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妈才是重生文大女主 > 第91章 飞升

第91章 飞升(1/2)

目录

第91章 飞升

钟麦的想法和曾静团队的想法不谋而合。

《舌尖上的烟火》总耗费一年半的时间, 曾静几乎跑遍全国省份,最后却收视率不好。

两期播出去都毫无水花,曾静的确大受打击。

但这毕竟是全团队呕心沥血之作, 如果就这么轻易放弃,未免有些太不甘心。

整个团队一天开三场会议, 讨论还没有挽救的办法。

有人说找报社合作,登报宣传。有人提议模仿春熙火锅的宣传模式, 商圈电子屏、交通工具广告位, 通通利用上。

最后还是当初招聘曾静进组的领导拍板:那些广告模式太简单粗暴,和纪录片氛围不符,不如找地方台合作。

播到哪个地方的美食, 就找哪个电视台合作。

先专门剪辑分集预告,放到地方台的黄金时段广告;再找地方机关合作,号召诸如学校这类事业单位观看节目;最后再跟各地报社合作,宣传纪录片。

一套组合拳下来,先达到小范围的口口相传效果。

钟慧仪打电话过去提建议时, 曾静他们都已经在开始实施这个政策。

大概是《舌尖》在深夜档,所以哪怕只要一点点的宣传,收视上涨都很明显。

计划实施的第一周,就效果卓越!

曾静就又重拾一点信心。

更加卖力的剪每集的预告,整个团队一起思考宣传文案。

到宣传西安羊肉泡馍时, 《舌尖》的收视率已经反超在播的晨间剧了!

渐渐,无需《舌尖》团队运作,一些纸媒开始自发报道。

——央视最新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烟火》, 辽阔又宁静, 温柔而有力,平凡却珍贵。

——年度最佳纪录片《舌尖》, 是美食也是人生!

——异乡人的深夜灵魂归处,《舌尖烟火》带你梦回故里,品味五味生活。

……

但凡写到这部纪录片的,无一不是夸赞。

有很多观众都表示:

“最开始只是单位号召观看,还好奇是什么样的节目,居然选在深夜。”

“看完才知道,这么触及灵魂的片子,确实和寂静深夜最搭!”

“感谢单位让我挖掘到这样的宝藏!”

曾静他们最初的目的,本来是想从地方以点盖面,一个省一个省的逐一宣传攻破。

没想到,最后真正吸引的群体,居然是出门在外的异乡人。

“人在外地,偶然看到《舌尖》居然讲我老家美食。我家在贵州深山,竟然有人去拍,太感动了!”

“我也是外漂打工人,我的家乡是XX,后面会有XX的当地美食吗?非常想看!”

栏目组天天收到这样的留言。

而这些留言,像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星星一样,越聚越多,居然意外形成了多省同时绽放。

《舌尖》的关注度肉眼可见的提升,收视率也在稳健上升。

终于,他们的潜力说服了上头,上头决定给他们一个早上的时段二轮重播。

他们真正翻身的机会来了!

得知这个好消息时,钟麦正和周晓晴在夏令营的沙滩上捡贝壳。

她们此次的夏令营就在三亚。

白天骑行比赛,学习冲浪,帆船出海;晚上露营,篝火晚会,沙滩排球。

集体活动结束,就可以结对在沙滩上捡贝壳,赶海挖蛤蜊。

当然,夏令营老师划定了范围,绝不许他们脱离大集体单独活动。

这完全就是钟麦幻想中的纯玩夏令营,她在清透的海岸线上,狠狠地圆了一把童年梦想。

虽然钟麦内里是个30多的成年人了,但重生后,妈妈坚定要把她当小孩养。

所以这次她“单独”离家旅行,钟慧仪还是给她配备了一个手机,要求她每天晚上都报备平安。

上辈子钟麦第一个手机是索爱,这辈子成了诺基亚。

纯玩的夏令营就是给富家小孩打发时间,增长眼界,培养兴趣的大型旅团,自然不会收手机。

但2003年的手机毕竟也不便宜,来夏令营的又都是不超过13岁的小孩,所以带手机的还真没几个。

当钟麦把手机亮出来时,她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夏令营的红人。

再加上钟麦又大方,谁找她借手机打电话,她都会同意,一时就更受欢迎。

钟麦走到哪里都是一群尾巴跟着,她俨然混成了夏令营的孩子王。

所以江驰看见钟麦时,女孩正引领着一行人,在沙滩上恣肆奔跑。

他们好像在玩什么有趣的游戏,每个人的背后都贴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各自的名字。

很快,钟麦被追上,一群人伸手要撕她背后的“名牌”。而她眼珠滴溜一转,当机立断,直接仰面躺倒在沙滩上。

一群男生女生,有拉她手的,有擡她脚的,更过分的是周晓晴,直接伸手挠她痒痒。

轻柔的细沙沾满了钟麦满身,她手上脸上全是沙子,活脱脱一个花猫。

但她笑得特别灿烂,眼睛里落满太阳般明亮绚丽的光彩。

江驰远远地都看呆了。

他喜欢画画,每年寒暑假都会选一个地方去写生。冬天画雪,夏天画海,秋天画叶,春天画花。

年年夏天都来舅舅家过暑假,画大海,没想到今年竟然能遇到钟麦。

看见钟麦的那一刹那,江驰是激动而欣喜的,恨不得立刻冲上去。

但此时此刻,看见少女和朋友们,如此轻盈快乐的嬉戏,他突然又不忍打扰。

江驰就地坐下,拿起画笔,将这珍贵的一刻永久地镌刻在了画册之中。

之后的每天,他都会来到这片沙滩。

自然而然,每一次,也都能看见钟麦恣意的身影。

有时候,女孩在帅气的打排球;有时候,女孩在活泼的冲浪;有时候,女孩在认真的挖贝壳;有时候,女孩什么都不做,只仰着头静静的看星星。

江驰一来就是一星期,渐渐他才知道,原来这片沙滩是夏令营的营地。

其实,以江驰的性格,往常这样的情况,他早就笑嘻嘻地冲上去给钟麦一个“惊喜”了。

但莫名地,他这回却次次都选择了保持距离,只远远的看着女孩。

就仿佛,他害怕自己的出现,会惊扰了少女宁静而又快乐的夏天。

钟麦和周晓晴在海边夏令营整整呆了半个月。

这是她两辈子以来,最轻松也最无忧无虑的一个夏天。她和好朋友在海边,每天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今天怎么玩。

她甚至怀疑,这个夏天将成为,今后人生所有低谷的解药。

钟麦以为,此次夏令营的全部快乐,从闭营回家这天就算是画上完美句号了。

她没有想到,在回程的路上,竟然会遇见江驰。

夏令营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们能体验丰富的课余生活。

列车的车厢,蕴含着最真实广阔的生活,所以,往返的交通工具都是火车。

他们几乎占满了整节车厢,钟麦和周晓晴报名晚,她们被排在车厢尾部。

钟麦一进车厢,周晓晴就把她一把拉住。

“哇塞!麦麦,你看前面那个男生好帅。”小公主凑在她耳边悄声说。

钟麦擡目,和江驰的目光撞个正着。

男生笑吟吟看着她,脸上一点惊讶的情绪都没有,就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钟麦怔忪一瞬,旋即警告地盯了江驰一眼。

周晓晴和这么多夏令营的同学都在,她希望能低调一点,都已经返程了,最好别闹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事。

“他好像在对我们笑诶,麦麦,你认识她吗?”周晓晴又问她。

钟麦故意等走近了,才回答:“不认识。”

江驰扬眉,起立指一指她们手中的行李问:“要帮忙吗?”

“哇,那谢谢你啦。”周晓晴立刻把自己的小提箱递给他。

而钟麦瞄他一眼,随手一举,就把自己的书包放上了行李架。

江驰也不觉尴尬,就真装不认识,坐在那里和周晓晴聊了起来。

“你们是来参加夏令营的吗?”他问。

周晓晴毫无防备,惊讶点头:“你怎么知道?难道你也是夏令营的同学,可是我都没见过你诶。”

“不是。”

江驰有意无意地看钟麦一眼,就像是解释给她听的:“我是美术生,有家人在这边,我是来这边写生进修的。”

……

两个“E人”迅速的聊到了一块儿。

钟麦轻叹一声,半信半疑地躺到了上铺的小床上。

如果没记错,江驰的舅舅的确在三亚,他们上辈子的婚纱照就是在这儿拍的呢。

也是这样一个灿烂的盛夏。从清晨到日落,从礁石到沙滩,他们看尽了大海的朝夕。

那一天,其实林麦运气特别不好。早晨才开始拍摄时,就从礁石下来的时候不小心踩滑,摔到了腿,膝盖上擦破了很大一块皮。

但那一天,林麦却非常开心。因为后来的每一段路,都是江驰背着她,抱着她走完的。

以至于,他们的那套婚纱户外照,百分之九十的照片,两个人都是亲密地搂抱在一块儿。

每个人看见那本相册,都会打趣道:“啧啧,你们俩都谈这么多年了,还这么腻歪。”

钟麦现在回忆起那天的种种,都仍不由在车厢内扬起唇角。

她趴在火车狭窄的床铺上,悄悄往

江驰通过周晓晴,已经和大半个夏令营的同学打成一片。

一群人正在玩扑克,往脸上贴纸条。

钟麦忽然笑笑。

也许,和江驰的相遇真是巧合吧。

虽然这辈子的江驰,性格比上辈子更张扬了几分,但刻在骨子里的分寸感却仍旧没变。

他和整个夏令营都混熟了,却因看出钟麦的排斥,没有和任何人透露他们认识。

回程的两天一夜,江驰竟然没有主动来和她讲过一句话。

这和先前那个特意到学校等她,就为道歉加个好友的少年,完全不像同一个人。

钟麦几分迷茫,不太明白这辈子的江驰的想法了。

直到火车即将到站的这个清晨。

彼时,大约是清晨五点左右,整个车厢的人都还在睡觉。钟麦生物钟作祟,提前就醒了。

她睡不着了,又不想起床,就摸出了枕头下的iPod听歌。

耳机才刚戴上,忽然,旁边一道清浅的男生传来。

江驰面朝她侧睡着问:“能分我一个耳机听听吗?”

硬卧车厢的床铺之间隔得非常近,只一臂的距离。

钟麦恍惚之下,还以为他们又回到了高中。那时候他们是同桌,课间的时候就总这么趴在一起,面对面的闭目分戴两只耳机,听同一首歌。

此时此刻,钟麦看着少年漆黑稚嫩的眼睛,像回到记忆里。

于是她伸手,真的递过去一只耳机。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从前

回到最原始的我,你是否,会觉得我不错”

……

“如果有一天,梦想都实现

回忆都成了永远,你是否还会记得今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