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渔业强国从七零开始 > 意外来人

意外来人(2/2)

目录

而省里的海洋学院,顾名思义是所偏重于海洋研究的专业性学校,专业小而精,学生也少,虽然综合排名靠后,但只要谈起和海洋相关的东西,它称第二,便没有学校敢说自己是第一,京大也不例外。

前世的徐夏,有幸在初中时参加夏令营,去的就是海洋学院,不过那时它已经更名为海洋大学了。

学校位于海滨,出校门不到200米就能看见蔚蓝的大海。

古老的建筑、丰富的人文底蕴和都给徐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她站在校门口就发誓,将来一定要考上海洋大学。

到了高考前,徐夏却犯了难。

她成绩不仅够上海洋大学,甚至连京大也是踮踮脚就能摸得着了。

徐夏只好向班主任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听了她的想法,痛心疾首,就差把缺心眼三个字刻在徐夏脑门儿上了。

苦口婆心地劝她专业没有学校重要,一定要选择京大,将来有机会去海洋大学交流学习就行了。

徐夏心一横,干脆决定听天由命,高考前在志愿表上依次填下了京大、海大和平京师范,到时候成绩能上哪所大学就上哪所大学。

哪知道高考的时候京大在平京增加了招生名额,徐夏就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京大的海洋专业,这一学就是一辈子。

京大教授徐夏专业课的老师,无一不是毕业于海洋大学。

每当课程结束时,他们都会提起自己青年时在海大求学的日子,勾得徐夏更是心向往之。

即便后来成为了一名老师,徐夏还是遗憾自己没能在海大求学,同那些毕业于海洋大学的教授交流起来,自己始终有一层隔阂。

京大虽好,终究不是她心里的白月光。

田老师扶了一下镜框,带着一口岛城腔说:“你们好,我是海洋学院的老师田龙诗。”

田龙诗??

后世华国的两t院院士,海洋大学的校长田龙诗?

眼前这张青年人的脸,逐渐和徐夏记忆力的学术泰斗重合起来。

老天,怪不得刚才觉得她脸熟呢。

徐夏此时恨不得绕着操场狂奔,自己竟然认识了尚为普通□□的田龙诗。

“田老师好。”宁文左手搭上徐夏的背,用力往下一按,两人就鞠了个标标准准的90度躬。

田龙诗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一本正经的学生,脸蹭地一声就红了,止不住地摇手:“你们也太客气了。”

这还是上辈子那个整天拄着拐杖、不茍言笑、板着脸训人的小老太太吗?

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徐夏忍不住上下打量起田龙诗来。

只见她身着一条深蓝色布拉吉,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皮肤因为常年出海而显得有些黝黑。

宁富田见三人客套来客套去,都没说到正事上,着急地开口说:“徐夏,田老师是为了之前你写的那封信来的。”

这怎么和大家之前商量的不一致,徐夏赶紧摇摇头:“大爷你咋忘了,这写信三水姨牵的头,只不过执笔人是我罢了。”

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写出那么长的建议,说出去谁信呢。

“嗨,田老师去过队里了,”宁富田把徐夏拉到一旁的楼梯间低声说,“一开始我们也没想出卖你,但是田老师问了我和三水几个信里面的提到的专业问题,我俩支支吾吾半天都没答上来,只好承认信的主要内容是你想出来的。”

得,防来防去,还是被卖了,这下不会要把她抓去解剖做研究吧。

“你不用担心,”宁富田看出了徐夏眼神里的顾虑,伸出手拍了一下她的肩膀,“人家田老师可是14岁就进入海洋学院学习了,你现在16,写这么个东西算什么。”

徐夏当时哪里想得到这天赋异禀的祖师爷会亲自找上门来呢,一心只想着掩盖自己超出年纪的异常。

田龙诗出生于1939年,华国成立第四年,她就以优异的成绩跳级考入了海洋学院学习。

此时华国百废待兴,为了谋发展,决定选派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赴外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和技术。

田龙诗入学不到两个月,便在选拔中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了第一批赴外留学生。

学成后,她婉拒了国外的高薪厚禄,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母校——海洋学院,成为一名普通的□□,此时,她也不过才20岁。

“现在不论是县里、市里还是省里,都忙着搞运动,领导们都是有心无力,”宁富田挠着头说,”赵书记说这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干,就干脆让我把信送去水产学校。”

乖乖隆嘀咚,煎饼卷大葱,赵向前没把这封信递给大领导,结果歪打正着去了海洋学院。

“徐同学,”田龙诗笑着说,“接到你的来信后,学校很重视,特意召开了会议,集中研究你提到的内容。”

接下来田龙诗说的一番话才是让徐夏三人都目瞪口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