备了压岁钱,一个上午,腰包就鼓了一圈。
黛玉在魏嘉宜的耳目濡染下,早就不见任何忧愁,反倒有些调皮,古灵精怪的。
有时候魏嘉宜都要被她骗过去,脑袋瓜子可不是一般的好使。
给完了压岁钱,一家人坐在一块儿说话。
今儿是大初一,是不出门拜年的。
“明儿兄嫂有何安排?”魏嘉宜问道。
正月初二,一般是出嫁之女回娘家的日子,只要父母在世,都是要归宁的。
可去年八月团圆佳节,贾敏和林如海登门,已是同荣府彻底翻脸割席,切切实实的断了往来,就连除夕节礼,贾敏都没往贾家送。
值得一提的贾琏小夫妻俩,这俩自从去年贾敏生日被拦在外头之后,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出了月,进了冬月,便又开始往林府来。
而且是日日都来。
足足有半个月的时间,贾敏见贾琏夫妻这样坚持,也是有些动摇。
魏嘉宜因着林湛的建议,早就想好了如何对付他们俩,但她也不想轻易就让他们进林家门。
半个月的时间,魏嘉宜看到了他们的坚定,暂且认可了他们还有些优点,便主动劝了贾敏让他们进来,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这一请进来,倒是吓了魏嘉宜和贾敏一跳。
贾琏这夫妻俩,不声不响的,回去之后竟查到了一点当年张氏被害的线索。
但他们夫妻能力有限,只能寻求别的帮助。
王熙凤这里既然倒向了贾琏,自然不可能求助她二叔王子腾,贾琏这里又还没得到张家的认可。
思来想去,夫妻二人便想到了贾敏。
贾敏这么多年来对贾琏的照拂,那可不是假的。
夫妻二人商议许久,下定了主意,哪怕日日被贾敏拒见,他们也不泄气。
倒是荣府老太太,对他们这样腆着脸上林家求见的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贾敏一直疑心张氏的死有问题,从贾琏这里得到了线索,哪里敢耽搁,二话不说就联系了张家那边的人。
这件事就被张家那边接手了,同时贾琏和王熙凤也算得到了张家的认可。
张家人确实厌恶王夫人,也顺带迁怒王熙凤,但如果王熙凤跟王夫人不是一路的,他们倒也不会因为王熙凤跟王夫人同出王家,就对她心存偏见。
若张家都是这样心胸狭窄的人,根本走不到现在。
从贾琏和王熙凤给的线索,张家花费了月余的时间顺藤摸瓜,追查到了王夫人身边的心腹,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心腹,当日王夫人不得不随丈夫外任云南,可她也不甘心将荣府这么多年的打拼拱手相让,就把周瑞家的和周瑞留给了王熙凤。
她对自己PUA的本事很自信,根本就没想过有一日会被贾琏知道真相,更没想过王熙凤作为她的亲侄女,会倒向贾琏,背刺她这个亲姑妈。
于是,除夕前,周瑞一家就被张家以谋害荣府先大太太的名义告官抓走了。
现在人已经进了顺天府大牢,等正月举行了开印大典,府衙就会审理周瑞一家谋害张氏的案子。
同时——王夫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对王熙凤,张家也是一再考察,虽然有不少小毛病,但还能纠正得过来。
从冬月下旬开始,王熙凤就被张家三位太太连番的调#教,如今过去了月余时间,改造得也算有模有样。
王熙凤的变化太大,隐隐的叫贾母在王熙凤的身上,看到了昔日张氏的影子。
不过也是因为王熙凤性格比较张扬,虽然有些影子,但也多是在处理内院事务的手段上神似,为人处事的性格,倒是不像张氏。
至于王熙凤为什么处理内院事务的手段会像张氏。
这不很正常吗?
张氏的三位嫂嫂都是经过张氏的母亲梁氏调#教过的,处理事务的手段那是一脉相承,而张氏的手段也是承自她母亲。
王熙凤被张家三位夫人教导这么一段时间,会像张氏,那也就不奇怪了。
连王熙凤都被张家三位夫人调#教,贾琏又怎么逃得过?
张家三位老爷都有官职在身,平日里也腾不出时间教导贾琏,倒是贾琏的外祖父,也就是当朝的张太傅,因年事已高,早两年就已经致仕,但皇帝保留了他太傅的荣誉头衔,时不时的还有恩赏赐下来,可见张太傅有多得当今的信任。
比之贾琏的三位舅舅,这位外祖父更痛惜贾琏的不学无术,如今终于有机会掰正贾琏,改掉他的坏毛病,张太傅那真是不遗余力的改造贾琏。
只可惜,贾琏早就过了最佳读书的年纪,荒废了太多年,现在想让他捡起学业,那可实在是太难了,让贾琏生个儿子,教他儿子读书反倒还快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